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華僑:最後的眼淚 作者: 東 西 (更新於︰2014-05-09) (資料由王維理提供)
印尼華僑幾代人都盼望祖國強盛,送子女回國受教育。可是反右文革無法無天,還利用華僑輸出革命,印尼、赤柬屠僑數十萬,中共至今沒有一句話道歉。今後再沒有華僑了。
●印尼華僑瑪中文娛隊在香港舉辦2014年歌舞晚會。 一片赤誠。
最近聽了一場音樂會,是「瑪中文娛隊主辦──2014年輕歌漫舞之夜」,感慨良多!印尼東爪哇瑪琅市中華中學成立於1946年7月。它是瑪琅(Malang)市唯一的華文中學。華人習慣上把它叫作瑪琅中學,簡稱「瑪中」。
在印尼的眾多華校中,「瑪中」是享有盛譽的。它的校友不僅遍佈印尼各個島嶼,也散佈中國和世界各地。到處都有瑪中校友會組織。2007年7月7日,印尼第一間由華裔創辦的大學在瑪琅市誕生。因為它是「瑪中」校友牽頭出資興建的,所以被命名為「瑪中大學」。瑪琅市黃氏宗親會總會長黃啟鑄承擔了50%的興建經費⋯⋯
熱情的印尼華僑如今都已老邁
受印尼民族能歌善舞影響,印尼的僑生也大多愛唱歌會跳舞,現今流落在香港的「瑪中校友會」,每年都舉行一次歌舞演出,免費入場。今年的演出以大合唱《祝酒歌》揭開序幕。《祝酒歌》是1976年打倒《四人幫》時鼓舞人心的名曲,由作曲家施光南譜曲。沒想到已經過去快四十年了,當年我們的民主夢想還未實現,施光南也早於1990年逝世,只活了五十歲!
晚會主題唱歌,雜有小場舞蹈。看得人如癡如醉。突然,我發現整個會堂的聽眾大多都白髮蒼蒼;再看看臺上的表演者,也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頓時覺得我們都老了,時間不饒人哪!我對坐在右邊的朋友(印尼華僑)說:我們這一代華僑可以說是最後一代了,今後,將不會再有華僑了。另一位從左邊插嘴說:是的,而且我們一個個地少了。
我們這一代華僑大部份是1950年代回歸祖國的,大概「文革浩劫」前後便斷了線。1957年夏,著名的集美中學高中二年級有八個班,每班六十多人,其中僑生差不多佔了一半。如今,這些人死的死,走的走,各奔東西,不知漂流到何方?還活著的都留下不可磨滅的恐怖記憶!現今的年輕一代,怎能理解我們當年經歷的苦辛啊?
根據記載,從1840年到1949年,這百年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散佈範圍最廣、產生影響最深的海外移民時期。這些移民絕大多數到東南亞各地,如泰國(古稱暹羅)、安南(即法屬印度支那,包括越南、高棉和寮國三國)、印尼、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菲律賓、緬甸等。這些人的去國,主要是為了逃避戰禍和尋求更好的生活。我的祖父和父母親就是這樣出國的。1949年後,共產黨把門關起來殺人,出國便十分困難,甚至不可能了!
中國人在外國定居後,自稱「唐人」,稱祖國和家鄉為「唐山」。唐末黃巢之亂時,大批嶺南百姓避居東南亞,這大概是「唐人」之名的起源,留傳至今。中國人戀鄉情結深,流落天涯倍思親。小時候,父親經常講故鄉(廣東普寧)的故事,從門前的小溪到「革命」的殺戮⋯⋯使我為自己生為中國人,有一種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柬埔寨有很多蛤蚧,牠們總愛躲在屋頂角落裡或酸枳(羅望子)樹上,每天夜裡「刻苦、刻苦」地叫著!我們潮州華僑說蛤蚧是「本頭公」(即地主爺)豢養的神蟲,稱之為「本頭公雞」。金邊市安英街華僑建立的「本頭公廟」,其香火之鼎盛,首屈一指。潮州華僑說這「刻苦」的叫聲是勸誡人們要刻苦努力,不可偷懶。而且相信誰聽到「本頭公雞」連叫十二聲「刻苦」,誰就能夠回「唐山」。
文革殘酷使華僑傷心透頂
黃永玉先生的文章說「我們這一代人習氣太重」,端的不錯。這一代華僑及其後裔對祖國的情懷,最是根深柢固,而「葉落歸根」便是他們的最高願望。我小時候最崇高理想,也是有朝一日投入祖國的懷抱,不再做漂泊無根的海外孤兒。可憐的是千千萬萬華僑實踐了他們的夢想之後,或前或後都遭受到各種離奇古怪的打擊和迫害,無一倖免,真是誰也不曾料到:祖國會這樣對待她的兒女!
以前年代還沒有電飯煲,煮飯用炭火,在鍋底會留下一層金黃色的飯焦,那可是對小孩子的最大誘惑。把飯焦鏟下來,在上面撒上白糖或塗上一層煉奶,嚼起來實在是香甜得很。但大人們怕小孩吃多了飯焦會熱氣,阻止時總說:「小孩子吃多了飯焦,就不能回『唐山』啊,要做一輩子的海外孤兒!」照當時的想法,回不了「唐山」,應該是最可怕的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香港左派的鳳凰公司拍了一部叫《深閨夢裡人》的電影,對華僑的回歸起了不小推波助瀾的作用。電影裡插曲十分感人,其中一首唱道:「當年無法住家鄉,拋下親人渡重洋。家鄉呀,現在比他鄉好,為何辛苦替人忙?」是呀!在共產黨領導下,祖國已經「好」了,為什麼還不回去?許多華僑開始作回國的打算。第一步先把孩子送回「唐山」讀書。所以五十年代中期回國的僑生特別多,華僑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寄予厚望,期望毛澤東輩能重振國威,把國家建設得繁榮昌盛。
大概在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前,僑生的數量達到高峰。廣州、北京、集美、南寧都有華僑補習學校,廣州的補校香港學生也不少。五六及五七年我在廣州補校,同學中有兩個出名的香港學生,一個是著名影星王引的兒子王惠明,他讀先修班,準備考藝術院校。在學校演出「阿Q」,十分轟動;另一個是長城名影星劉戀的兒子趙小山,是我們歌詠隊的隊長,常愛和我們吹義大利的藝術。香港學生比我們優越的地方是他們暑假可回香港度假,而我們是不能再回僑居地的。「反右」之後,政治緊張,關卡收緊,來去不自由,香港學生回港後便不再來,港澳補校也就關門大吉。
那年頭,中國與世隔絕,資金困難。為了吸引外匯,1951年中共在廣東和福建分別成立華僑投資公司,定息八厘。我的同學邱漢釗的父親邱成章1957年回國投資了兩萬人民幣,足以讓漢釗及其弟漢逸靠定息過日子。只是到了「文革」時期,華僑投資公司被認為是剝削,資產全被沒收,華僑被戴上一頂剝削階級的「帽子」。改革開放以後,華僑投資公司變成「中國旅行社」,不知道有沒有發還所侵吞的華僑資產?
1968年華僑補校全線停辦,主要是因為「天下」已經大亂,再也沒有僑生回國讀書了。1978年廣州補校復辦,改稱「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鄧小平宣佈僑生可以來去自由,也只能招收到一些來華短期進修的華僑子弟,像我們昔日回國投效、勇往無前的熱血青年是再也沒有了!
借華僑輸出革命赤柬屠僑三十萬
1986年我帶太太回集美,讓她見識我當年讀書的地方。我們漫無目的地走著,見不到一個僑生模樣的人。我們經過集美僑校,南僑諸樓一片靜寂,人去樓空!經過「男廁」兼洗澡間門口,裡面傳出潺潺水聲。進去一看,幾個壞了的水喉大放水,浸滿了地板,多少日夜無人理會!頓覺這個國家變「壞了」!令人傷感。
我父母親在柬埔寨辦學的時候,常有老一輩華僑帶著不會說中國話(潮州話)的孫輩來報名,並請求把孫兒(女)寄住在我家,讓孩子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以便快點學會中國話。做祖父的是從國內出去的「正唐」,只因住在鄉下,並與當地人結婚,兒孫便快速柬埔寨化。祖父始終忘不了自己是「唐人」,不想他的孫輩被當地人同化,因而非要讓他們進中文學校不可。
我敢斷言,我們這一代華僑是最愛國的。都說華僑是革命之母,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投筆從戎到支援祖國建設,華僑都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在共產黨的獨裁統治下,每一個華僑都受到了迫害和不公正的對待,因而一自開啟國門,有辦法的華僑便都選擇離開,對祖國不再有絲毫留戀。大部份人都回不了過去的僑居地,只有滯留香港,卻還能抱成團,維持過去一片寶貴的真情。
我還敢斷言,我們這一代華僑是最後一代了。往後,世界各地的華僑將逐漸溶入當地社會,不再記得自己的列祖列宗!2007年我到馬來西亞旅行,在吉隆玻機場的商場遇到兩位年輕女孩。她們都會說華語。我問她們祖籍是哪裡,她們說是福建。我問回去過嗎?回答是「不懂回。」這是南洋的表達方法,就是說不知道家鄉的具體位置,不知道怎麼回去。我說算了,你們的家鄉在吉隆玻,你們是馬來西亞人,好好生活吧!
共產黨是一個十分功利主義的政黨,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昔日毛澤東想當赤色世界霸主,利用華僑輸出「革命」,在僑居地建立「第五縱隊」,導致印尼共產黨的覆滅,大批左傾華僑慘遭殺害。當年中共駐柬埔寨大使館指使華僑參加波爾布特「革命」,後來卻棄華僑於不顧,宣稱柬埔寨已經沒有華僑,導致三十萬華僑死於非命。那是與日本鬼子當年在南京大屠殺的數字相當啊!作為這三十萬冤死僑民的祖國,作為對這一極端殘暴罪行負有無法推卸歷史責任的政黨,對於這慘絕人寰的屠僑事件,三十多年來,沒有聽到過有哪一位中共領導人譴責此事。這三十萬冤魂在天之靈能安息嗎?!華僑愛國,付出的是熱情和真情,得到的是「血洗」和巨大的犧牲,可是他們至今沒有得到一聲「道歉」,甚至連一聲「遺憾」都聽不到。他們還敢愛這「狼外婆」嗎?!
隨著我們的老去,「華僑」一詞就會劃上句號!諸位看官,你們信嗎?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於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