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温曼瑛)非一般的生日禮物

向下

(温曼瑛)非一般的生日禮物 Empty (温曼瑛)非一般的生日禮物

發表  wmy 13.03.20 12:41



非一般的生日禮物

温曼瑛
2020-03-13


  前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天下,置身于香港的我們也難於排除在外,成為災區。宅在家裡一個半月,除了不可缺少的幾天一次出門填補家中糧食菜蔬以及日用品以外,幾乎與世隔絕,在家百無聊賴的日子中,盡可能找些事情來做,以安度極為無聊的時日。

  看看家居的物品,在一時興起的當兒,偶然翻查舊物,無意中找到一物,年代已久導致該物發黃變色,引起我賭物生情,思緒如潮,時光倒流,定點在21年前——1999年的3月。

  以下的拙作寫於2011年,曾經刊登在印尼巴中六0年屆高中畢業五十週年紀念冊的第250至252頁。

  1999年,我收到了非一般的生日禮物,它讓我驚喜無比、雀躍萬分。它雖然是一張紙,但分量之大,非金錢可以衡量。這份禮物是對我在經過一番努力、花費不少精力,顯示本身實力的一種肯定,這個肯定是我庸庸碌碌的人生中稍能在人前“獻媚”、感到有點威風的資本。事隔十一年,現在想起來還在沾沾自喜、回味無窮、無比自豪、難忘終身。

  這份禮物是由香港大學普通話測試中心寄來的一份證書﹕我考取了由該中心與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協辦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一級乙等的成績。


  作為華僑,又非於北京土生土長的我,能獲一級乙等可謂令人喜出望外(原以為自己充其量只能獲二級甲等)。回想起考試前後的過程,那情景至今使我難于忘懷。由于篇幅所限,考試的過程不在此詳述,只是把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相關資料和個人體會與大家分享。

  普通話水平測試評分采用百分制,分三級六等,即

  一級甲等(97分-100分)

  一級乙等(92分-96.9分)

  二級甲等(87分-91.9分)

  二級乙等(80分-86.9分)

  三級甲等(70分-79.9分)

  三級乙等(60分-69.9分)。

  連三乙都拿不到表示不及格,不予評級。為什么會有零點幾呢?因為考試內容的第一、二項(請看下面所述)錯一個字扣0.1分。

  在香港一位教授普通話的教師必須取得至少二乙的成績。廣播員的普通話毫無疑問是屬于一甲的成績。

  測試內容分五個部分:

  一 單音節詞語100個,目的是考查應試人聲、韻母和聲調的發音,佔10分 。

  二 雙音節詞語100個,目的是考查應試人聲、韻母和聲調的發音外,還要考查第三聲(上聲)的變調,兒化韻以及輕聲的發音。佔20分。

  三 選擇判斷(即判斷測試),目的是考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詞匯、語法的規范程度(其中有量詞搭配)。佔10分。

  四 朗讀:指定20篇文章的其中某篇的前300字和另外一篇(應試人試前未知)的文章。該項對應試人用普通話朗讀書面材料的能力進行考查。佔30分。對字音、語調、停頓、語速分別評分。

  五 說話(即口頭作文)(有兩個題目任選一篇,應試人事先并不知曉),是對應試人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能力和表達以上的規范程度。采用單項說話的方式。佔30分。分別在語音面貌、詞匯語法規范程度、自然流暢程度方面評分。

  以上是自1994年至1999年(我應試那年)的普通話測試內容。

  五項中除了第四項的前半部那20篇文章可以做充分的準備以外,另一項目的內容事先一概不知情,也就是說100分當中只有15分(佔15%)比較有把握得到滿意的成績,其他部分應試人都難以預測自己能否應付并取得滿分。

  為了應付第四項後半部份即朗讀試前未知的文章,我唯有每天在家大聲朗讀報章社論。為什么要選社論?理由是社論不但天天內容不同,且文章結構嚴謹,層次鮮明,邏輯性強,選詞用字都是經過一番推敲,絕少出現病句、錯別字,讀起來比較心服和上口。通過朗讀我找到語速適中的方法,輕重緩急如何掌握,逐步體會到語調及感情要怎樣表達體以配合主題的需求。

  事後證明由于我平時抓緊訓練,在應考時拿到一篇事前未知的文章能夠從容不迫,眼睛與口舌能夠配合做得不緊不慢、自然流暢讀完整篇文章,不致于結結巴巴、斷斷續續、慌慌張張地完成朗讀,當然,有個別的字讀錯是在所難免,但在緊急關頭根本顧不上那么多了。

  試前我為第五項的口頭作文下了很多功夫,自己準備了約50篇的自制作文,內容包羅萬有,有議論文、說明文,也有記敘文、描寫文;有涉及世界或香港社會問題的文章,也有為個人喜好而準備的作品。測試那天我獲得可供選擇的兩個題目中的一個是《我的愛好》,當時喜出望外,毫不猶疑敲定了這篇。口述時我使出渾身解數,用盡教學時慣常的充滿吸引力的語氣、語調,繪聲繪色,眼光還不時輪流向三位考官投送以表自己對于此次應考充滿信心、胸有成竹、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當我看到三位考官聽得津津有味,表露出較為滿意的神情時更加信心百倍,表達變得更加靈活流暢。本來這一項是要等到主考官喊停時應試人才能結束口述,時間約三到四分鐘,我因擔心說多錯多,竟然未等及主考官下令,主動提出:我講得差不多到時間了吧!想不到主考官表示同意,放我一馬。在回家途中我突然感到後怕,心有余悸:哇!我溫曼瑛今天是怎么搞的?真是膽大包天!竟敢變被動為主動,萬一考官認為我有所「冒犯」而被扣分的話,豈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自找麻煩、自討苦吃!為此我一直擔心到成績公布之前。

花  絮

  普通話測試以「口試」為主,考官通常有三位,其中一位是主考官。三位中其中兩位由北京請來,一位是香港本地的考官,說是本地,其實也是來自北京,只不過在香港工作而已。他們全都是資深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考官,從事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多年,經驗豐富,對于考試的題目了如指掌,連看都不用看。在進入正式測試之前考場的工作人員會出示三位考官的名字并問考生是否認識他們,還要求考生簽名(我想是為避免利益沖突吧!)。考生臨考前抽到題目後前往預備室(不能攜帶與考試有關的文字物品),有15分鐘的時間準備,預備室內備有一本字典。老實說考生就是不慌不忙也只能查到寥寥無幾的生字,要是慌慌張張則一個字都查不到,再說那里的字典也不是家里慣用的那本,遇到不熟悉的翻查起來很費時失事。測試的時候那三位考官面對考生,非常熟練地進行「考問」,目光會「毫不留情」地直視考生,這樣一來「臨場表現」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我參與測試的那次是第六屆,在考完後我和其他考生在一次茶聚時交換「戰績」,結果有幾位道出了她們的「慘況」:有一位因為太緊張,身上冒冷汗還不說、拿考卷的雙手又哆嗦得厲害,需考官在旁安慰;有的心一急就想上洗手間;有的緊張得哭出來;有的竟然把預備室的字典帶到考場,若不是考官提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有一位更好笑,因為測試時規定考生在進行考試時需把隨身攜帶的手提袋或公事包放在一旁,結果那位女性考生考完後走出考場準備乘車回家時才猛然發現自己拿錯了手提袋,待她再折回去才知道那手提袋是其中一位女考官所屬,手提袋的主人知情後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她還開玩笑說要把該事作為活教材呢!。

個 人 感 受

  大家收到成績表後不久,我們的導師召集該屆學員們作了一次總結座談會。她首先宣布該屆的成績:原來那一屆沒有人取得「一甲」,得「一乙」的有三位:除了我還有兩位土生土長于北京的學員。當我轉向她們打算用眼神表達“恭賀”的時候,我卻發覺她們面露不悅的神情,原來她們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拿到「一級甲等」,對考獲的成績并不滿意。

  老實講對我來說,能考到一級乙等的成績已屬萬幸。其實一級乙等的要求也不簡單,要做到: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語音標準、詞匯、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偶爾有字音、字調失誤。測試總失分在8%以內。

  參與測試中有一位79歲的老先生。事後獲知他曾在香港某中學擔任過校長的職務,後來移民美國,這次特地回港參加普通話測試,香港的《大公報》還特地動用了不小的版面圖文并茂地報道他的「事跡」,并表彰了他以高齡的身份參與測試。導師說他是她教學生涯中遇到的最老的學生。我們目睹這位老先生在預備班很勤奮地糾正自己的發音,從不缺席請假,打從心眼里佩服。經過努力這位以粵語為母語的老學員取得二乙的成績,大家紛紛向他祝賀。

  在總結會上導師征求大家對測試的意見,規定每人都要發言。輪到我發言時我根據在大學時曾有過不少應付口試的「經驗」提出個人看法:考生面對考試肯定會緊張,可以在家里先行「排練」,讓家人擔當考官,練它幾次;更為重要的是自己本身也要鎮定、放松,進入考場先采取「主動」向各位考官問好,譬如說一些「早安」、「你們好」之類的問候語,這樣一來自己先制造「祥和的氣氛」,心情自然就不會那么緊張了。考官方面:能否面帶笑容,不要把臉繃得那么緊以嚇壞考生;考場里用作考試用的長桌子上可否鋪上一塊白布,上面放些悅目的假花(如放真花唯恐有人鼻子敏感)以便舒緩考生的緊張情緒……

  很多學員都有同感,導師表示會將意見提交到有關人士。後來我們將測試過程中發生的笑話講給導師聽,她聽罷情不自禁哈哈大笑,還說:你們有些人是當老師的,平時考學生考慣了,想不到輪到自己考試就手忙腳亂、笑話百出,今後要多多體諒學生的處境……

  作為印尼僑生,由于本身出生、成長、生活在印尼多年,受到環境的影響,對中國字的普通話發音普遍都不標準,且錯誤的讀法根深蒂固,有的到年老還是「印尼腔」很重,加上中文字多如牛毛,很多字不認得,有的連看都沒看過,出錯在所難免。回想自己在測試中的第一、二項「應該」是扣了很多分。我個人認為我們華僑在聲母方面,舌尖前音(也叫平舌音)如z、 c 、s和舌尖後音(也叫翹舌音)如zh、 ch、 sh 的讀音常常搞混,譬如吃chī飯,不是cī飯、又如「包子」和「報紙」發音發得不正確;韻母方面,鼻韻母(復合鼻尾音)的兩個輔音韻尾n和 ng特別是in和 ing經常搞錯,例如心(xīn )和興(xìng)不分;i 和 ü 如「氣」和「去」不分,如果你把「氣死我」說成「去死我」,不把人嚇死才怪。此外,還有四聲、兒化、輕讀等等對我們來說也困難不少。我們不像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不用特地去學普通話,一發音就是字正腔圓,這方面對我們來說很難辦到,唯有自個兒不斷地留意再留意、糾正又糾正,別無他法,奈何!

  通過幾個月的預備班,我們一些學員飲了幾次茶,我和其中的兩位更交上了朋友,我們定期相約飲茶聚會,建立友誼至今已達十二年年之久,每次見面我們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而且發現對社會上一些問題的看法竟然大致相同,非常難得。其中有一位至今仍然在教授普通話,她的學生有小孩,還有大人,有時會談起學生中發生的趣事,聽得我們捧腹大笑。我們深感友情來之不易,都表示要好好將這段「緣分」延續下去。

  在同學、校友和網友當中,我發現有不少人的普通話講得不錯,不知有無興趣也去考考?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資料,可向有關部門如港大校外課程或者其他大學校外課程等查詢。





wmy

文章數 : 6518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