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PKI為甚麼會覆滅?續篇

向下

PKI為甚麼會覆滅?續篇 Empty PKI為甚麼會覆滅?續篇

發表  古月語 26.01.15 10:47


喜見慶茂兄的大作《Partai Komunis Indonesia為甚麼失敗》刊出。這是一段史實。敘述了一股思潮如何蒙蔽了那個年代不少人的心智。又如何日漸式微,最終消失。

其實,PKI失敗是必然的,正像所有紅潮的各種流派,它作為一種反社會進化的思潮,隨著推行它的人的倒行逆施而走向失敗。這個不論它是阿爾巴尼亞,還是印度尼西亞,都只有走向覆滅,這個覆滅和它是教條主義還是冒險主義策略關係不大,它覆滅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反社會進化。正如李光耀所言:好在PKI被消滅,否則幾百萬印尼華人將像柬埔寨那樣被PKI屠殺。

所以這裡是從社會進化的角度來解讀PKI的失敗。也因此解讀了所有紅潮必然覆滅的命運。

一個思路能夠成為一種思潮,它必然涉及到廣泛的社會現象,能夠引發不少社會成員的關注和搜索,並且奉為自己行動的依據。

紅潮源自馬克思的著作。所有紅潮的締造者、鼓吹者都是知識分子。歷史最容易被知識分子蒙蔽,在歷史上知識分子害己害人的事層出不窮。這是一個詭異的現象。

 
賴建誠:為甚麼《GongChanDang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
發佈時間:2014-01-24 09:40

很多人聽說過《GCD宣言》(Manifest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譯為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或The Communist Manifesto,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1848年2月21日出版,以下簡稱《宣言》),但很少人知道這本100頁不到的名著,有哪些主要訴求。它有十項主要目標,以下列舉前五項:(1)廢止土地財產權,把所有地租用在公共目的上。(2)采累進所得稅。(3)廢止繼承權。(4)沒收移居外國者和反叛者的財產。(5)把金融信用集中在國家手中,以國家資本創辦國家銀行,行使金融獨佔權。
 
  如果我是生活在19世紀西歐的良心公民,怎麼不會被《GCD宣言》吸引?
 
  很多人看過馬克思的相片,一副革命家的樣子,皮膚黝黑,眼睛深陷,碩大結實,蓄著威儀逼人的大鬍子。在實際生活裡,他衣著散亂、舉止遲鈍、拘泥細節、跡近於病態的完美主義者。相對地,恩格斯是個資產階級,高瘦貌美文雅,喜歡賽馬、比劍、狩獵,曾經在威悉河(Weser)兩岸間遊了4趟。他風趣機敏,心智靈巧敏銳,結結巴巴地可以說20種語言。為了貫徹革命熱情,他特地在無產階級中找愛人。恩格斯只被阿拉伯語的4000種動詞字根難倒,George Boyer而馬克思學了20年英文,還改不掉生硬的條頓口音。恩格斯犀利而具廣度,馬克思睿智而具深度。
 
  康乃爾大學的George Boyer教授,1998年發表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論文。(1)探討馬恩合寫《宣言》時英國的經濟狀況,也就是說,他要重構《宣言》的經濟史背景。(2)闡明馬克思寫作此書時,未必瞭解當時的產業界實況,他過度接受恩格斯對外界看法的“二手傳播”;也把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國勞工階級的狀況》,摘錄到《宣言》的第一部分內。(3)重新檢討19世紀三四十年代,棉紡織業重鎮曼徹斯特的經濟、社會、政治情勢,重估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勞工生活狀況。(4)回顧《宣言》出版後,英國經濟狀況的變化,說明為何《宣言》在英國沒有得到勞工界的注意與支持,反而是到了20世紀10年代,才在俄國得到熱烈迴響。
 
  馬恩合寫《宣言》時,兩個人都還不到30歲。馬克思因為政府關閉他所編輯的報紙,1843年從普魯士搬到巴黎,1845年被法國驅逐出境。恩格斯當時住在巴黎,他父親經營棉紡業,在德國與英國的曼徹斯特有分公司。1842年他們在巴黎結識,合寫過兩本書:The Holy Family(1845)和The German Ideology(1846)。1847年11月,他們去倫敦參加“GCD聯盟”(Communist League)大會,馬克思在會中大放異彩。會議結束時,有人邀約他們寫一項“宣言”來陳述“聯盟”的主張。馬克思在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間寫出《宣言》,2月在倫敦出版,正好趕上歐洲各地的革命熱潮,但《宣言》對革命似乎沒有影響。
 
  《宣言》最廣為人知的,是書內第一部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位作者描述產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預測它日後不可避免的命運。他們一開始就宣稱:“所有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他們把資產階級形容為“無憐憫心、赤裸裸的自私自利、無恥、直接、粗暴的剝削”。資產階級製造了無產階級(現代工業的勞動階層),這些可憐的勞工,把自己一塊塊地賣給資本家,只有在找到工作時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在能用勞工來增加資本時,才找得到工作。
 
  工人成為機械的附屬品,像士兵一樣地被組織起來。隨著工人階級生活條件的惡化,資產階級愈來愈不適合治理社會;社會內部會產生動亂,爆發為公開的革命,推翻資產階級,摧毀私人財產。資產階級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自掘墳墓,因此:“無產階級除了手銬和腳鐐之外,沒甚麼好損失的,他們可以贏得整個世界。世界各國的勞動者,聯合起來吧!”以上是眾所熟知的“思想”,現在來看當時英國產業界的“實況”。1840年時,英國成年男性勞動力中,有47.3%在產業界工作;1900年之前,西歐沒有任何國家的工人比例這麼高過。這47.3%的工人,並非全都在與機械、技術相關的部門工作。1861年之前,整個英國還稱不上是“一座工廠”,大型的工廠很少(大都是棉紡廠);這些棉紡廠位於英國中西部蘭開夏地區,集中在此區東南方的曼徹斯特。
 
  我們從《宣言》得到的印象是:只要是勞工,就被資產階級剝削得很悲慘。其實是《宣言》過度渲染了,大部分的工人還是在傳統的小型工廠就業,真正被系統地剝削的大型棉紡廠很少,而且集中在曼徹斯特。以撰寫《美國的民主》聞名的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de Tocqueville,1805~1859),1835年參觀曼徹斯特與伯明罕(19世紀40年代英國的第二大工業城)。他說曼徹斯特“有一些大資本家,幾千個窮苦的工人,和少數中產階級。工廠內的工人數以千計,每個工廠有兩三千人”。而伯明罕“有少數大產業,有許多小工業。工人在自己家裡工作,或在小型工廠內和老闆一起工作。工人看起來較健康,生活較好,較有秩序,也比較有道德”。
 
  問題出在哪裡?因為恩格斯的家族在曼徹斯特有棉紡工廠,他沒在伯明罕住過,他把曼徹斯特的狀況,過度一般化為全英國的普遍情形。貧困的馬克思,家庭的負擔那麼重,根本沒錢去倫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對勞工階級的知識,泰半靠恩格斯轉述,或從報章雜誌斷章取義。革命的熱情加上GCD“聯盟”的委託,這兩個人在30歲不到的年紀,在見聞有限的認知裡,渲染了勞工階級被剝削的慘狀。外國和後世的讀者,缺少第一手的實況理解,很容易就被《宣言》裡的動人言辭,激起無限的情懷。
 
  為甚麼恩格斯在曼徹斯特時,會觀察到工人的悲慘生活?《宣言》的解釋是:因為他們被資本家無情地剝削。現代的經濟史學者有另一種解釋:因為那時的英國正處於“19世紀40年代的饑荒”(hungry’ 40s)。恩格斯對曼徹斯特的悲慘印象,和托克維爾、狄更斯、查理斯爵士、納皮爾等人的觀察類似。有人說:每個時代都有一座讓人震驚的城市(the shockcity),而曼徹斯特就是19世紀40年代令人“震驚的城市”。它吸引世界各國人士來參觀,把社會與政府束手無策的問題,以及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階級問題,都浮在桌面上讓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1841年普查128家曼徹斯特的工廠,資料顯示有32%的棉花工人,在規模大於500個工人的工廠裡就業。城裡的街道狹窄,路面沒鋪設,到處是污泥、排泄物、噁心的臭味,骯髒的環境讓傳染病迅速散佈。勞工、機械工的平均死亡年齡是17歲。相對地,在鄉村地區的Ruth land,平均死亡年齡是38歲;曼徹斯特的孩童,57%在5歲之前死亡。為甚麼工人還要住在曼徹斯特?因為工資是Ruth land的兩倍。恩格斯到曼徹斯特參觀的時間,是1842年秋季,正是“饑餓的40年代”初期:英國的景氣大幅下跌,棉紡業陷入困境,資本家破產。失業率在1841年時已經15%,1848年更高達186%。
 
  雖然有社會救濟,但那是杯水車薪。以1842年夏季為例,每天要供應3000人熱湯(無食物),“有很多人已經到了絕對饑餓的狀態”。在這種高度壓力下,整個社會與工人階級已經出現暴動的傾向。1842年8月7日,有10000名工人發動罷工,要求“合理的工作與合理的工資”。罷工者拔掉工廠的動力設備,破壞生產工具,軍隊介入逮捕帶頭者。罷工事件三個月後,也就是1842年的秋季,恩格斯才來到曼徹斯特,他所見到的是罷工後的殘破景象。
 
  現在要爭辯的是:你認為這是社會性的事件,還是經濟性的罷工?前面說過,工人要的是“合理的工作與合理的工資”,目的是養家糊口,屬於“經濟衰退型的民權運動”。恩格斯把他在曼徹斯特的見聞轉告馬克思,15個月後《宣言》出版時,罷工運動早已結束,氣氛消失。如果《宣言》提早6年出版,說不定會有火上加油的效果。1842年大罷工時,有人預測會出現革命,但沒發生,原因很明白:工人要生活,生活不下去才暴動。
 
  《宣言》在1848年2月出版後,歐洲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從巴黎開始,迅速傳到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為甚麼沒傳到英國?這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明顯對立的時期,是勞資鬥爭最好的戰場,是馬克思、恩格斯、GCD聯盟最期盼發生革命的國家,為甚麼反而一片寧靜?因為1848年之後不久,英國就進入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維多利亞繁榮期”(Victorian boom)。
 
  1856~1873年間,英國工人每小時的生產力,每年成長13%,這項增長率直到1951~1973年間才被超越過。也就是說,《宣言》裡所預測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工資會下降),是錯的。工人的生活水準,在這段繁榮時期大幅提高,實際工資在1851~1873年間,增加26%,在1851~1881年間增加了38%。經濟好轉後,工人組織全國性的工會,保障工人的福利,不必依靠國家來救助。
 
  工人生活安定後,對鬥爭的興趣就不大了;《宣言》裡所預測的工人革命,也就無從發生。這項重要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拼經濟”是治國的首要目標,古今中外皆然。《宣言》裡所傳達的資訊,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顯然是從一個較短的事件時間,對單一產業(棉紡)與單一城市(曼徹斯特)作了較狹隘的觀察,提出過度悲觀的結論(資本制度必亡),也過度高估無產階級革命的可能性與可行性。英國經濟好轉後,《宣言》的兩位作者仍未死心,期盼著下一波的經濟危機,會再帶來革命的熱潮,歷史顯然讓這兩位30多歲的作者失望了。失望之餘,他們轉而批評勞工階級在向資本家(壓迫者)搖尾乞憐。恩格斯去世之前一年(1894)說:“我們對英國工人實在失望……他們的思想與觀點,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式的,他們只有實際傾向的狹隘心態。”恩格斯去世22年後,革命才在俄國發生(1917)。
 
  (作者系臺灣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
 
伯恩斯坦第一個質疑Marx 

從1896年到1898年,他發表了一系列標題為「社會主義的問題」的文章,這些文章導致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中關於修正主義的爭論。伯恩施坦還在1899年寫了《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的任務》一書。該書與奧古斯特•倍倍爾,卡爾•考茨基及威廉•李卜克內西的觀點有強烈的衝突。羅莎•盧森堡在1900年的論文《改革還是革命?》也與伯恩施坦有不同的觀點。
 
愛德華•伯恩施坦(德語:Eduard Bernstein,1850年1月6日-1932年12月18日)的許多觀點與馬克思主義所推斷出來的某種必然性完全相反,他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掌握了一個與馬克思主義完全不同的武器,即民-主。沒有民-主,勞動者本身既會給別的階級帶來災難,也會給自己帶來新的枷鎖。針對馬克思主義的暴力革命,他提出了在資產階級憲政民-主的框架內通過議會鬥爭實現社-會-主-義的可行性;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公有制,他指出了絕對的公有制將會造成勞工勞動積極性不足,生產過程官僚主義化,從而產生新的剝削階級的可能;針對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他表達了這將會成為新的專-制-統-治的必然規律;針對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中心論,他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有可能會違反人道主義,剝奪其他社會階層的平等權利,通過製造新的不平等進而連工人自己的權利也將得不到保障。而解決這一切馬克思主義弊端的途徑,除了民-主別無它法,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地。社-會-主-義如果沒有民-主,就會產生新的不平等,也會導致剝奪自由的專-制-統治,而專-制-統治是對人道主義和人-權最大的威脅。
 
伯恩施坦這一改良主義的思想,就是通過批判馬克思主義理論將會給其實踐帶來那些違反民-主、自-由、平-等和人道主義的基本元素,來保證社會主義的順利實現。但是伯恩施坦的觀點卻並沒有及時被整個社-會-主-義運動所接受,他歷經排斥和否定,特別是在第二國際結束,俄國十月革命後,馬列主義極-左-派長期將他稱為無產階級的敵人,是從內部竊改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修正主義」者,甚至冠以「走狗、內奸、叛徒、工賊」之類的漫罵。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Die Vorraussetzungen des Sozialismus(1899))是伯恩施坦最重要的作品,它主要反駁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即將滅亡的預測。在其中伯恩施坦指出馬克思的預測並沒有被論證,他認為儘管資本家產業的集中過程很顯著,但它並沒有成為普遍現象,並且資本的所有權變得更加分散。他還指出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一些缺陷。
 
總的來說,伯恩施坦的分析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較大修正,而這導致了許多自我標榜是「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對他的誹謗。即便如此,伯恩施坦仍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儘管是一個非正統的,因為他反對工會和生產商合作社),他同時認為社-會-主-義是可以通過資本主義而實現,而不是通過資本主義的滅亡而實現(工人會逐漸爭取到權利,因此他們痛苦的根源就會消失,同樣革命的基礎也會消失)。馬克思認為,自由貿易既是資本主義最快的成就,也是資本主義的結束,但伯恩施坦卻把貿易保護主義看成是一種反對進步的行為,因為它保護的是少數人,卻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伯恩施坦認為德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只是為了政治的權益,它將德國與世界隔離(尤其是英國),造成了一種讓德國與世界產生矛盾的自給自足的糟糕局面。【Fletcher, R. A. Cobden as Educator: The Free-Trade Internationalism of Eduard Bernstein, 1899–1914.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83, 88 (3): 561–578. doi:10.2307/1864587. JSTOR 1864587】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PKI為甚麼會覆滅?續篇 Empty PKI為甚麼必然覆滅二

發表  古月語 28.01.15 16:18


前面介紹了兩篇文章,一篇是關於《GCD宣言》出籠的歷史背景,一篇是關於伯恩斯坦(1850-1932)批駁馬-克-思基本觀點的文章。

兩個憤青(對社會不公平的憤慨青年,他們也被稱為知識分子)一篇文章,及其後一整套理論,折騰,而不僅僅是影響了人類整整一個世紀。

為甚麼兩個憤青,也是兩個知識分子鼓吹的觀點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這得從人的思維現象說起。鼓吹是思維現象,被吸引也是思維現象。

生命,古月語稱之為蛋白質程式體系,蛋白質程式可以分為本能程式和智慧程式。本能程式是所有蛋白質程式體系必須具備的程式,只有高級生命才同時具備了智慧程式。本能程式是生命體根據基因的記錄對世界做出反應,是生來就具備的本能。例如剛出生的雛兒第一個動作就是找乳頭。沒有母親保護的雛兒,例如海龜,一破殼,而且都是在晚上,就立刻往海裡爬去。這些都是本能程式的動作。

只有人類才有的智慧程式可以將感官接收到的訊息在智慧程式裡儲存成為初級鏡像訊息,這個過程叫做記憶。智慧程式最大的功能是將儲存的鏡像訊息整合成為次級鏡像訊息以至高級鏡像訊息,這個過程就是思維。

因此,初級鏡像訊息最接近真實世界,是新鮮出爐的鏡像訊息,也可以稱之為感性認識。而次級鏡像訊息是加工過的鏡像訊息,也可以稱之為理性認識,離真實世界就較遠了。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哪個更接近真實,歷代先哲都做過探討。有機會再說。

又因為每個人智慧程式天生的局限性,失真的程度就不一樣,結果思維的結果就往往具有爭議性。孰是孰非,如何判斷呢?令人矛盾的是,這個判斷仍然要靠一個人的智慧程式,因此也往往受到該人的天生智質所局限。

不僅如此,自以為是的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馬恩寫《GCD宣言》的時候較明顯的看到人的劣根性:先做出結論再去尋求事實根據,結果不是完整的考量所有的事實,只是根據局部(某時某處)的現象。當發現英國工人的行為與宣言有出入的時候不是先檢討宣言的缺陷,而是責怪英國工人思想「落後」,這是從馬恩就開始的一個思維傳統:符合他們想法的群眾是「進步」的,不認同他們想法的就叫「落後」。

任何人在思維的時候,都會先入為主。有的「先入」是符合真實世界,這個時候,該人的思維可以取得恰當的結果。有的「先入」是荒謬的,該人的思維結果已經漏洞百出了。馬恩錯在甚麼地方?錯在他們根據的辯證法是荒謬的,所以他們的結論就像伯恩斯坦所說的那樣荒謬,另一個他們為了符合自己的想法篩選了事實根據,或者說,他們無法分清哪些事實是事物的本質,哪些事實只是一些膚淺的現象。

辯證法荒謬在甚麼地方?它將世界所有的組成都當做相互對立的,更荒謬的是只有通過鬥爭將對立面消滅世界才會發展。這是一個恐怖的情景。因此在這個「先入」下,馬恩認為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開始到資本主義社會,只有奴隸消滅了奴隸主才能進入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也一樣必須是工人階級消滅資產階級才能進入更新的社會。正是這樣的鬥爭和消滅,才有「十月革命」的大屠殺,斯大林的大屠殺,老髦的大整治,波爾布特的大屠殺......。

社會進化的真實情況是社會成員之間的交換和人性(追求最大利益,甚麼才是最大利益?人的智慧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促進了社會發展。所以人們見到地主的前身是奴隸主,農民的前身是奴隸,這兩個社會形態古月語稱之為小農經濟社會。小農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是市場經濟,實際上在小農經濟社會裡的交換就已經具備了市場經濟的交換模式。市場經濟僱主的前身可以是地主,也可以是農民。工人的前身可以是農民,也一樣可以是破落的地主。市場經濟之後不會是社-會-主-義經濟,也不會是共-產-主-義社會。

說真實,社會的不平等源自人的能力或努力差異。例如我親戚的下一代裡有的讀書成績優異,獲得獎學金,大學畢業輕易找到高薪工作,從此脫貧,有的無心向學,中學未能完成,結果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始終在低層打滾。這樣的現象您可以解讀為社會不公,但社會要如何才公平呢?老髦的社會是十分公平,五毛黨仍然緬懷這樣的社會,但那是大家一樣窮的公平,問題並不是一樣窮,而是一起走向社會經濟崩潰。不然甚麼時候輪到格老子出來收拾殘局?

能夠解決社會不公的唯一途徑就是市場經濟。當年列寧預言資本主義一定走向壟斷,走向軍國,歷史重重的摑了列寧一巴掌。他忘了,或者根本就見不到市場經濟的交換最終調整了這個趨勢。在市場經濟裡,必須是真正的、自由的,資訊暢通的市場經濟,而不是那種有「特色」市場經濟,通過自由的交換,最終會抹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人類社會是一個共贏的社會,不可能是獨佔的社會,道理十分淺顯,沒有其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無法獨自生存下去。

馬恩的信徒到處以暴力奪取政權,他們遇到對抗是必然的。艾迪要先下手為強,蘇哈托也要先下手為強,較量的結果是PKI輸了。即使是蘇哈托當時輸了,PKI的下場也會和波爾布特一樣。


我不知道是否說清楚了為甚麼PKI以及所有的紅潮必然覆滅的命運?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