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老人家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纪念潘学静老师(转载)

向下

老人家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纪念潘学静老师(转载) Empty 老人家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纪念潘学静老师(转载)

發表  紫夢 14.12.16 2:15



梁俊祥

    1941年7月,徐天从老师和潘学静老师带着徐筑从新加坡到雅加达中华中学任教,这一年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从此他们一家和华中建立了血肉的联系。经过日治时期的战乱与颠簸,迎来了1945年的光复日子,1947年因思亲心切,他们回到了祖国。对于这段往事,年幼的我自然毫无印记。然而华中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她以师生情,同窗谊把华中师友,华中儿女紧紧联系在一起。

    翻阅华中早年的史料,处处可见徐天从老师和潘学静老师的名字。翻阅家父保存的李善基的遗墨,看到多篇李善基和徐天从唱和吟诵的诗词;在家父留存的文章剪报中,看到他在徐天从回国后,发表在《天声日报》上怀念天从诗友的短文,为天从老师一家回国后的遭遇希嘘悲叹;从周继琳学长那儿,也听到他讲述和徐天从老师逃难到巴息安宁的沧桑往事。……

    1992年华中旅港校友会成立后,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找回失去联络的华中老师和校友。我决意寻访徐天从老师一家的人生踪迹。

    李善基老师和徐天从老师同是南通人,他们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是莫逆之交。我的二姐锦文嫁给李善基的长子松平,从锦文姐那儿很快打听到徐天从老师一家在南通,天从老师已于1984年仙逝。

    2004年12月7日,带著《李善基先生归国骊唱集》和李善基次子竹君整理的李善基诗文稿,我和锦文姐的三女儿舜明到南通探访潘学静老师,认识了她的儿女,筑、画、航、织、卫,其中徐筑、徐画也是华中校友。坐在潘老师身旁,老人家面带微笑的回忆把我带回六十多年前的华中历史云烟中。老人家家中收养了十几只流浪猫,我看到了老人家的慈爱和善良。

    我还带回了潘学静写的《徐天从传略》、《难忘雅加达华中——忆华中二、三事》、《长忆年芳笑语温》等文章,它们嗣后分别刊登在《华中创办66周年纪念特刊》和《华中园地》。这一次的探访,这三篇文章的发表,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失散多年的华中老师和华中儿女重回华中温馨大家庭。

    天从老师在监狱中凭记忆抄录了几十年来的诗作,留下了手稿。年过九十的潘老师满怀深情整理纸质极差,字小如蚁的手稿,老人家和徐筑、徐织等儿女们校对编辑出版了《徐天从先生诗选》和《瘖父诗稿》,这是天从老师沧桑血泪凝成的千古绝唱。潘老师为诗选写了序。

    由此,我渐渐走近徐天从老师的一家。

    徐天从老师风流倜傥、知识渊博,谈吐儒雅,1947年回国后,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闲职,解放后留在大陆,1957年被打成极右派,十年囹吾,命运多蹇。对于潘老师,徐筑说:“我们的家庭像一叶扁舟,始终颠簸于惊涛骇浪之上,却没有倾覆。很大的原因在于船上一位舵手与风浪的博弈,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善良、智慧、坚韧、美丽的东方女性。”这是一个共同走过艰难困苦,却充满阳光,自强不息的家庭。我也渐渐熟悉徐家的儿女们,他们继承了父母淳朴儒雅的气质,身上流淌著文学和艺术的血液。我熟悉了少年时能将《三国演义》开首背得滚瓜烂熟,温文、恭谦、敦厚、热情的徐筑;熟悉了四岁已识三百个汉字,文采飞扬,画艺超群的才女徐织。徐织家也收养了不少猫,她为一只天生残疾的小猫流泪,她有一副菩萨心肠。

    我们相约延续徐天从和李善基两家人的友谊,接下李善基次子竹君未完成的遗愿,和竹君的夫人林仪媛、松平的三女舜明一起共同编辑出版《李善基诗文集》。我和凤翔胞兄为此多次到南通,请潘学静老师写序,潘老师坚持“我不口述,我自己写”。我们和徐筑、徐织讨论书稿,这自然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加深了我对这两兄妹的了解。

    2011年,我看到了潘老师口述,由徐织执笔写下的20万字的《九十年的回忆》。这是令人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一部家国百年痛史,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侨界和华中师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读后,深深叹服于徐织的文学才华,她们母女为华文文坛献上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九十年的回忆》中,潘学静老师在讲述次子徐耕的病逝:“1953年9月22日,中秋节,阿耕在我的怀里静静地睡着了,永远睡着了,我抱着他,他留给我的永远是怀中的温情,孙医生想说什么,我赶紧摆摆手——我怕阿耕听到他永远离开他所爱的家和深爱他的父母以及亲密手足。”

    1984年7月20日,刚摆脱苦难恢复尊严,正在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天从老师逝世于南通附属医院。在《九十年的回忆》中,潘学静老师写下了刻骨铭心的一段:“天从走了,他走得安详但又不愿啊……在阴阳之别的瞬间,我的额头贴在天从渐渐冷却的额头上,泪水湿了他苍白的脸庞,我不能惊动他,他不愿意听见我的哀哭,我只可以传递爱的温情,‘不能哭’,我告诉自己:让天从安宁,让他安宁”

    在生离死别的一刻,在阴阳永隔的瞬间,老人家不要眼泪,不要哀哭,她要的是永恒的温情和宁静。

    随着一缕青烟,老人家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崇敬。

    2016年12月12日



    我抄录潘老师给《徐天从先生诗选》的序和《李善基诗文集》的序,共同缅怀可敬的老人。


徐潘学静

    徐天从先生(1903-1984),又名徐民,徐秩公,瘖父。满族,生于江苏南通市。先生自青年时期即爱吟诵诗词,惜数十年生活颠沛,诗作多散失。先是在东北遇“九一八”事变,先生自黑龙江匆匆绕水路回山海关内,后侨居巴黎期间,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先生又匆匆离开巴黎到东南亚,又值日军侵占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多次迁居,行囊简单,诗作未能留稿。

    1958年“反右”,先生因错案身陷囹圄十年。狱中回忆所作部分诗词,随时想到随时记下,无前后时间顺序。因纸张粗糙,字迹不清多有模糊。

    我与先生共同生活50年,今先生已作古,但诗中或写农居,或记旅途,或慷慨激昂,或婉转抒情,如画的诗句,铿锵的韵律,丰富的情感,永远留在字里行间。先生师友张天任先生(如皋人,后赴台湾)曾赞誉道:“书卷撑肠血满腔,幽居城北誉无双。聪明真个欺冰雪,匹马寻诗到嫩江。”足见先生之诗才及对诗之狂爱。

    根据先生所忆,现收集诗作百首,以作纪念。但可能有先生当时默记的古文诗句或室友们互相唱和之作误收其中,请师长朋友们指教。

    2003年岁末


徐潘学静

    1939年,李春鸣先生、张国基先生、李善基先生、陈章基先生创办中华中学,在印尼雅加达实业家麦爝煊先生、张祖砚先生等大力支持下,一个华人学校屹立在印尼的国土上。从此,各地学子纷纷来校求学,学校规模日益壮大。李春鸣先生担任校长,领导全面工作,张国基先生担任训育,树立良好校风,陈章基先生担任总务,安排各项事务。

    李善基先生担任教务工作。教学,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广聘教师,选择教材,置办教学仪器,工作异常繁重。而善基先生工作有条不紊,学校声誉蒸蒸日上。

    李善基先生不仅精通英语,担任数理化等理科教学,而且对古文学诗词造诣甚深。其所作回文诗,词藻丰富,含义深刻,非文学大家不能为。善基先生书法亦刚劲有力,为人们所称道。

    善基先生关心祖国的建设,所作庆国庆排句百韵从宪法说到钢铁,说到交通,说到宝成铁路建成,可以看到善基先生爱国爱乡之心。

    善基先生多情多义,在送别毕业生的诗中,教育家爱生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先夫徐天从原在新加坡南洋女中,任高中部主任,1941年欣然接受邀请,奔赴印尼,在华中任教。

    两人都爱古文诗词,常常联句,推敲诗词,时至深夜,善基先生曾多次写诗祝贺天从生日。华中在艰难的环境中,也遭遇坎坷,曾一度迁移到芝巴德,不但教学受到阻碍,生活也遇到困难,大家生产自救。天从曾有诗云:“江湖谋食同君拙,鬚髪缁尘为底忙”。

    回国后,李善基先生居住在无锡。其长子松平在无锡从事侨务工作,颇有成绩,次子竹君远赴东北,从事热压型焦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为归侨树立榜样。

    善基先生与夫人张蓉秋女士教子有方。张蓉秋女士亦是南通人,共有子女4人:长子松平,次子竹君,女儿梅芳,三子友寒,取“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义,可见李善基夫妇对子女的学识人品要求甚高,子女亦都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善基先生曾写诗庆祝银婚,真是伉俪情深。

    李善基先生不幸英年早逝。徐天从先生写诗哀悼:“萧萧蓬鬓老江村,长忆年芳笑语温,绝世才华无着处,风清月冷一招魂。”

    今闻李善基先生诗文集即将出版,则善基先生的作品得为后人所景仰、所传颂,作品也将长存不朽。作为善基当年的朋友,感到欣慰,感触良多,谨写下几句,表示心意。

    2009年2月



20161213

 

老人家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纪念潘学静老师(转载) Veu2y9
送别--梦之旅

 


紫夢

文章數 : 1421
注冊日期 : 2012-11-27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