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倒行逆施的外判制度

向下

倒行逆施的外判制度 Empty 倒行逆施的外判制度

發表  古月語 09.04.13 10:03

古月語說明:
這十幾年各地企業管理模式有十分明顯,也十分狡黠的轉變:一是短期合約式的雇傭合約,例如微軟的以開發一個主題軟件組織一個主題軟件團隊聘請隊員是簽署主題雇傭合約為條件,當主題已經完成解決的時候,團隊解散,合約結束;不像舊式的管理模式多數採用終身制;二是外判制度。
古月語八十年代曾經在物業管理公司做更伕,第一個給古月語的疑惑問題就是為甚麼地產公司起樓的時候,使用的建築公司都是在樓建成時就解散。曾經請教過一個業內人士,他倒是毫不隱瞞的告訴古月語:小業主發現大問題的時候,無從追究,發展商可以鑽空子卸責。這個實際上就是現在通行的外判制度的原委。最近的碼頭工人工潮中的那個人的嘴臉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田螺車車禍也說明了這個社會的禍根。
臨時合約也好,外判制度也好,在古月語的眼裡統統都是逆社會進化方向的倒行逆施。社會進化是大企業管理而不是小工業式管理。以後有機會古月語會在社會進化這個大課題下探討。
最具歷史諷刺的是,當年站在社會進化前列的赤色分子現在竟然還不如一個「帝國主義」頭子更有智慧: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古月語想說的是:社會的制衡機制並不在一個社群的內部,而是在整個社會裡。

【明報專訊】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猶太寓言:

「一天,一個小孩問他父親,銀子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

父親想了一會之後,走去找了一塊普通的玻璃,拿來放在小孩的眼前,叫他透過玻璃望出去,再問他看到什麼?小孩說望到父親,望到其他人,也望到這個世界。

接着,父親再拿起銀塗料,塗在玻璃的一面,又叫小孩再望一遍,問他這次又看到些什麼。小孩說如今只望到自己。

父親遂說,這就是銀子的危險之處,因為,它讓你只看到自己。」

富人、窮人眼看到兩個世界

首富李嘉誠常常公開抱怨香港愈來愈政治化,他和他旗下的企業集團,常常被人無理針對。這讓他氣憤難平。

有時感到十分諷刺,為何李先生和他企業集團管理層看到的,與我們這些升斗小民所看到的,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近日,在葵涌貨櫃碼頭工潮中,當大家都同情那些在惡劣工作環境下,需要長時間日曬雨淋的工作,卻只能換取微薄收入,在通脹猛於虎的勢頭下,收入卻在過去十多年來不增反減的貨櫃碼頭工人,大家卻看到他旗下集團的管理層,不單是寸步不讓的強硬立場,還有那副盛氣凌人的嘴臉。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出席商業電台節目時指,工人若不滿薪金可選擇轉行:「每一樣工種係有市場價的,譬如家我哋講緊呢個工種(碼頭)月入超過兩萬蚊,如果佢搵得更多,佢好容易可以轉出去啦;如果佢覺得,喂呢度雖然好辛苦,雖然要做24小時,雖然要輪班,雖然話要風吹雨打,不過咁嘅情况下,呢個錢係可以接受,咁咪繼續做落去囉!」

當大家都認為,企業把工序外判時,不能把企業社會責任也一併外判,當世界上很多大企業,例如Nike,例如蘋果,都得為自己外判至亞洲的生產工序會否淪為血汗工場而倍加警戒時,嚴先生卻在電台節目中說,無責任與外判工討論薪酬。

這樣的差異,當然不是第一次,例如,年前,當購買了他旗下地產集團於將軍澳堆填區旁發展的住宅項目的小業主,深受臭氣熏天之苦時,李先生卻說「心曠神怡」,而他的兒子則說「空氣清新」。

或許,我們彼此之間真的存在很大差別,因而讓我們看到的東西如此不同,例如,他們有錢,而我們沒有,這讓他們看世界時,總是通過一塊塗上銀料的玻璃。

窮人比富人更願意分享

納斯瑞狄尼是13世紀左右在阿拉伯世界代表智慧的人物。在他的寓言當中,有如此一個故事:

「有一回,鬧上大饑荒,很多人因為此而瀕臨餓死。納斯瑞狄尼的太太卡蒂便叫丈夫出門去,她說村裏有一半人很富有,而另一半人卻貧苦無依,既然他那麼受人尊重,如果能夠說服那一半人分享財富,那麼就可挽救很多生命。

納斯瑞狄尼離開後,到晚上,終於返家,整個人累得精疲力竭,太太問他成績如何﹖他說成功了一半。太太再問他是哪一半﹖他說成功說服了窮人那一半,他發現,窮人比富人更願意分享。」

僱主無情,人間有愛

僱主無情,人間有愛,職工盟成立的「碼頭工人罷工基金」,昨天已經籌得超過117萬元。到葵涌碼頭現場聲援工人的市民,絡繹不絕,當中有學生、家庭主婦、護士、消防員、教師、社工、空姐、文化人……他們帶來了食物、水、藥物、帳篷、禦寒物資、捐款等等。他們沒有太多錢,但比起富人,他們更加願意分享。

1980年代,富商如李嘉誠,都在民意調查中支持度高企,當時公眾都把他們投射為港式「獅子山下神話」中的典範人物——憑着個人努力在遍地機遇的香港社會中,成功突圍,創業興家。但到了今天,神話不再,鮮有港人再把這些富商視為「我的驕傲」,反而對「無良商人」怨憤滔天。

巧取豪奪、刻薄寡恩、剝削成家,以至官商勾結,都成了愈來愈多港人對商界大亨的印象。商人或許覺得這是無理取鬧,但如果公眾看到的,只是大企業爭相以外判來逃避和推卸企業責任,大股東企圖以低價私有化巨企和鯨吞小股東血汗股本,地產發展商大賣「發水樓」,超市在貨品標價上弄虛作假,工商界反對普選和死守功能組別……那麼他們又如何可以期望贏得別人的愛戴和尊重呢﹖

幫助窮人,也是保存富人

1961年,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在其就職演說中,他說政府要去幫助那些身居陋舍的人,伸出援手,並解釋說,這與是否實行共產主義無關,而是因為——這是正確的。接着,他更說出了擲地有聲的一句:

「如果一個自由社會無法幫助多數的窮人,它亦無法保存少數的富人。」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我希望首富和一眾的商界大亨,都能夠以此引以為鑑。

後記

我的父親以前是一個船塢工人,他曾經自食其力,以血汗和辛勞工作,養活一頭家,並讓3個兒子長大,成為社會上堂堂正正的人。

我會把這篇文章的稿費,捐贈給職工盟成立的「碼頭工人罷工基金」,亦希望有更多市民,可以同樣對那些以血汗換取微薄收入,以工運來取回生活尊嚴的朋友,伸出援手。基金戶口是恒生銀行,024-295-8067833。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明報專訊】觀塘昨日發生7車連環相撞,一輛俗稱「田螺車」的混凝土車疑煞車掣失靈,在將軍澳道恍如「打保齡」般連番撞向多車,其中一輛的士被撞上行人路鐵欄,車身幾乎全毁。田螺車終衝出鯉魚門道,與一輛行駛中的密斗貨車碰撞後翻側,意外造成16人受傷。工會表示,近年行業興盛,有外判公司使用「老爺田螺車」,再以「散工」形式聘請司機,令意外的風險大增。

工會﹕關注舊車散工問題

混凝土業職工會總幹事陳三才表示,田螺車的重心高,車斗亦會旋轉,駕駛時與一般車輛不同,故以往公司多會「一人一車」,確保司機熟悉車輛操作和性能,惟近年行業興盛,吸引外判公司用本應退役、具10多年車齡的田螺車,並以逐日計聘請散工駕駛,「唔使養住一班人」,司機上車便立即工作,即使車輛出問題也未必察覺。

陳促請公司勿以散工形式請人,並希望當局能提供行業相關訓練,以減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田螺車司機危駕被捕

事發昨早11時許,28歲男子劉×誠駕駛俗稱「田螺車」的混凝土車,沿將軍澳道向藍田方向落斜,至近觀塘警署時,懷疑煞車掣失靈,失控先撞向在快線行駛的超市貨車,再左轉衝向慢線一輛載客的士,並將的士推向行人路,的士撞毁數米鐵欄後停下,嚴重損毁。

不過,田螺車並無因此停下,再前衝撞及在鯉魚門道交界等候燈位的一輛專線小巴和一輛客貨車。田螺車將兩車推出鯉魚門道,先將專線小巴撞出至鯉魚門道,小巴再被駛至的太興貨車撞倒;田螺車亦將客貨車推出鯉魚門道,被一輛剛駛至的密斗車撞尾,田螺車再與密斗車碰撞,始翻側停下。

八旬小巴女乘客危殆

車禍共16人受傷(5個月大至83歲),分別被送往聯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治理,其中83歲小巴女乘客情况危殆,55歲的士司機潘×明情况嚴重,被救出時頭破血流,左手骨折,其餘各人情况穩定或已出院,傷者亦包括的士乘客和10名小巴乘客。

意外後現場一片混亂,田螺車因油缸爆裂令路面充滿油漬,田螺車司機受驚呆坐路旁,未能落口供。惟警方初步調查後,相信車禍可能因田螺車煞車系統失靈,以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拘捕司機。

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估計,肇事田螺車司機並無做足安全措施。他解釋,重型車輛下「長命斜」時,不能長時間踩煞車掣,以免過熱未能有效煞車,應多次踩掣減速。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