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梁英明)悼 念 家 骏

向下

(梁英明)悼 念 家 骏 Empty (梁英明)悼 念 家 骏

發表  wmy 21.08.18 8:53



  溫曼瑛:昨天(2018-8-20星期一)晚上,在《香港殯儀館》一樓《主澤樓》有一場林家駿學長的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溫曼瑛代讀了居於北京的巴中50年屆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梁英明教授的悼念文章。文章寫得很感人很實際,出於肺腑之言,引起在場與會者的共鳴。現將佳文公佈於巴中網站,讓更多的網友/看友共享。




悼 念 家 骏
(北京)梁 英 明
  久未听到关于家骏的消息,7月30日噩耗传来,才得知他已不幸病逝。

  家骏是我在巴中的同学、同事、同志。他的去世使我又失去一位老战友,心中感到莫名的悲痛和伤感,一些往事也随之涌现脑际。

  家骏是巴中53届同学。1950年时,我们50届和53届分别是高中和初中毕业班,两届同学的交往比较多。

  1952年起,由于《中学生》月刊原主编游禄中先生归国,让我接任他的工作。家骏也是《中学生》编委会的成员之一。我们愉快地合作了两年。到1955年,我也回国升学了。

  1948年起,巴中为不断加强教学力量,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留校任教 ,1950年后留校任教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家骏在巴中学习期间,品学兼优,他在1953年毕业时,又因“革命工作需要”,自然被挽留在母校执教。

  1953年后,巴中的青年教师已有20多人,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因为青年教师和同学们年龄相近,彼此互相了解,思想容易沟通,教学效果比较好,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除了每天忙于教学工作以外,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此外,我们自己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黄天美、梁维德、李荣彰、李伯巧、姚子毅、林家骏和我常在周末到荣彰在茂物市的别墅度假。白天,我们一起到Puncak和Cibodas玩,晚上则在荣彰家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荣彰收藏有很多欧洲古典音乐唱片)。我们还曾一起到中爪哇的Sarangan山区等地旅游。那些欢乐的时光至今难忘。

  当时,我们共同的心愿是要回国升学,日后献身于祖国的建设。家骏回国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我和熊少敌则进入北京大学。此后,我们的生活似乎完全改变了。清华和北大虽然是近邻,我们却因为政治运动不断,每天忙于“思想改造”,彼此竟然很少有见面畅谈的机会。

  家骏在巴中上学和教书期间,一直坚持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此,他赢得同学的敬佩和信任,曾当选巴中学生会主席。他不喜欢那些空洞的口号,却是一个踏实做事的爱国青年。他考入清华大学,一心以为可以实现他献身科学,服务国家的理想。家骏在印尼巴中时,曾是巴中华侨青年学习社和新民会的会员。我还曾应组织要求为他写过相关证明材料。但是,在那个“十年浩劫”的年代,他和许多归侨一样,还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后来,他终于去了香港。

  香港商业社会不是家骏的理想归宿。他在香港的生活显然不可能是快乐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我或因参加学术活动,或为探望亲人而常去香港,每次都和钟士民老师及老同学们在梅江酒家相聚欢谈。后来,我有时去香港,黄江汁等老同学也会约大家相聚饮茶,家骏也会参加。但我觉得他似乎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精神了。

  家骏的科学报国理想没有能够实现,也许是他生不逢时的遗憾吧。

  如今,斯人已去,夫复何言,唯有叹息!但愿家骏得到永远的安宁和快乐!

  2018年8月6日,于北大承泽园





wmy

文章數 : 670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