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丘詳銓:《從〈柏林愛樂者〉選任新總指揮說起》【代貼】

向下

丘詳銓:《從〈柏林愛樂者〉選任新總指揮說起》【代貼】 Empty 丘詳銓:《從〈柏林愛樂者〉選任新總指揮說起》【代貼】

發表  ymchen 12.09.15 7:55


【代貼】


從《柏林愛樂者》選任新總指揮說起

丘詳銓
(2015年8月11日)




誰能被選任為舉世著名的柏林愛樂者(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新總指揮(Chefdirigent),在德國文化界是聲望殊榮的一件大事。月前,猛然间媒体里传出消息, 柏林爱乐者终于选中了西伯利亚出生的指挥家 Kirill Petrenko (伯特连科)作为Simon Rattle 的继任者,使行内人士大跌眼镜。伯特连科原来不在几位热门候选人之列,如逖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或近年来声名大噪的呢尔孫(Andris Nelson)等。今年五月中,123名爱乐交响乐团成员的投票民主选举,没能选出众望所推的继任指挥家,犹如选教皇那样给大众来一次“难产”的印象,消息还说要再等一年后再行集会投票,使樂友粉絲們大失所望。一个多月后,爱乐交响乐团一位成员突然公布任選消息时却对媒体说:“对Petrenko不是选不选他的问题,而是他何时来接任的问题”。伯特连科目前在慕尼黑国家歌剧院当音樂指挥总监(GMD),合同期还有五年。之前他曾在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只客座指挥过五次,此番能选中他,必定是给了乐器演奏家们留下超凡的印象。

追溯柏林爱乐交响乐团1882年當初的成立,必須從德國薩克孫-麥寧恩公國(Sachsen - Meiningen)的公爵Georg二世說起。這位公爵不大講究自己的貴族身份,把貴族階層喜歡的歌劇從劇院的節目裡淘汰出去,他只喜歡話劇和音樂會,之後又娶了市民階層的女子愛倫•弗蘭斯(Ellen Franz)為妻,深為駐在麥寧恩的普魯斯官員們所不喜這貴庶婚姻。普魯斯國王威廉一世甚至到了1871年加冕成為德國大帝(Kaiser)之後,足不踏麥寧恩去安撫看望公國,只因為公爵夫人Ellen Franz 婚前是個女戲子。

年輕的愛倫•F 曾在柏林師從漢斯•馮•比洛(Hans von Bülow)學鋼琴,婚後當年的1873年即邀請師父到麥寧恩演奏。

漢斯•馮•比洛早已經是極有經驗的指揮家。他自己的啓蒙鋼琴老師是著名女鋼琴家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之父-維克(Friedrich Wieck),後來再師從大鋼琴家李斯特(Franz Liszt),還娶了李斯特的女兒柯西瑪(Cosima)為妻。漢斯•馮•比洛早年時就十分崇拜歌劇作曲家李哈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成年後作為鋼琴家應瓦格納之請,他到瑞士蘇黎世拜師于瓦格納門下,兩人也十分融洽投合。瓦格納還指定馮•比洛在慕尼黑宮廷劇院首演他的歌劇(Tristan und Isolde)以及《紐倫堡的歌手們》(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時當首演指揮。愛妻柯西瑪認識了瓦格納之後,受他的藝術風格所迷惑而萌生愛情,竟然常私奔蘇黎世,以瓦格納的秘書自居,出雙入對,不久珠胎暗合,給瓦格納生下一個女兒。女兒Isolde出生時當然還得划在馮•比洛名分上。他只能啞口吃黃蓮,恩師面前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師徒關係畢竟為此婚外情鬧翻,作為徒弟的馮•比洛和柯西瑪夫妻關係鬧了七年之後,最終只好離婚把妻子“讓給”尊師。

漢斯•馮•比洛1873年到了麥寧恩指揮過只有36人的宮廷小樂隊,但是深得良好印象而大加讚揚。麥寧恩宮廷樂隊還得等到1880年才終於請到馮•比洛來當指揮和劇院長。來到這寧靜的彈丸小地,他只好傾注全力訓練好樂隊,以便贏得名聲。上任不久即指導樂隊成套演奏出貝多芬的全部交響樂作品。他把樂手們于數周內進行嚴如軍訓般的操練和駕馭,在難處須練到絕對準確無誤的高度。樂隊演習的具體方式是:“ 管樂和弦樂分開練習,弦樂隊又各自分組第一,第二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每一活躍的細節,每一上下弓弦,每個頓音 -staccato 劃一,把音樂起承轉合的段落(Phrasierung)和標點(Interpunktion)于每一處練出。” 一起重複閱讀和學習總譜并討論技術問題,推敲音樂的整體連貫性和內涵。樂隊每日無間斷的早午演習。單是貝多芬第一套的交響樂總共練了兩百場之多。馮•比洛把他發展的指揮準則後來也應用于他指導的柏林愛樂管絃樂團。此外他也嚴禁音樂會時聽眾們的飲食和閒話噪音。

柏林原先在1867年已有了比爾茲創立的樂團((Bilsesche Kapelle)。1882年3月50名樂手因酬勞問題脫離該樂團,成立了柏林愛樂樂團,從此開始自行民主選舉自己樂團的指揮。愛樂樂團幾經周折,1887年終於能委任樂團期待已久的汉斯•冯•比洛(Hans von Bülow)為樂團總指揮(Chefdirigent)。馮•比洛在七年的任上,把愛樂樂團訓練成一流的樂隊,著重演出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交響樂作品,培養和影響了下一代的指揮家們,他是現代指揮家的始祖,自他之後各地音樂會的節目程序和禮儀既如此代代相傳至今。漢斯•馮•比洛於1894年初病死於埃及開羅。

汉斯•冯•比洛的继任者是匈牙利人阿尔图•尼基士(Arthur Nikisch),他以不同的浪漫風格,带领乐团演奏各国而享誉欧洲。1913年在他指挥下世上首次完整灌成唱片录音留声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他的任期長達27年,至1922年因突患感冒而病卒離世。

尼基士之后接任的指挥家是威廉•福德翁勒(Wilhelm Furtwängler)。这位想只为艺术不问政治的艺术家,在希特勒纳粹当政时,一如既往搞他的音乐。他不是纳粹党员,可是受納粹政權的宣傳部長戈貝爾以及副首相戈凌的器重。战后在盟軍清理“非納粹程序“中受審查,长达七年被禁止上指挥台,由羅馬尼亞優秀指揮家策理比達赫暫代總指揮之職。W•福德翁勒在任内死后,乐团选出奥地利萨尔斯堡出生的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yan)。卡拉揚於1930年代後期曾在柏林任客座指揮,甚獲音樂界輿論好評,可是福德翁勒不能容忍該年輕指揮家名聲大震柏林樂壇,利用他本人和掌文化大權的宣傳部長戈貝爾的關係去壓制樂壇輿論對卡拉揚的讚譽之聲,甚至不再容許卡拉揚給柏林愛樂管絃樂團當客座指揮的機會等等。

在长达34年的终生制指挥该乐团的生涯中,卡拉扬把乐团打造成有丝竹之音的超級乐团,在世界上仅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的聲譽可与之相比。卡拉揚後期和樂團成員以及柏林市政府文化部發生了人事決定權上極大的摩擦和糾紛,1989年4月24日他突然宣布辭職,對一起保留和發揚了獨特風格的柏林愛樂者不告而別。三個月後他在家中心臟病突發而死。

卡拉扬1989年猝然辞世,柏林爱乐者失去了数十年来给他们带来最高荣誉的指挥大师。128名在职演奏家们已经许久没得伤脑筋去民主选任自己乐团的指挥家了,最终任选了意大利指挥家阿帕铎- Claudio Abbado。阿帕铎平易近人的風格和态度甚受人欣赏,他在任期间樂團成員大換班年輕化, 經阿巴鐸之手,愛樂樂團的演奏更透明,清晰。1999年阿帕鐸患了胃癌,2002年退出合約卸下指揮重任。接棒者是1955年利物浦出生的英國人賽門•瑞特尓(Simon Rattle),他開闢新的演奏形式致力于指引青少年去喜愛古典音樂,注意提升公眾效果和樂團的民主建制。作為樂團總指揮,他更願意和演奏者們沒有等級之差別,而只是平等中之第一人(primus inter pares)。兩年多前賽門爵士即宣布,2018年後因年歲不再續約。其實柏林愛樂有終生職的傳統,他曾借鑑《披頭四》名曲探問他的樂器演奏家們 :〈Do you still need me,when I´m 64?〉。其餘箇中原因非局外人可知。

K•柏特連科甫被選出,各大眾媒體即迫不及待地評頭品足,說他屆時是柏林第三位猶太裔指揮家(指其鷹勾鼻)。議論紛紛說他是半瓶醋指揮家,只懂歌劇,不具有其他交響音樂的經驗,也有說他不深知德國交響樂傳統,更牽涉到私人喜好說他是不食肉者,動物保護者。一貫嚴肅的《時代週報》還說他的指揮藝術不夠圓滑,甚至只用冷感理性的手工,少了熱忱之心。這些評論是那些所謂音樂評論家們寫東西的噪音,和音樂無多大關係。其實根據他的導師畢轍科夫(俄羅斯指揮家Semjon Bytschkow )之說,柏特連科是 “ a natural born conductor”(天生的指揮家)!柏特連科正處於年富力強的43歲,他何時去柏林接任無多大關係,柏林愛樂者能耐心等待。那百多名各個身懷各自樂器絕技的演奏家們,在133年的樂團歷史中民主選出的正職總指揮至今僅不過七人,可是每一位指揮家都給樂團提高和保持了聲譽以及增加了演奏傳統和現代古典的多面性,樂團早已成為柏林最重要的文化座標。我們需要擔憂他們會看錯人,選錯人嗎?

丘詳銓  寫於  2015年8月11日




【謝謝觀賞】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