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瓜分社會財富的演化與原則

2 posters

向下

瓜分社會財富的演化與原則 Empty 瓜分社會財富的演化與原則

發表  古月語 10.11.12 20:07


社會經濟

瓜分社會財富的故事

喜蹚歷史渾水,
尋覓智慧的足跡。。。

古月語

 


<

瓜分社會財富的

演化和原則


二○○六年元月十三日



在十萬年前,在北美,考古學家似乎證實了,人口從幾個人增加到八百人足足用了一千年,而這個時期因爲人的捕獵,使用火對生態的破壞等原因,北美的大型動物則滅絕了幾十種。

一個終生研究猿類的女生物學家,好像也是世界保護猩猩基金的創始人,忘了名字,觀察到黑猩猩的行爲和人類的行爲非常相似。雄猩猩會爭奪領袖的地位,猩猩領袖地位的好處是可以獨佔社群裏所有適合繁殖的雌性猩猩(專制帝王內宮二千妃子也就是這個意思了),但在覓食或者捕獵疣猴的時候,領袖仍然必須身先士卒。當領袖年老力衰而被另一個猩猩取代的時候,這個失勢的領袖就被逐出社群,甚至被圍毆致死。

而非洲鬣狗是母系社群,雌性鬣狗才是領袖,並且世襲,只有領袖和世襲的鬣狗犧牲的時候,才會重新遴選下代領袖。

猩猩之間甚至還會獻出所獲以討取對方的善意,這正是人類交換產品的雛形。

無論是猩猩還是獅群這些群居動物,和人類一樣都存在一個瓜分資源(生活資源和繁殖資源)的規矩。

資源之所以要被瓜分,一是因為生產力低下,所有現成的資源並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二是因爲産品擁有權(産品擁有權獲得尊重是一種暴力下的妥協,即對性命和産品之間作出的交換價值取向,學會尊重他人,這是智慧對本能的初級解碼)在交換估價的時候産生的瓜分效應,三是人的智慧進化還不足以對貪婪的生物本能解碼。(請點擊參閱拙文《生命學概論》《生命學數碼篇》)。

瓜分,這是原始經濟學的一個關鍵詞。

瓜分(以前馬克思主義稱爲『分配』,筆者認爲用『瓜分』二字更貼切的反映這種行爲的本質),不完全是『太公分豬肉』的那種分。如果太公是靠暴力來分那就對了。瓜分,倚靠暴力的瓜分,那是一種野蠻的瓜分方法,只有人類還處於野蠻、愚昧,和在人類還未十分開化、智慧十分低的時期用過,例如人類的原始社會、小農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初期,甚至兩次世界大戰時代。

在蠻荒時期,族群瓜分的是自然資源。只有當原始人懂得瓜分人力資源的時候,小農經濟初期使用奴隸的社會才會出現。那個時候人們是通過暴力瓜分人力資源,人力必須是在生産的物質除了養活自己外還有剩餘的時候才能成爲一種資源,就像自然界的物質必須可以轉化成爲人類生活必需品的時候,才會成爲一種資源。所以開始的時候,原始人對戰俘是殺無赦,甚至當作食物享用。

小農經濟初期使用奴隸的社會的存在證明勞動剩餘價值的存在。奴隸主是完全的佔有奴隸的剩餘價值。

當人們一天的勞動只足夠養活自己和初生的下代的時候,人沒有時間去進行系統的思維,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得到神速的進化。因此,剩餘價值是人類文明的根源,剩餘價值的出現也不過是近萬年的事。

一萬年的進化跟七百萬年的進化根本不可同日而言,只是剩餘價值也促使了人類社會的分化,社會財富被瓜分,形成強勢和弱勢社群。

小農經濟初期使用奴隸的社會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裏佔據了好幾萬年的時間,留下給我們的只是神話故事,例如聖經記載的故事和南亞緬甸和泰國附近海島上的民族留傳的故事,講述的是大自然災難留給人們的不能磨滅的記憶。聖經和還留下了奴隸起義的痕跡。從羅馬帝國史和中華民族的盤古開天、黃帝逐鹿中原和封神榜的故事中,我們略略知道了小農經濟使用奴隸的社會後期的政治經濟發展情況。

到了小農經濟的時候,農民是在地主暴力的情況下被迫接受瓜分社會財富的『協定』,雖然如此,佃農瓜分得到的『財富』還是比奴隸多點點。這種協定只有當佃農凝集到比地主優勝的暴力力量的時候才能被推翻。任何靠裝腔作勢的示威或者造輿論就想推倒不滿意的瓜分規矩是一種十分幼稚的想法。

可惜的是,每次的推翻都是以新的奴隸主取代舊的奴隸主,最後一次才是以地主取代奴隸主。後來,也是同樣以新的地主替代舊的地主,陷入了無窮的輪廻,直到市場經濟真正取代小農經濟爲止。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刮小農經濟和它之前的瓜分本質:『打天下,坐天下。』

因此小農經濟時期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血腥的。社會財富的傾斜雖然緩慢的朝向農民那裏,但是,這樣的瓜分機制都不能根除産生弱勢社群的根源,主要原因是生産力仍然不足夠,同時統治階級掌握的暴力和階級觀念也不允許弱勢社群有額外的資源可以改善自己的素質,從而可以拉平人和人之間的素質。

當社會財富需要瓜分,人的素質還不一樣的時候,人和人之間就不會絕對的公平,只能是相對的公平。這,還因爲公平牽涉到價值的估計,而任何估計的標準都不會獲得所有人的滿意。公平的程度是和智慧成正比。

當智慧仍然在低水準的時候,公平就不能根據個人的標準或觀念來決定,只能根據社會發展演繹出來的規矩決定。演繹的過程就是各種社會力量角力的過程,演繹的結果就是各種力量的妥協,是一種制衡。社會繼續發展,各種社會力量就繼續變動,當平衡點被打破的時候,瓜分規矩就必須重新取得制衡。

在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各種社會力量都是由生物本能牽引,凝集暴力力量去攫取最大的利益,較量的結果並沒有改變社會財富瓜分的核心準則,而是佔統治地位的的強勢社群變成了弱勢社群而讓位(也是一種妥協)予新的強勢社群。

只是在上個世紀的十月革命和其他的紅色風暴用暴力改變瓜分的規律,以社會財富向弱勢社群傾斜的原則取代社會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的原則。結果經過半個世紀多的實踐,終以失敗告終。

失敗的原因雖然不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這個瓜分準則,也是社會發展的鐵律被摒棄,因而無法完成弱勢社群向強勢社群的轉化,反而是整個社會都變成了弱勢社群,社會公僕變成作威作福的一小撮。

轉化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是基於生物本能的原則,而不是基於智慧。只有當智慧可以對生物本能解碼的時候,社會財富不再需要瓜分,也就不再有任何瓜分的規矩和原則了。

能夠教育百姓的不是一個領袖的言論(上個世紀的歷史已經證明),也不是一、兩本學說理論,能夠使百姓受到教育的是頭破血流的社會實踐。

所以古月語相信這句話是『真理』(真理的絕對性和智慧成正比):『他人的經驗不足爲訓,只有自己碰到頭破血流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他的經驗是這樣!』沒有任何一個領袖可以承擔社會災難的責任,社會災難的最終承擔者一定是百姓。在做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領袖之前,掂一掂這段話的份量吧。

古月語不相信這個世界存在一個偉大的救世理論,古月語主張讓百姓去走自己的歷史道路。如果有『十字架』,任何個人去背負十字架都不會解決社會問題,那就讓百姓一起去背負吧。領袖失去的是自己的個人地位,百姓失去的是一代歷史的時間和生命。

在市場經濟十分發達、社會十分民主的年代,員警和軍隊這些暴力機器並不是直接爲統治者瓜分社會財富,而是要保證社會上的所有人都要按人們已經定下的瓜分規矩去瓜分社會財富,掌握暴力機器的政府只是一個公證人的身份,而不是參與者的身份。他們會因為犯錯而隨時被撤換。

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下,雇員和雇主瓜分社會財富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暴力的色彩了,瓜分的協定可以在市場經濟允許下自由選擇。弱勢社群中的個體只要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取得足夠的資源提高自己的素質。不願意付出那是上帝都無法解救了。

社會生産力的高低和市場經濟的自由度,也就是社會制度的自由度是決定弱勢社群個體取得足夠改善自己素質資源所付出代價的大小,自由度和弱勢社群付出的代價成反比,自由度越高,弱勢社群個體付出的代價就越低。社會自由度也和政權的暴力程度成反比,和人類的社會智慧成正比。

社會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在人類發展的歷史裏,已經被證明瞭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原則。

社會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的社會發展鐵律是保證弱勢社群向強勢社群轉化的根本條件。

只有市場經濟發展到這樣的程度,人們可以證明自己勞動所得就是自己生産的全部財富,人類就已經達到歷史上沒有過的社會智慧高度,這個智慧才可以爲自己的貪婪的生物本能解碼。只有這個時候,社會財富向強勢社群傾斜的規律才會成爲多餘,瓜分社會財富也就成爲多餘。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人類社會才真正實現了平等,社會再也不會劃分爲強勢和弱勢社群,市場經濟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人類終於可以走出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WTO是瓜分的规矩
强势与弱势社群
礼节之道
略說小農經濟和市場經濟

個人總目錄:古月語的虛擬世界

網站總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http://www.boanson.net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瓜分社會財富的演化與原則 Empty 回復: 瓜分社會財富的演化與原則

發表  峰梓 13.11.12 0:42



有謂“文以載道,詩以寄情。”古氏此文做到了,而且富有創意!
凡是讀包括科學和哲學的“論文”,必需動於“心”(腦);不同於讀詩和其他文藝作品,重要的是要牽於“情”。


古氏閣下要對所有人說一千次,這舊瓶裝的是新酒,你嘴巴不累,峰梓可沒有耐心去聽你教會的鹦哥在那裡不停地重複嚼舌呢。更多的人初見舊瓶就……。根本不理會你在那裡說過,也不想知道說過多數次。
古氏人如其名,吃古不化,kepala beton,不接受用設計新穎精緻的新瓶去裝你的新酒。人們只要看到新瓶定會“把玩”一番,也自會品味新酒。何樂而不為!?
讓天馬行空,瘋言風語,被人封為“標新立異”慣的峰梓,按你新酒的內涵:“按各人自己的能耐(貢獻),不需假手於槍杆子和他人,眾人親手去分自己該得的果實”。幫你設計為《掰分》代替『瓜分』!看,既確切又形象!如此哲學辭句,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生意想不興隆都很難!


有關父系社會的獅群(在非洲才有獅子。有獅子的地方無虎,有虎則無獅。除了動物園。),一般由7~8隻母獅所組成,有它們自己的特點。每一段時日,游離的雄獅,會以武力趕走某獅群的老雄獅,據之為王。
獅王在獅群中,兩大任務:
其一,專事與雌獅交配,日夜“笙歌”不絕,繁衍強勢後代。所以一旦接管獅群,立即把老雄獅後代的幼獅殺清光─汰弱。如此,便令雌獅們早日發情,抓緊時機交配。
其二,保護獅群的安全,不受外敵的侵犯。敢於向獅子奪食和挑戰的,唯成群鬣狗而己。個子雖小,其咬力則和獅子相當,在食肉類當中是罕有的。難怪單對單面對時的龎然大物的大河馬也要掉頭落荒而逃。當然,鬣狗單對單仍不是獅子的對手,有三隻或以上,單隻母獅也要退避三舍。有7~8隻,雄獅單對也要稱量自己有無必勝把握?
雄獅在獅群中,從不參加狩獵行動,但享有先食權,無知饑餓幼獅,間或被容忍共食,飽食後,才輪輩份依次進食。傷、殘、病、老等等,多數因此餓死─去瘀。
出獵的由一頭經驗母獅(獅后)率領進行。狩獵的成功率, 7~8分之一是相當成功了,經常有幾天沒東西入肚,不足奇。
獅后是世襲的,獅后在位時就選定其中一親生女兒為“儲后”,當年老力衰時由成年的“儲后”接位。獅后不僅是出獵領軍,也獲交配優先權。幼獅,由獅群全體撫育保護。當獅后打獵不幸受傷不癒身亡,若“儲后”尚未成年,則由另隻強者母獅遞補升任,“儲后”也隨即被廢,由新獅后另選其女兒補上。
小雄獅,在成熟之前,就會被逐出獅群,免得威脅獅王的王位。如此一來也避免了近親交配,維持獅群的優勢。被逐出的小雄獅就是離群無主的遊離分子。若非不善狩獵而餓死,或被食肉獸圍攻所噬,在荒野磨練不死,必然成長為“萬獸之王”的強者。就會去找某一獅群去挑戰該群的獅王取而代之。其中偶而有兄弟情深,共同渡過難關成長者,於是可成為該獅群的雙王。
可見獅王在位的光輝歲月,僅保持4~5年光景。當被逐離後,體弱甚至受傷,落寞、苦不堪言、……想當年妻妾相擁,日夜笙歌,如今落得……應了“咁多風流,咁多折堕。咁多消夜,咁多捱肚餓。”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