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向下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Empty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發表  古月語 周一 6月 27, 2016 12:29 pm


來源:《文學報》2014年12月11日
作者:慕容素衣
http://culture.ifeng.com/a/20150618/44000548_0.shtml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女孩,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葉聖陶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以及張充和。

時至今日,在大洋彼岸,一位101歲的老人仍保持著上個世紀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練字,吟詩填詞,偶爾和同好們舉行昆曲雅集。這位老人,就是現居於耶魯大學的張充和。

她從遙遠的民國走來,在舊時月色和習習古風中長大。她的名字,曾經和沈從文、卞之琳、俞振飛等人相連,一同成為那個年代的傳奇。如今,故人早逝,時移世易,她依然選擇活在她的時代裡,這是一個奇跡,獨屬於她的奇跡。



張家四姐妹屬於傳統仕女。她們的愛好、才藝乃至心性都很“舊派”,即使時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顛沛流離,她們仍固執地保持著她們閨秀式的生活方式。充和考北大,國文是滿分;她嫁給了洋人傅漢思,可他是個漢學家,對中國歷史比她還要精通; 她在美國的耶魯大學任教,教的是中國最傳統的書法和昆曲。

年少的時候,她在蘇州拙政園的蘭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魯的寓所和人拍曲。她的箱子裡,珍藏著乾隆時期的石鼓文古墨,她的閣樓上,擺放著結婚時古琴名家贈予她的名琴“霜鐘”,她親自侍弄的小園裡,種著來自故鄉的香椿、翠竹,芍藥花開得生機勃勃,張大千曾對著這叢芍藥,繪出一幅幅名畫。張大千甚至還給充和畫過一幅仕女圖,畫於抗戰年代。畫中的充和只有一個纖細的背影,身著表演昆曲的戲裝,雲髻廣袖。也許回顧中國藝術史,充和留下的就是一個淡淡的背影吧。



充和出生於合肥一個大家庭,曾祖父張樹聲曾是淮軍將領,官至兩廣總督。到了充和父親張武齡這一代,已經“棄武從文”,他離開了合肥,在蘇州創辦了樂益女子中學。

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在生她之前,母親陸英已經連續生了三個女兒。充和的一個叔祖母心疼她的母親陸英,主動提出想收養充和,陸英就把充和交給了叔祖母。後來充和回憶說,這是因為母親心大,考慮到叔祖母沒有後代,需要過繼個孩子做繼承人,陸英之後還將四兒子宇和也過繼給親戚了。

叔祖母把八個多月大的充和帶回了合肥老家,在那裡,她一直生活到十六歲。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相當重視小充和的教育。她為充和請的老師名叫朱謨欽,是吳昌碩的弟子,既有才學也很開通,他教充和學古文,是從斷句開始,一上課就交給她一篇《項羽本紀》,讓她用紅筆斷句。充和很喜歡這位先生,因為“他主張解釋,不主張背誦”,另一個原因則是他讓她愛惜古墨。充和的一位長輩曾經給過她幾錠古墨,她用來練字,朱先生見了,提醒她說:“你小孩子家寫字,別用這麼好的整墨,用碎墨就行了。”古墨的價值是很高的,充和初到美國生活困窘,忍痛出售了珍藏的十方墨,當時賣出了一萬美元。

朱先生還專門弄來了顏勤禮碑的拓本,教她練字。充和說,顏碑用來打基礎是非常好的,直到年老,她每過幾年都要臨一次顏勤禮碑。充和隨朱先生從九歲一直學到十六歲,他留給充和的,不僅僅是深厚的國學知識。

叔祖母去世後,十六歲的充和回到了蘇州九如巷。父親創辦了女學,三個姐姐受的是中西結合的教育,這和充和的私塾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姐姐們更為洋派,充和的舊學功底則最好。

蘇州生活讓充和的人生路上多了項終身陪伴的愛好———昆曲。張武齡和陸英都是戲迷,張武齡還特意請來了蘇州全福班的尤彩雲來教孩子們唱戲,受此影響,女兒們也喜歡上了昆曲。

四姐妹中最迷昆曲的是大姐元和,她特別喜歡登臺表演,後來嫁給了名小生顧傳玠。充和呢,更多的是將昆曲當成愛好,她曾說:“她們喜歡登臺表演,面對觀眾;我卻習慣不受打擾,做自己的事。”在蘇州拙政園居住時,相傳她夜晚常常一個人在蘭舟上唱昆曲。



汪曾祺在回憶西南聯大的往事時,也提到過充和不愛紮堆的特點。他寫道:“有一個人,沒有跟我們一起拍過曲子,也沒有參加過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卻在曲社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她唱得非常講究,運字行腔,精微細緻,真是‘水磨腔’。我們唱的‘思凡’、‘學堂’、‘瑤台’,都是用的她的唱法,她灌過幾張唱片。她唱的‘受吐’,嬌慵醉媚,若不勝情,難可比擬。”

可惜那個時候沒有錄影,我們很難想像,年輕時候的充和唱起昆曲來,是怎樣的嬌慵醉媚,幸好張大千以一張仕女圖留住了她的風姿。我們只知道,抗戰年代,她憑著一出《遊園驚夢》,驚豔了當時的重慶。上個世紀80年代末,為紀念湯顯祖誕辰三百周年,她回國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遊園驚夢》,仍贏得了滿堂彩。

二十一歲這年,充和以語文滿分、數學不及格的成績被北大破格錄取。在北京大學國文系,張充和聽過胡適講文學史和哲學史,錢穆、俞平伯、聞一多都是她的老師。但充和對學校之外的世界更感興趣,北大旁邊的清華,有位專業昆曲老師開課,她經常前往聆聽。之後因患肺病,她退學了。退學後,充和曾隨沈從文一家去過昆明,跟姐姐、姐夫住在一起,再後來回到北京,她還是住在沈從文家裡。

在她眼裡,這位三姐夫是個不愛說話,但很有才的人。我一直覺得,四姐妹中,允和、充和對沈從文的理解不在兆和之下。沈從文去世後,遠在海外的充和發來悼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寥寥十六個字,卻寫盡了沈從文一生,充和可謂沈從文的知音之人。後來這十六個字被銘刻在湘西沈從文的墓碑上。

抗戰爆發後,充和到重慶教育部禮樂館工作,結交沈尹默、章士釗等名士,並師從沈尹默學習書法。沈尹默說她的字是“明人學寫晉人書”,評價很高。書法可以說是充和一生的至愛。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不喜歡金銀珠寶,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由於長期練習書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在重慶那段時間,哪怕是經常要跑警報,她仍然堅持書寫,防空洞就在桌子旁邊,她端立於桌前,一筆一畫地練習小楷,警報聲一響,就可以迅速鑽進洞中躲避。



談到充和,總繞不過一個情字。充和最初為大眾所知,就是源於一段情事。情事的男主角是當時有名的詩人卞之琳。相傳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就是詩人為充和所作。

卞之琳是沈從文的密友,那時充和正住在姐夫家裡,兩人得以相識。於充和,只是多了一個如水之交的朋友,而于卞之琳,卻多了一個終生傾慕的女神。卞之琳苦戀張充和,幾乎成了當時文學圈內公開的秘密。他持之以恆地給她寫信,甚至在她出嫁後去了美國,仍孜孜不倦。他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送到香港去出版。他追求她長達十年之久,直到45歲才黯然結婚,而對她的愛戀,持續了大半生。

多年後,和朋友兼學生蘇煒談到這段“苦戀”,張充和說:“說苦戀都有點勉強。我完全沒有和他戀過,所以談不上苦與不苦。”他精心寫給她的那些信,可能有上百封,她看過,從來沒有回過。她以為這樣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可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給她寫信。當蘇煒問到,你為什麼不跟他說清楚呢。充和回答說:“他從來沒有說請客,我怎麼能說不來。”

在充和的印象裡,卞之琳人很不開朗,甚至是很孤僻的,性格又收斂,又敏感,屬於“不能惹,一惹就不得了”的類型。所以她總是不敢“惹”,她從來不敢單獨和他出去,連看戲都沒有。所謂苦戀的傳言,可能是因為當事人表白和拒絕的方式都太委婉。

卞之琳不是充和喜歡的類型,她喜歡性格開朗單純的人,後來選擇的傅漢思就是這種類型。除了性格外,卞之琳的才華也打動不了充和,他當時是以新詩聞名詩壇的,可充和沒有被卞之琳和他的詩歌所吸引,她認為卞的詩歌“缺乏深度”,人也“不夠深沉”。教育背景和審美追求都不同,在舊學中浸淫一生的充和對“明月裝飾了你的夢”實在是欣賞不了。

可歎的是,卞之琳從未停止過對充和的這份傾慕。1953年,卞之琳到蘇州參加會議,恰巧被接待住進了張充和的舊居,秋夜枯坐在原主人留下的空書桌前,癡情的詩人翻空抽屜,瞥見一束無人過問的字稿,居然是沈尹默給張充和圈改的幾首詞稿,於是他當寶貝一樣地取走,保存了二十餘年。1980年卞之琳訪問美國時,與充和久別重逢,將詞稿奉歸原主。充和說他只不過是單相思,可縱然是單相思,能夠持續如此之久,感情如此濃烈,即使得不到回應也足夠動人了。



1948年,充和在炮火聲中嫁給了傅漢思。那一年,她已經35歲了。她和傅漢思也是在沈從文家裡相識的,一開始,傅漢思是來找沈從文的,後來就專門來找她了,連沈從文的兒子小虎都親昵地叫他“四姨傅伯伯”。

在重慶的時候,章士釗曾向張充和贈詩一首,將她比作蔡文姬:“文姬流落於誰氏,十八胡笳只自憐。”這令張充和很不高興,她覺得這樣比喻是“擬於不倫”。直到嫁給傅漢思後,她每每自嘲道:他說對了,我是嫁給了胡人。

對傅漢思這個終身伴侶,充和是滿意的。她說,漢思是個單純的好人,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巧的是,這對中西合璧的伉儷稱得上志同道合,他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漢思的漢學修養很深,對中國歷史比她還要瞭解,寫起文章來一篇是一篇,讓她很服氣。

這段婚姻對充和的最大影響是她終於選擇了遠渡重洋。1949年,整個中國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充和與漢思在上海搭上個頓將軍號前往美國,她隨身帶著一方古硯,幾支毛筆和一盒五百多年的古墨。

這個最著迷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最終卻選擇了去國離鄉。充和一生醉心藝術,但始終保持著老派文人游于藝的態度,書法、詩詞都是寫了就寫了,沒想過要結集出版,更沒想過要去搶佔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

她很早就開始了寫作,隨寫隨丟,一生中從未主動出版過任何著作。倒是那位暗戀她的詩人一片癡心,私下將她發在報刊上的作品都收集起來,拿去香港付印。在耶魯任教時,一名洋學生自費給她印了本詩集,名字很美,叫《桃花魚》,裝幀也很美,收入的詩只不過寥寥十幾首。她百歲時,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張充和作品系列,分別是《天涯晚笛》、《曲人鴻爪》和《古色今香》,收錄的其實都是些充和無意中留下的吉光片羽。

充和本是無意于以著作傳世的,做什麼都是隨興而至,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昆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給人家展覽,給人家看。”蘇煒回憶他和洋學生向充和學書法時,充和經常用清水在紙上寫字教他們。

英國詩人濟慈的墓誌銘上寫著一句話:這裡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充和,也是這樣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啊。寫的過程就是消失的過程,像飛鳥掠過,天空卻並沒有任何痕跡。充和自撰的詩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2afltt1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2i91our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 Zjjbqh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