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3 posters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ymchen 15.05.13 12:52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YMC(2013年5月)





【YMC按:有些網友看了WMY於4月29日貼的"網友聚會通告"後,打電話給我說,一定會參加網友聚會,還說,希望我多介紹華祁石和蔡秋菊伉儷以及丘詳銓的情況,以便增加了解,有利溝通。順應這些網友的要求,茲將我所知道的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 華祁石和蔡秋菊伉儷。華祁石原籍湖南,1949年舉家移居香港。他在香港接受小學和中學教育。1959年中學畢業後,東渡台灣上大學,修讀電機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遠赴瑞士留學,數年後榮獲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成為傑出的衛星通訊專家。蔡秋菊是印尼泗水新中61年屆(23屆)校友,到瑞士留學後,也學有所成,成為一名稱職優秀的藥劑師。他們如今都是瑞士公民,定居瑞士。他們最近在《巴中網站》發表的文章有:《比較巴中與新中的校友联誼聚会》和《為何女性特少獲諾貝爾奖?》等。

—— 丘詳銓是巴中66年屆校友。1965年印尼蘇哈托政府勒令關閉所有華僑學校後,他沒有隨大流北上回國,他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遠赴西德學醫,數年後榮獲醫學博士學位,成為傑出的神經外科醫師。他如今是德國公民,定居德國。他最近在《巴中網站》發表的文章有:《终止漂泊》、《忽悠校友的春节贺信》、《柔板惹起的一滴泪》和《清廷和德国的外交信使》等。

華祁石博士和丘詳銓博士不僅精通各自的專業,他們對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學藝術等方面也都頗有研究,丘詳銓博士更對音樂有相當深的造詣。他們的中文水平都很高。華博士顯然得益於台灣大學優越的教育體制和良好的教學環境;而丘博士則充分利用德國自由的學術風氣,和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料,刻苦自學成才。

我選輯了他們的幾篇“通信”,供網友參考。從這些“通信”中,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他們,認識他們。他們學問淵博,思想活躍,視野廣闊,思維縝密,立論嚴謹,見解獨到。他們的才華令人欽佩。

華祁石和蔡秋菊伉儷是我在去年參加“居歐原印尼華校校友聯歡會”上,認識的新朋友;而我與丘詳銓雖然自2011年起,就有電郵來往,但直到去年“聯歡會”上,才首次見面。他們的才智、談吐和風度,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認識他們是我參加去年“聯歡會”最大的收穫之一。晚年才與他們相識,不禁有“相識恨晚”的感慨。】





華-丘通信(1)

(A). 華祁石致丘祥銓(2011年1月26日)


丘先生:

你好。寄来的这篇葛-张谈话, 很长,也很好,看后使我大开眼界。谢谢。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早期的儒家比较真实...比如“存天理灭人欲”。有几人能够灭人欲。灭人欲的过程非常痛苦, 又有谁能坚持。】
这是宋朝以后的程朱理学,是后期儒家的流派, 非早期的儒家。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理学,主张格物穷理致知及天人合一。理学中的"灭人欲"不是无欲, 而是理欲合一, 要无意无我, 做什么都不偏离天道。所以我只同意葛先生的后半句。

【在国外,政治家才叫双重人格,中国几乎人人是双重人格。痛骂腐败的人,如果自己有机会腐败也会乐意接受。】
说得好。

【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就是信仰...】
我以为核心价值观不是信仰,而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与法治。

【但我现在认为已无路可走。可能只能走宗教的路...只有天主教跟基督教。从宗教形态看比较成熟, 也比较适合现代社会。】
我不同意。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对手(看看教会怎样对待 Galileo Galilei与Charles Darwin 就知道)。人们知道愈少,教会的影响就愈大。依德国哲学家 Arthur Schopenhauer 的话: Glauben und Wissen verhalten sich wie die zwei Schalen einer Waage: in dem Maße, als die eine steigt, sinkt die andere. 还有: Wenn die Welt erst ehrlich genug sein wird, um Kinder vor dem 15. Jahr keinen Religionsunterricht zu erteilen, dann wird von ihr was zu hoffen sein.
与其说天主教跟基督教比较成熟,不如说他们幼稚,用地狱去吓人,用天堂来吸引人,用童贞圣母生耶苏来骗人,用永不犯错的教皇来唬人,用原罪来威胁人。相反,佛教比这些洋教更高明。佛教认定人生是苦海,而其根源是人欲,所以劝人清心寡欲,看破红尘,大慈大悲,戒杀放生,以普度众生。其实无神论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不强制就行。要随便个人自由选择。

【其实无论是执政党还是政府,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比任何行政成本低,而且它的效果最好。】
这是一厢情愿的书生论政。看看当年美国总统 George Bush 就是利用宗教的狂热去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他的新十字军)。美国人选了他2次当总统,而选他的大多数是基督徒。

【我曾经说过中国将来要出事...中国人没有法治,有法可依不依的。为什么呢?法治, 定要独立的司法,但中国尚没有司法独立。】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中国的社会太复杂了。现在的司法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进步得太慢,应该可以更快一些。无论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舶来品,都不是国货。那些对中国有利,就要学习。西方文化太着重个人,东方文化却强调团体。我们要走中庸之道。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与法治是好东西,社会主义也是好东西。可以两全其美。

【但最近也有不好的倾向,好象民族主义的情绪越来越强,越来越左。】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中国才开始崛起,就自我陶醉。今日美国的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der Bruttoinlandsprodukt) 是中国的三倍,其军事科技比中国先进20年。中国不但要韬光养晦,更要卧薪尝胆。要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只有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工程。

记得去年的维也纳之行中,我与曾天峰谈论三国志的兵不厌诈后,你就过来干涉,说三国志是邪门,正统是孔孟之道。德国的社会学家 Max Weber 说过,中国今日的落后,儒家要负很大的责任。你同意吗? 如果当年汉朝宰相董仲舒没有提倡废除百家而独尊儒家,相信中华大地,又是另一番局面。

祝兔年安好!

蔡秋菊與華祁石 (2011年1月26日)




(B). 丘祥銓致華祁石 (2011年口月口日)


华先生:

您好!能看到您有读后感,很惊奇,也很高兴!

有关“三国志”是邪门之说,您大概误解我的意思。我实际上说的是《三国演义》(还有《水浒传》)这两大中国古典小说,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并不是好的文学著作。这部小说所宣扬的桃园结义和阴谋诡计、愚忠等等,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肖建生在他的力作《中国文明的反思》里有一章题名为- 畸形社会与畸形人生 -作了很好的分析。对于孔孟之道,中国的读书人于90年前曾打倒过,共产党相当彻底打倒过。如今听说大陆的小孩又开始读《论语》,大概儒家复兴将可能在中国大陆出现?当年杜维明致力于儒家第三期发展,唐君毅被称为是重建儒家的文化巨人,李相殷为广大儒门的思想先进,是否大陆将来以这些现代儒家学者所建立的当代儒学核心价值和终极关怀来教育下一代,我不知道,也持怀疑态度。

有关信仰和宗教,葛剑雄大概所说是指道德伦理范畴。宗教(这里严格地说是旧教 -天主教)阻碍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按照Max Weber 的名著《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又是宗教起了社会进步和推动作用。我本人比较认同一种说法,既对有高度道德修养的智者,信仰无所谓有无,信仰自在他个人心中(举例德国的大哲人哥德)。对一般大众没有宗教信仰,无法无天,引起知识阶层的讨论和对比,是可以理解的。似乎是Feuerbach 说过,就是没有上帝,人们也会创出一个上帝来。汽车司机把毛的像章挂在车里当神符来保佑他行车或其他安全,就是一种神的代替吧。大陆一部分人搞“法轮功”,不是一样找了个新的信仰代替嘛?

我对宗教信仰向来持宽容的态度。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对宗教信仰基本上已有了共识,既信仰是个人自由,无须争论。但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似乎是少数,或许也比没有宗教信仰更危险。

仅此, 再次谢谢您的回复。

丘详铨 拜 (2011年口月口日)

(未完待續)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ymchen 16.05.13 10:06


華-丘通信(2)

(A). 華祁石致丘祥銓(2011年2月10日)


丘先生:

你好。农历新年已过,我可静下心来,慢慢欣赏你寄来的童大焕宏文: 孤本的中国模式。读后得益良多,谢谢。

童大焕果然不愧为当今著名评论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有深刻的洞察,而文笔流畅。我很欣赏他的分析: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低工资、低地价、低环境成本、低利率、低保障,形成价格优势,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它的基本力量支撑,就是政府公司化。 他说得对,中国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而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这样一种竞相牺牲环境、牺牲劳动力的发展模式,竭泽而渔,不惜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协调的增长方式,充斥着形象政绩工程、政绩工程。好大喜功的结果,往往使一些地方领导人官运亨通。他举高铁为例,用纳税人的钱,不惜成本和代价,既不用考虑投资风险,也不用考虑公共服务。高铁变成少数人名利双收的面子工程。大搞基础建设投资而不管其实际是否需要,目的是小集团有利益而且GDP非常好看。这种腐败型投资,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在转移财富。他描写得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中国模式的好处在决策成本低,效率高。但他的结论是:
“民主说到底也是一种利益选择,一种利益妥协,一种用最小代价换取全社会最大收益和福利的共赢机制。在非民主机制里,一些人和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以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和代价,这样的暴富往往来得特别快,去得也特别快”。

我认为他的结论太理想主义了,不合现实。同一段话,我也可以套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一些人和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以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和代价,这样的暴富往往来得特别快。看看最近美国的 Irak 战争,次贷危机和华尔街大亨Madoff的骗局,就可见在民主的机制里,人类的自高自大,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还是会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童大焕的文章,批评得很尖锐。中国政府能容忍他的批评,是一大进步。我以为他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力: 中国人的刻苦耐劳与会做生意的头脑(可能中国人有“向钱看”的基因),有小聪明,和许多海归派的助力。

中国另一个问题是官府的统计数据不可靠: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的登记失业率只有4.3%。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社会蓝皮书》称,2009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可能接近10%。而2010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2009年底, 至少还有27%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失业。目前还有“国进民退”的问题:其实中国的民营企业很有潜力(光看“创业版”的股市红火就知道),而且创造了中国大部份的就业机会。但是政府只扶持国营企业,让民企自生自灭,真可惜。中国的中产阶级太弱小了!

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文章,指出:中国各级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不应当直接操办投资项目、组织融资,这种做法会降低效率,甚至造成投资“大跃进”的恶果。中国的体制性障碍,促使地方不能不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其次,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 (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社会舆论环境) 没有建立起来。可见,中国不乏有识之士。

你的电子邮件提到:“肖建生在他的力作《中国文明的反思》里有一章题名为- 畸形社会与畸形人生 -作了很好的分析 ... 当年杜维明致力于儒家第三期发展,唐君毅被称为是重建儒家的文化巨人,李相殷为广大儒门的思想先进 ...”。你以一位留德的西医,没有到中国进修过中国文学,我很敬佩你博览群籍,国学修养到家。 我与你们印尼华侨不一样,没有在排华的气氛下成长,我是香港侨,在香港听过钱穆的课,后来赴台湾虽然念电机,但也在台湾受过正统的国学教育。你可谓自学成才,功力到家,难得之至,可喜可贺。 真是卧虎藏龙,是欧洲华人中的佼佼者。

最后,抄录一首李白气势磅礴的「将进酒」以共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祝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華祁石 (2011年2月10日)



(B). 丘祥銓致華祁石 (2011年2月12日)


华祁石先生:您好!

谢谢回函。我们在维也纳几天仅有一面之缘,殊未料如今能和您电邮上相互交流,真是拜校友聚会之机遇了。对您的过奖之誉,实感不安。我自知自己国学底子肤浅,多有无源之水的感觉,怎能像仁兄那么有福气,接受过正统国学教育,尤其是还听过国史大师的课。我只能自叹误生于南洋番邦矣。国学博如瀚海,您也知其《经、史、子、集》典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若非中小学时就受严师督学,又岂是本人半路出家,自我摸索而力填空白所能补之。本人虽然专业神经外科,对其他方面只是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见贤思齐而已。

华先生不知看过拙文《已融入主流社会》和《再说〈茶花女〉》没有?如看过,请见谅本人啰嗦。

再次谢谢您的回应。

丘详铨
神经外科医师
2011年2月12日


(未完待續)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古月語 16.05.13 15:53

兩位學者所論,條條都是哲學的大課題:『格物致知』,信仰與宗教,等等。

古月語原來聽過『格物致知』,但不以為意,因為古月語基本上將所謂的『國學』歸類於『唯象說』,並不覺得『國學』涉及到認識論的核心問題。應該來說,『唯象說』也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認識論,是對認識論的誤導。認識論的核心,古月語重新導向為『唯源說』。唯源說的意思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都要追溯到世界的根源上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唯象說是認為對世界的認知僅僅是將現象歸類就已經足夠了。也許,『國學』還要求,學者根據萬物現象來理順自己的心性。理順自己的心性為了甚麼,天知道。

古月語認為我們對一些重大的課題是必須知道歷代學者和當代學者的看法,但並不是去解釋他們的看法,而是去分析他們的看法,然後根據自己的學識和智慧水平去說自己的看法,這才是一個學者應該做的事。千萬不要將『國學』放在神台上,燒香膜拜。這也是——古月語個人的一種理解,我們民族和先進社會進化水平的三百年差距的根源。

下面通過維基百科全書收集的的『格物致知』的資料,還有參考價值,也可以看看儒學的『格物致知』講的是甚麼: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1],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現今流行觀點和朱熹觀點的差異,乃是在關於「致知」的解釋。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政治黨爭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2],即「格物致知」的簡稱。上海等地還成立科學技術學校,稱為格致書院。

歷史上的學說觀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進兩千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劉宗周[3]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關於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格物致知」的觀念爭議,可以參考[4]、[5]、[6]。以下就重點例舉一千餘年來儒學界的主要各家解釋原文,並以粗體文字簡略描述各家觀點大意:
【鄭玄】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7]
【孔穎達】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8]
【李翱】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9]
【司馬光】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格,猶扞也、御也。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10]
【程顥】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11]
【程頤】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12]
【朱熹】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13]、『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14]
【陸九淵】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復天理之知。:『天之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與我,非由外鑠。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彼事物牽去,若是有精神,即時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壞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於此盡力焉耳。不然,所謂格物,末而已矣。』『學問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實;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15]
【黎立武】通徹研究《大學》所述的事物內容。:『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國、天下而言。事有終始,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終必有始也。』『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後之知,蓋通徹物之本末,事之終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夫物,孰有出於身心家國天下之外哉!』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16]、『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17]、『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18]、『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19]
【王艮】規範反省自身行為,了知德行根本。:『格如格式之格,即後絜矩之謂。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絜矩,則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卻不在方上求,矩正則方正矣,方正則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對上下前後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物格知至,知本也;誠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貫,是故愛人治人禮人也,格物也。不親、不治、不答,是謂行有不得於心,然後反己也。格物然後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後身安也。』
【瞿汝稷】止於應止之行,而可達致至善之知。:『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則止於上耦之物,中耦則止於中耦之物,下耦則止於下耦之物。畫地而定三耦應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學》言物是應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於所應止之所也。』
【蕅益智旭】修持唯心識觀,轉意識[20]為妙觀察智。。:『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21]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萬物,致以化為自心真知。:『物即外物,一向與我作對者,乃見聞知覺視聽言動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體本明之智光。』『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謂我以至誠感通,彼即化而歸我。所謂至誠貫金石,感豚魚;格也。』『以妄知用妄想。故物與我相扞格。……。向之與我扞格者,今則化為我心之妙境矣!物化為知,與我為一。其為感格之格,復何疑問。』[22]
【孫奇逢】???????:『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為純一之體,發而為靈明之用,其靈明之發而為最於一之念者,則良知是也。即良知之發,而識吾性之真,因推極其良知之用,以復還吾性之體;是王子良知之說,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統而為彝倫之大,散而為萬事萬物之理,是萬事萬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本吾性之理,以格萬事萬物之理。窮萬事萬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窮理之說,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為非也。蓋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則泛濫而無本;不得其全,則缺略而不該。然所謂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別有所謂要。所謂全者,即所以統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別有所謂全,是吾所謂歸於一者也。』
【顏元】親自實踐驗證,致使知性通達事理。:『格物之格,王門訓正,朱門訓至,漢儒以來,似皆未穩。元謂當如史書「手格猛獸」之格,「於格殺之」之格,即孔門六藝之教是也。』『周公以六藝教人,正就人倫日用為教,故曰「修道謂教」。蓋三物之六德,其發見為六行,而實事為六藝,孔門「學而時習之」即此也;所謂「格物」也。』
以上種種觀點原文,只是擇其重要學者加以摘錄略述,實際歷史上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觀點。

現代學者觀點


【何澤恆】:其義亦近乎孔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正名,亦與儒家「反求諸己」「思不出其位」之義相通。然格物乃八目之始,實為學做人(修身)之基本立場與方向;逮其身之已修,功德圓滿,乃始是「止於至善」。由是而言八目所涉,仍應在人事倫理範疇以內。:『文中強調經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並非如朱熹所說是結上文的語句,而是所以起下文者。因此「格物」當與「物有本末」合併理解;而「物有本末」之「本末」,亦應與下文「本亂末治」連結解讀。「格」或訓至而止,或訓正,皆無不可;「物」則指己身變動不居之地位而言。如是則整段文義上下可以貫串;而「格物」實質含義當與孔門「正名」之義相通,其所涉範圍自限於人生倫理。』[23]

觀點爭議的問題根源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隨着時代思潮而遷變演化。孔子雖是儒家的開創者,但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繼承了春秋以前中國文明的民本思想傳統。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關心現世的政治與道德,並未在心性修為問題上多所關注,正如《論語·公冶長》記載了子貢對於孔子學問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然而孔子當時的時代,早已有學者論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就在《老子》一書講述「道」之玄理,還有《關尹子》一書也是當時的道家著作。即使是《管子》一書,也有〈心術〉〈內業〉等篇論述心性修為。可知此種後來形成道家傳統的心性修為傳統,決非是起於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並非起於孔子;否則,需要心性修為才能成就的中醫傳統,就不可能發生於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學者們,為了弭補孔子學說的不足之處,遂企圖要吸納融合當時道家與陰陽家的心性修為與自然哲學的傳統。《子思子》之「五行觀」與《公孫尼子》之「養氣說」,就是戰國初期儒家學者的此類努力成果。戰國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為基礎,而建構了儒家的心性理論。然而先秦時期典籍從未出現「格物致知」的相關詞彙,所以「格物致知」應該不是先秦儒學思想,而是漢朝學者融貫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觀念產物。而因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難,也就形成了千餘年來的觀點爭議。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宋儒理學興起後,儒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孔子論道而未論理),而朱熹更是無視《史記》記載而硬要認為「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並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的字義訓詁難以適當,以致於不能適切解釋字義;這也是因為缺乏相關《大學》作者意旨的文獻,可供證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遂使以後諸儒各家解釋,往往各自隨意發明而強行解釋,遂造成至今儒學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參考文獻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上)》 東岐明(此篇論文關於以往各家學說之評判,尚有不當之處,作者正在修訂。)
1《大學》後文是由「誠意」開始解釋,所以朱熹才會認為《大學》在〈釋格物致知〉上有闕文。
2 根據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的記載。
3《劉子全書‧卷38》〈大學雜言〉 劉宗周
4《毛子水全集》學術論文分冊〈「致知在格物」:一句經文說解的略史〉,頁232-250 毛子水
5《學宗》第五卷四期〈我國思想史上的心物論戰〉張鐵君
6《大學研究》第五章〈八條目與本末〉第一項〈格物〉頁199-265 趙澤厚(台灣中華書局‧台北‧1972)
7《大學注》 鄭玄
8《五經正義‧禮記正義》 孔穎達
9《復性書》 李翱
10《致知在格物論》 司馬光
11《程氏遺書》程顥
12《程氏遺書》 程頤
13《大學章句》 朱熹
14《大學或問》 朱熹
15《象山全集》 陸九淵
16《大學問》 王陽明
17《古本大學旁釋》 王陽明
18《傳習錄》 王陽明
19《答聶文蔚書》 王陽明
20此處「意識」是佛教唯識宗所謂八識中第六識的別名。
21《蕅益大師全集19》〈大學直指〉 蕅益智旭
22《夢遊集‧卷四十四》〈大學綱目決疑〉 憨山德清
23何澤恆. 大學格物別解. 漢學研究. 2000, 18(2):1-34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峰梓 17.05.13 10:58

.
贊成古月語所提出的“唯源說”。
“唯像說”的認知,可以是“唯物”也可以是“唯心”的。既然是“像”,就并非事物的真正“原體”,雖然“唯源說”、“唯象說”對同一個“原體”,不同人都可以產生不同的“像”,“唯象說”則認為自己的“像”就是““原體”,而“唯源說”認為“像”只是“原體”的“鏡像”之一,於是致力於追尋“鏡像源”,讓鏡像更接近地反映“鏡像源”。
所以,“唯源說”已跨越甚至摒棄“唯物論”和“唯心論”的狹隘概念。
以爭論了幾千年的『格物致知』為例,“唯象說”應該如自己所認為的那樣。若“唯源說”,會尋根為甚麼才是顯現『像』的真正原因,而不是『格物致知』,歷代儒學家都表達不清楚這四個字到底想說甚麼,成了千古之謎,也正是這樣儒學才是唯象說。
可見,兩者不僅是認知上面的差異,更重要的是認知和辨識過程的思維層次上高低的差別!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ymchen 18.05.13 7:15


華-丘通信(3)

(A). 華祁石致丘祥銓(2011年2月17日)


丘先生:

你好。 谢谢寄来大作三篇,以前从未拜读过。我看后耳目一新。

《已融入主流社会》写得很深入,将来可以留给研究印尼华人的专家,作为宝贵的参考资料。

《再说〈茶花女〉》 用深入浅出的文字,短短地写尽了精彩的内容,连动人的歌曲,也嘹亮起来。难得!尤其是写到你自己也有类似的故事,那沉痛的经历,动人之至! 有东西文化的鸿沟相隔,除了家长会横加干涉之外,异国鸳鸯也是四面楚歌,要有好好的心理准备。“殊不知她婚后不幸福,三十年来寻踪探迹, 打来电话诉哀情“, 你大可以告慰,当年的纯真的感情,没有白付。西方妇女的气质比较高雅,体态比较健美,可是与她们交往,要付出很多,但所得也更大。 李商隐的《锦瑟》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佩服你有勇气 。你的经历,可以写成动人心弦的长篇小说。 《再说〈茶花女〉》文中有:“女作家张爱玲大概会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话不是出自张爱玲,而是 唐代诗人元稹为亡妻所写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又元好问的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註】。你可知道个中动人的故事? 当年,元好问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说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另一只脱网而逃。岂料它重获自由后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然后投地而死。 大雁殉情的事,强烈地震撼了元好问,心绪难平,花钱买下这两只雁,葬在汾河岸边, 号曰“雁丘”。 情至极处,真是可以生死相许。

至於第三篇大作 ”萨尔斯堡音乐节和瓦格纳的歌剧《神宇之毁灭》“,更表现了你在音乐上的高尚修养。 爱音乐的人,心态比较平和。你说: “本人虽然专业神经外科,对其他方面只是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见贤思齐而已”。 你太谦虚了! 你多才多艺,事业有成,生活又多姿多彩,是旅欧华人中的凤毛麟角!

又贵夫人会能说一口流利的印尼话,不知她的中文程度如何?

我读大作后意犹未尽,请问还有其他大作及诗词墨宝吗?请也寄来欣赏。

祝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華祁石 2011年2月17日



(B). 丘祥銓致華祁石 (2011年2月17日)


华先生:

谢谢复函。 华学长又过奖了。我除了对古典音乐比较有研究之外,对国学真是半桶水的一知半解。作为读书人,我努力去充实过去学校里没教到的而已。

引张爱玲是因为记得在一本有关女作家一生的著述里,常说张氏喜欢用那一句形容事态变迁。因下一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没被引用,故未提到原诗作者,谢谢提醒。元好问的雁邱词的出处,我也查过,也看到创词典故。最初看到那首词,还是小时候从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情节中念到的。

祝 阅祺

丘详铨
2011年2月17日



【註】(由古月語提供)
摸魚兒《雁丘詞》

是由金代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赴並州府試途中的著名詞作。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韆鞦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第一輯結束)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古月語 19.05.13 10:23

再談『格物致知』

古月語本來是已經寫了『物象說』、『物源說』,並把它們提升到思維的層次上成為『唯象說』和『唯源說』,但總感到論說沒有命中本題。物象,就是感官感覺到的對呈現在眼前、耳邊、鼻端、舌尖、皮面對物件組態的感受。這個感受是通過中樞神經裡的神經元的蛋白質組態變異而建立起來。因此這些感受是鏡像訊息,並非源訊息,卻是直接來自源訊息。

中西民族是如何思維這些感覺的?至少古月語的『感覺』(其中一個問題是古月語見過多少世面呀?),兩個民族的思維分道揚鑣。舉一個例:柏拉圖曾經提過這樣的問題:『There is first of all the question of the status, or standing, of material things, the kind of being they possess. It has been repeatedly suggested by metaphysical philosophers that the external world is in some way defective in reality, that it is a mere phenomenon, something that seems to be what it is not. Plato, as has already been pointed out, held that objects of the senses generally answered this description; they each appeared to possess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y could not in fact have (water could not be at once hot and cold)』(http://global.britannica.com)

古月語認為柏拉圖搞錯的地方是:冷和熱無疑是水的一個屬性,但卻不是水的本質(essence,nature)屬性(attribute)。人們使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我們感覺到的感受:現象phenomenon、特性character,本質essence,nature、屬性atribute。但是物件組態的屬性最基本、根本的是空間屬性和時間屬性。這兩個屬性是一個源訊息必須具有的屬性,當我們說不出一個物件組態的空間和時間屬性,這個物件組態就一定不是源訊息,它只存在於人的腦裡。空間屬性是視覺的,空間屬性是通過生物的視覺感官具體化。空間屬性的本質並不是視覺的具體化,而是一個生物感覺一個物件組態與它的距離。例如太平洋海溝裡的生物是沒有視覺器官,但它們一樣可以感覺物件組態的距離,只有這樣它們才能夠趨吉避凶,找到食物。

古月語想說的是,西人可以將自己的感覺仔細的剖析,我們民族就沒有這個習慣。易經、老莊、儒家都留下了他們對世界的感覺,都留下了他們對世界建立起來的鏡像訊息群。它們都巨細無遺,但為甚麼他們是這樣看世界,他們是如何剖析,卻是欠奉。而他們的子孫也從來不追究這些,只是把它們當做神物一樣崇拜,讚揚之聲不絕,沒有追究他們憑甚麼這樣看世界,把幾千年前的鏡像訊息群當著民族的圭臬。用幾千年前的東西來指導幾千年後的民族行為,真是的匪夷所思,這才是民族的悲哀。

甚麼是哲學?哲學就是人類面對他身外的世界的時候企圖回答這樣的問題,其實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人們已經預設了一個前提,然後在答案裡證明這個前提,世界是自己的身外物:世界是甚麼?我們能夠認知嗎(相當於世界為甚麼是這個樣子)?我們為甚麼要認知?其實對普通的人來說,第一、二個都不是問題,僅僅是對哲學家來說是個問題。第三個問題,中西的先哲回答了沒有?都回答了,但都答非所問。

先不說『格物致知』是指甚麼,這裡先問為甚麼要『格物致知』?《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這個倒是有點意思,可惜的是,儒學的格物致知,物是甚麼,怎麼個格法,知是甚麼,怎麼個致法,完全欠奉。因此它的本義並不是說人的認知。

我們的民族對第二個問題似乎從來沒有回答過,他們認為人類能夠認知世界是理所當然的。這也是我們民族的一個悲哀,甚麼都是理所當然的。連老了,也認為自己的想法理所當然,總不願給自己問:真的是如此嗎?也正是這樣,這個思維現象反證了他們都是唯象說。

已故美國牧師Ralph W. Sockman的這句話:「The larger the island of knowledge, the longer the shoreline of wonder.」 十九世紀法國的作家Gustave Flaubert(1821-1880)的話:「There is no truth, there is only perception.」

古月語對Sockman這句話的理解是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給問題找到答案的時候,記得給自己提這樣的問題:「是否真的如此?」對Flaubert,古月語的理解是:真正的答案只能在真實的世界裡找,而不是在人的腦裡找。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Empty 回復: 《華祁石-丘詳銓通信選輯》

發表  ymchen 10.06.13 17:18

[YMC 按:華祁石兄在“華丘通信(1) ”中,寫了一段中、德文混合的文字。香港網友看不懂,希望能翻譯成中文。其實,祁石兄早就想到了,他把譯文寄來了。在此,我把原文和譯文轉貼如下,供網友參考。]


原文:
“依德國哲學家 Arthur Schopenhauer 的話: Glauben und Wissen verhalten sich wie die zwei Schalen einer Waage: in dem Maße, als die eine steigt, sinkt die andere. 還有: Wenn die Welt erst ehrlich genug sein wird, um Kinder vor dem 15. Jahr keinen Religionsunterricht zu erteilen, dann wird von ihr was zu hoffen sein.”


譯文:
“依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話:信仰與知識有如天平的兩個盤子,當一邊重,另一邊就會輕。還有:當世界够真誠,不將15歲以下的小孩子送去上宗教課時,將來這些小孩子才會有希望。”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