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欄目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公用欄目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4 posters

1頁(共4頁) 1, 2, 3, 4  下一步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ymchen 27.07.13 8:31



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

華祁石(2013.07.26)


1. 为什么要战争
 
   战争是为屈服敌人而實現自己意志所用的武装(暴力)行為。 政治意图是目的, 战争是手段。目的是掠夺资源、扩张领土(所谓势力范围或生存空间)、争夺市场(倾销产品), 或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斗争、宗教纠纷、民族矛盾等。其实战争第一个目标(争夺经济资源)是最重要的,大致上也可包括其他各项政治目的在内,也就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别国杀人越货。夺取和保护资源,是求生本能所驱使,也是战争最原始的起点。如果到处资源充足,大家不愁吃不愁穿,人人生活安定富裕,世界就不会有战争,各国也不需要备战。这就是我希望人类将来免於战争的想法。资本主义利用人的私心,追求利益最大化,可以创造大量财富(把蛋糕做大),但无法解决财富分配 (切蛋糕)的社会问题,形成贫富悬殊, 金钱至上,尔虞我诈,自私自利; 社会主义想消灭人的私心,要求牺牲小我以完成大我,希望用政府的力量来平均分配仅有的资源,但无法创造财富(蛋糕做不大),民生问题无法解决,贪腐盛行,权力滥用,民不聊生。人的私欲被禁,上进心与积极心就很难调动, 所以社会主义难以成功。我的构想是利用科学的办法,使人人可以做自己的蛋糕,不必靠别人施舍,不必占他人的便宜。这样,大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你争我夺 ,世界不是和平了吗?
 
2.人类的进化史不如植物的长久

  科学家估計大約在四十六亿年前,地球由原始太阳星云的部份物质構成。火山、闪电與紫外线的辐射, 釋出的高能会使得簡單化合物通過化学反應,組合成較為複雜的分子,眾多的有機化合物組成了生命的基礎。但生命出現的時间,可能在大約四十亿年前。 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学裡,有一个分子获取了自我複製的能力, 叫複製子。 它在自我複製的過程中会犯错, 錯誤的這條生命線將会滅絕,但少數变化使得分子的複製变得更快或更佳,成为現在生命的複製子 DNA(去氧核糖核酸), 包括有機化合物如現代核酸裡的蛋白质。 所有已知生命,都以DNA為遺傳物质,且幾乎都以相同的方法作為传递訊息的編碼。
 
約在33亿年前, 能进行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的蓝菌在地球出現。 光合作用過程亦生成了氧气,經過長時间后, 部份氧气变為臭氧,並在大气層上方凝聚,就是現在的臭氧层。臭氧层不断吸收大量的紫外線,让細胞可以生殖在海洋表面並最終繁殖到地上。沒有臭氧層,紫外線会大量照射到地球表面,使細胞会產生不可承受的突变而死亡。 氧气是有毒的, 而有抵抗能力的生命則可存活並繁衍,使用氧气來增进新陳代謝的速度。有著光合作用的蓝菌,其後发展為叶绿体。 約在 10亿年前, 多细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到約5亿年前,第一个原始植物从绿藻演化, 並移至陸地上, 沿湖邊生長。
 
6500万年前, 一个直徑長約10公里的陨石撞向地球上的犹加敦半岛 (Yucatan Peninsula, 在墨西哥),將大量的物质與蒸气釋放到空气裡,尘土飞扬,太阳光被阻隔, 引起气候变冷, 妨礙了光合作用。 差不多一半的生物因而死亡,尤其是巨大恐龙的灭绝, 因此,哺乳动物才得以成長发展,並成为脊椎动物的霸主。 所以人类生存在世,是很偶然的。 人猿的一支发展成站立步行的直立人(Homo erectus),其脑部迅速地变大。直到70万年前,人类與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共同遺傳祖先才出現。 約在25万年前, 智人(Homo sapiens,即现代人 )才有說話的能力。 約在 10万年前, 由於天气变化,人类从非洲被逼进入亞洲。 約在 5万年前, 人类由亞洲延伸至澳洲及歐洲。 在智人的历史裡,九成以上時间過著遊牧與采集的生活。 大約到公元前八千年,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人类开始了系統化的农业與畜牧业,永久定居下來,且不再需要將所有時间用作求生, 求知欲與教育促进了人类的知识。分工合作, 农牧的相对安全与高生產率,使得人口开始膨胀,于是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  於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在中东、古埃及、古印度与中国便迅速崛起。
 
在庞大的生物学系统中,其实人类只占据着一个十分微小的位置。植物在进化的历史中,比人类早了很多倍。
 
3.植物的基因数目比人类的多
 
  基因(Gene) 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 DNA 序列,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人类約有兩万五千个基因(基因數目的估計是運算方法不同,其定義並不一致,  所以結果也有差异。)為什么复雜的人體只由約25000个基因組成,而一條小小的線虫就有18000个基因,果蠅却有13000个呢?。其中一个可能解釋是,人类基因以不同方式发揮作用,其控制程度比较高。根據傳統进化论觀点,更高級的生物由低級的生物基因突变產生更多基因所致; 然而研究发現,許多生物的遺傳物质含量,與其进化程度並不相符。
 
人类基因是由約30亿个DNA (遗传语言字母中的四个字母 A,G,T,C,即核苷酸)挑选而成,其中包括編碼蛋白质的各种指令 (這些密碼指令就是基因),即由單个指令构成整个句子,決定人體組織由哪些种蛋白构成。可见人类基因数目只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很小一部份。
 
雖然从數量上相比,人类的基因並不佔優勢,但關鍵問題在如何利用這些基因。蝴蝶兰的基因数目约23000个,与人的基因数量相近。兰花的进化历史比人类还长,在基因的进化上,可能比人还厉害。酵母有4000多个基因、拟南芥有25000个 ,水稻却有约50000个。 为何低等生物如水稻,其基因数目竟然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两倍?我们很乐于承认,人类比任何物种都优越,但是要单纯比较基因数目,我们却输给了比我们低等的植物。 其他如 木瓜有 25536 个基因, 米 30192 个,睡莲 42399 , 苹果 57386 个 ,黄豆 66153 个,都比人类的多 。 植物有一个共同的优点: 它们可以利用光合作用 (以太阳光作為能量來源, 用二氧化碳与水作為原料, 產生富於能量的有機分子,即碳水化合物),制造自己需要的食物以维持生存,自给自足 。而动物卻没有光合作用这样的功能(正确地说,是绝大部分没有)。這个能力,是植物經過亿万年进化的結果,而动物的进化時间,却短了许多倍。依达尔文的进化论,植物的发展应遠遠比人类高明。他们的生存靠自己,不需要剥削别人!我们可以学到这个本领吗? 

4. 人工光合作用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人类必须通过种植、打猎、养殖等方式以得到食物,以提供身体所必须的能量,或者通过战争去掠夺别人的资源。 在大自然中,植物并不需如此,它们仅利用阳光和化学反应, 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首先是葡萄糖),放出氧气 ,就能在体内产生能量,从太阳能中获取食物。(叶绿体在光合作用时,将太阳光中除了绿光之外的光谱全部吸收,只把绿光反射出来,所以植物全呈绿色。) 人类要和平相处,就要学会如何自身製造食物,不可再靠掠夺剝削其他动物植物与破坏自然以获取。
 
我们能否也像植物一样,从太阳能中获取食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制造人工叶片( 即利用吸收高能量的光,打斷水分子中的氫鍵,釋放出電子、氧、氫气離子後,再透過另一低頻率的光結合電子與氫離子,最終形成氫气与氧气 。)比起植物,人工电解水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缺少像叶绿体那样有效地电解水的媒介。最近,一些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们将钴和磷为原料制造出了可在室温下促成水分解的催化剂,依靠太阳光能而产生的电流, 使水生产出氢气和氧气,并在两极收集。实现容易,使用的材料也都廉价易得,更适宜工业化生产。氢气和氧气可以直接用来燃烧供能,无污染, 也可以直接用氢气结合二氧化碳产生甲醇,逐渐减少人们对石油的依赖。 一片人工叶片只需分解数公升水,便可满足一户家庭一天的能量所需。若再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合成类似的自组装蛋白, 合成淀粉或葡萄糖, 便可制成人类需要的食物。(利用化学反应,科学家早已能够完成水的分解,但这些化学反应条件非常苛刻:温度很高,溶液具有腐蚀性很强的碱性,而且催化剂需要用到铂等稀有而昂贵的化合物。) 传统的太阳光能利用技术,如太阳光发电(光伏电)、太阳能供热、生物能源等,都进入了实用阶段,但都还无法代替化石燃料和核能发电。而且,當沒有阳光和風的時候,風能和太阳能是很難加以利用的。因为这种电能的储藏,经费惊人而且工程浩大。原则上,电力可以储存在电池里,但电池价钱昂贵。而机械化储能,用电力把水泵到山上的水塘,但这意味着日夜都要充电和放电。而人工光合作用(亦被称为仿光合作用)的優勢,在于將太阳能轉換為氫气、甲醇或乙醇等化学燃料,可以直接用在汽車等燃燒液態燃料的機械中,需要用时马上发动,没有儲存问题。目前新开发的人工光合作用,其製氫效率僅有7%,而利用半导體矽製成的矽晶太阳能板最高效率約可達20%,兩者尚有一段差距。但是矽晶太阳能板的原料矽晶片,成本高昂,以至於今仍无法被大量普及。 据估计,自然的光合作用在理论上,最高效率是9%左右,而陆上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平均效率是5%左右
 
在没有阳光的天气,或者在海底, 人工光合作用可以用人工化合作用 (Artificial chemosynthesis) 来代替,就是用化学反应来代替太阳。 一些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等)可以通过化合作用,将无机物氧化,以取得化学能,再利用这些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以获取营养。人工化合作用就是利用科技来代替这些生物,在阴天和深海,亦可生产食物及能量。
 
有了人工光合与化合作用所产生的氫气,还可以提供海水变淡水所需的巨大能量,以解决人类将来的食水问题。很多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以开发廉价、稳定、高效的人工光合与化合系统。 目前主要的障碍,是缺少有效的光吸收材料及半导体的腐蚀 。研究的过程非常艰辛,但未來的发展无可限量 。
 
5. 人類和平共处的新科技
 
  没有得到科学技术武装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微小。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不过200多年,人类获得了从知识转化来的巨大力量,解开生物的遗传密码, 驾驭自然, 移山填海,上天入地 ,使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40亿年之久,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演进。地球与太阳,都仍处在活动力很强的时期,运转、发光、发热,还可以保持好多亿年。因此,人类有充足的时间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给地球的历史写下光辉的篇章,并进而到太空去开拓新天地。
 
人类不愧為万物之灵。人类以比植物少的基因,憑靠複雜灵活的頭腦,竟发展出无比的认知能力,在科技上仿效著植物那神奇的光合与化合作用,利用太阳、水及空气,製造出氫气和醣,从而解決人类賴以生存的要素:燃料(能量)与蛋白质(食物)。 人类仍未能改变自己的基因,去制造自身所需要的养料,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远远落后於植物。但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了人工光合与化合作用等先进科技,用的是取之不尽的免费原料,而且后来居上,竟比自然界的叶绿素更为先进。这项对人类和平共存攸关的新科技,尚未成熟,但很值得我们全神关注! 还有一个弱点,就是自私自利的人性,贪得无厌: 这项造益人类的科技,可能会被一小撮人控制,他们透過知识產权来垄断,藉此謀取暴利,造成資源与财富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的貧富不均更為嚴重。要抑制私念,只能寄望於教育与宗教。若果然有效,以後人类的生存,可以不再靠战爭掠夺,不必互相殘殺去爭夺生存空间,避免生灵涂炭,也不必靠剝削其他动物植物及破坏自然生态,大家可以和平相处,且免於飢餓与缺乏能源,步入孔子的大同世界,或者孟子的理想社会:“居者有其屋, 病者有其医, 勤者有其业, 劳者有其得,  少者有其学, 童年有其乐, 读者有其校, 弱者有其助, 老者有其养, 车者有其位, 工者有其薪, 农者有其地, 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 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见孟子梁惠王章句)。那該多好!這是可以实现的現代福音,不是科学幻想!
 
多謝瀏覽!







ymchen 在 30.07.13 12:11 作了第 1 次修改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敬請華先生賜教

發表  古月語 29.07.13 22:23


讀了華先生這篇大作,饒有興趣的。古月語不才,這裡謹就三個問題敬請華先生賜教:
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對人權的肯定,社會權力的分立否定了極權,但不久馬克思在他的社會發展觀裡卻重新肯定了極權,並且獲得了另一些人的附和,並被列寧付之社會實踐。經過半個世紀之後,列寧的事業被徹底粉碎了。人們又開始重新檢討社會進化的觀點。不少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人類社會進化實際上就是社會權力的演變,撇開社會權力結構的演變來看社會進化,看社會問題是不會揭示並真正解決社會問題。
 
古月語認為社會權力是人們在社會裡進行交換的一個模式。「社會主義」本來是馬克思用以克制市場經濟表現出來的人的貪婪,提出甚麼「各盡所能按勞分配」,但馬克思並沒有解決「按勞分配」的課題,如何「按」?「勞」如何界定?這兩個課題都不知所云,又如何分配呢?在社會裡人和人之間的交換,首先人必須有自己的「東西」,否則交換就是子虛烏有。勞動是與生俱來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可以用勞動和大自然交換,也可以和其他人交換,交換所得有量的問題也有質的問題。這些問題,沒有人可以解決,只有他們兩人之間可以解決。只要兩人之間是自由、自願,這就是市場自然調節,市場就是社會交換的大平臺。所以「資本主義」這一個詞彙並不恰當,市場經濟才是恰當的。
 
「社會主義」之所以失敗,正是將兩人之間的交換硬硬從上頭去強制,這是將社會交換扭曲成為階級鬥爭,和極權糾結成怪胎的結果。古月語並不認為市場經濟是完善的,市場經濟也有一個進化過程,它會根據交換來完善自己,交換越是頻密、越是廣泛深入,完善就越快,而每個人也會在社會交換裡不斷提高自己的智慧,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改變和助長。政府要做的就是保證一切社會訊息的自由暢通。保證一切人權不被任何人侵犯。
 
只要我們記住交換是人和人之間的事,沒有一個人有決定權,即使是用暴力獲得決定權,既然你可以用暴力,為甚麼其他人就不可以用暴力。結果只有兩個,同歸於盡或共贏,你會選擇甚麼?請參考文末的資料。
基因組大小(英語:Genome size)是指一個基因組中所擁有的DNA含量,一般以重量計算,單位通常是皮克(10-12克),寫成pg;有時也用道耳頓;或是以核苷酸鹼基對的數量表示,單位為百萬計,寫成Mb或Mbp。1pg等於978Mb。在生物世界有一個現象,就是生物的複雜度並不與基因組大小有顯著相關,此難題被稱為C值迷(C-value enigma)或C值悖論(C-value paradox)。古月語認為也與生物已經存在的年期沒有必然的關係,世界上有幾種生物稱為化石生物,因為它們的基因幾億年來沒有甚麼變化。請參閱《基因多寡》
戰爭,沒錯起因是爭奪資源,但資源並不僅僅是生產物。幾年前曾經在巴中網站談論過這個問題。一顆種子跌到了一棵喬木的叉幹腋上開始發芽,結果,這個種子將根伸到地上並包圍原來的喬木,導致原來的喬木枯死。舉這個例子的網友認為這個種子有智慧,古月語卻認為這不是智慧而是本能。所以,並不是自己可以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物質就可以避免爭奪。最特別的是另一種蔓生植物,或者藤本植物,古月語也曾經於幾年前在網上貼文介紹。它非常具侵略性,如果將它的種子播種在一片灌木林邊,它很快就爬滿了整個灌木林頂,結果原來的灌木林由於沒有得到陽光而枯死。這個藤本植物本身就可以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完全營養自給自足,但它需要陽光。
 
實際上,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類就堅定了堅持雙贏的發展。有沒有人想獨霸?有,希特勒就是。結果呢人類在法國大革命取得的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加被維護。也向一切獨裁者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訊息,獨霸希特勒沒有做到,其他獨裁者也不會得逞。所以真正避免戰爭的是人類在社會交換中提高自己的智慧。只有自由的社會交換,才可能提高人的智慧,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
古月語由於對「唯象說和唯源說」的思考出現死結,折騰了幾個月,也浪費了幾個月。最近找到了胡適和馮友蘭寫的中國哲學史。看來會解開古月語的思維死結。
 
馮友蘭是誰,看看這些評價:

胡適:「天下蠢人恐無出芝生(馮友蘭的字)右者」。
牟宗三,說馮友蘭的哲學是「膿包哲學」,但「至少表面上很像個樣子」。
張君勱:「不知人間尚有羞恥事乎?」
舒蕪:「貞元三策記當年,又見西宮侍講道。莫信批儒反戈擊,棲棲南子是心傳。」

這些評價並不是針對他的學識,而是針對他的人格。在三反五反、反右、文革裡像郭沫若一樣是一副軟骨頭。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他們都堅持「明德」,孟子說得最清楚:「人性本善」,這個人性本善就是明德的最通俗解說。他們以為只要個個人明「明德」,整個社會就會和諧。幾千年過去了,中國人社會和諧了沒有?沒有。筍子也是儒家,但看法和孟子正好相反:「人性本惡」,筍子認為「性惡」是可以通過智慧克服,他看到人有智慧程式,可以學會不少東西。但是中國人社會至今仍然落後於世界人類的社會進化。顯然儒家忽略了人類社會進化最根本的東西。
 
說到這裡,古月語又故態復萌,想問,人的思維是根據甚麼準則分析真實世界? 

關於「資本主義」請參閱來自維基百科全書的資料:

拉丁詞語裡「capital」一詞來源於對動物的買賣及佔有,「capitalis」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kaput」——意思是「頭」,「頭」是一種在遠古年代的歐洲測量財富的方式:一個人擁有越多「頭」牛,那麼此人也就越富有。「chattel」(意思是商品,動物或奴隸)和「cattle」(牛)這兩個字也是從「kaput」衍生而來的。到了12至13世紀,「資本」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資金、貨物庫存、貨幣數量、或者貨幣帶來的利潤。
 
大衞·李嘉圖則在1817年的《政治經濟學和稅收原理》中多次使用「資本家」一詞。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也在1823年時在他的作品裏提到這一詞,1867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也使用了「資本家」一詞來稱呼資本的所有人。而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則在《資本論》裡使用「資本家」(Kapitalist)來形容擁有資本的私人,馬克思並沒有直接使用資本主義一詞,而是使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一詞在資本論一書裡出現了2600多次。
 
第一個使用「capitalism」一詞的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他以此表示大量資本的所有權,而非一種生產制度。不過,第一個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來形容生產制度的是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宋巴特(Werner Sombart),於1902年的著作《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裡。宋巴特的密友和同僚馬克斯·韋伯也在1904年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使用這一詞。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峰梓 01.08.13 9:14

.
關于“戰爭”的定義,特向華先生請教。祈不吝賜教是幸!
華先生認為:『战争是为屈服敌人而實現自己意志所用的武装(暴力)行為。 政治意图是目的, 战争是手段。目的是掠夺资源、……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斗争……』
試套用這“定義”到實際例子,發現似乎稍嫌狹隘——僅對單方面可成立,對另方面就顯得牽強了。
 
由于不學無術,不善用理論表達,只好舉例說說。
戰爭起碼是兩方面的事,比如拳擊比賽,只有一個拳手在臺上,比賽是打不起來的。戰爭何嘗不是?!
侵略是一方,抵抗侵略是另一方。戰爭就打起來了。按華先生的定義,對“侵略”的一方是適用的,對另一方則……。
假若在『……目的是掠夺资源、……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斗争……』中,加上“挑起戰爭的”五個字,成為:『……挑起戰爭之目的是掠夺资源、……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斗争……』。是否更符合尊意?!
 
華先生認為:『我的构想是利用科学的办法,使人人可以做自己的蛋糕,不必靠别人施舍,不必占他人的便宜。这样,大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你争我夺,世界不是和平了吗?』
人類社會的人,畢竟不能離群而活,故改成『我的构想是利用科学的办法,使人人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自己做出來的蛋糕,不必靠别人施舍,非去占他人的便宜。这样,大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你争我夺,世界不是和平了吗?』
這恰恰是人類從商品經濟社會發展到更高級、更完善的,正如古月語所說的“智慧型的人類社會”。不僅沒有戰爭、沒有專政、沒有剝削……,呈現公正、平等、公平……。
它是從商品經濟社會高度發展中形成的,與所謂空中樓閣的“烏托邦”有本質上的不同!
 
既然提到戰爭,再嘮叨多說幾句。
 
世界上的戰爭有兩種: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有內戰。內戰顯然就不是爭奪資源,而是爭奪統治權。統治權不完全是生活資源。
 
戰爭的性質,應如華先生所提到與其發動戰爭目的相對應。絕對不是發動戰爭者所宣示的那樣!
 
侵略者是不會承認侵略的。上世紀卅年代的中日戰爭,甚至有漢奸都不認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這一段歷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半島的戰爭,該屬典型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典型的意圖改朝換代——建立金氏皇朝的戰爭。打第一槍要解放南韓,美其名為解放戰爭。“解放”屬馬列主義階級斗爭“救世主”的名言和忽悠人的虎皮!這樣一來,“援朝”就形同為虎作倀……。
 
可見,在一國內部改朝換代的戰爭,必以救世主自居,同時把對方妖魔化。這是慣用的伎倆。
 
在一國內部出現戰爭,世界各國好像都出現過。美國就出現過南北戰爭。戰後,南北老百姓雙方都宣稱,永遠不會再做兄弟相殘親者痛傷天害理的事……。
 
中國,幾千年來,不斷輪廻地出現姓氏朝代替迭,百姓相殘的戰爭!
當“帝王專制”的國家,內戰不斷,而一旦產生制衡機制,就不再出現姓氏朝代替迭的輪廻。如英國、荷蘭、丹麥、日本……等等。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對峰梓的回應》(代貼)

發表  ymchen 03.08.13 10:40


峰梓先生:

謝謝您的回應,使我高興得很。您與古月語等的回復 ,水平都很高,大大提高了巴中在線的知名度,也使各地華人樂於上網閱讀,大家都得益匪淺。

您的意見,有我同意的,也有不贊成的。大家看法可以不一樣,但追求真理的心是一樣的。希望我們殊途同歸。

用“挑起戰爭之目的是掠夺资源 ... ”來定義,我十分贊同。謝謝您的建議。

您寫道:“人類從商品經濟社會發展到更高級、更完善的,正如古月語所說的智慧型的人類社會。不僅沒有戰爭、沒有專政、沒有剝削……,呈現公正、平等、公平……。”這一點我不能認同。在今日的商品經濟社會,還是戰爭不絕, 既不公正,也不平等(因為其遊戲規則,都是富強國家制定的。而且商品經濟社會是利益至上,沒有道義可言。)就是將來發展成智慧型的社會,仍然是會有戰爭,而且更可怕,因為智慧不是道德、人權、正義、友好。歷來的“戰爭、專政、剝削”, 都是由聰明人來操縱的 (往往在幕後)。 孙子兵法有:“兵者,诡道也。”  擅用欺骗手段來策劃战争,正是智慧人的拿手好戲。 雅典娜是希腊的智慧与战争女神, 合二為一,兩者分不開。其實,有才無德的人更殘忍。智慧人還是人,有私心,為了個人或國家的利益,還是會發動戰爭,去掠夺资源。所以“智慧型的人類社會,不會有戰爭”這個結論,是太過一廂情願了,是幻想。我不是說,智慧人都好戰,我只是說,智慧人無法保證沒有戰爭,而且他們與權勢糾纏得太緊密,野心又大,不可太信任。有才有德的人,才可使社會健康發展。

您的提議:“人類社會的人,畢竟不能離群而活,故改成『我的构想是利用科学的办法,使人人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自己做出來的蛋糕,不必靠别人施舍,非去占他人的便宜。 ... 世界不是和平了吗?』”改得真好,正合我意,也表示您是一位人道主義的理想家,欽佩之至。

ymchen

文章數 : 667
注冊日期 : 2012-11-08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一)

發表  paulwah 04.08.13 16:09


謝謝古月語先生的回應,使我高興得很。您的回應,總是長篇大論,引經據典,真不愧為理論大家。我們五月在香港一聚,至今難忘您那仙風道骨的形象,與各網友們的團結互助的氣氛,大家一團和氣,很溫馨。
 
批評是好事,使人反思,逼人上進。您的問題,我試試解答如下:
 
市場經濟也有一個進化過程,它會根據交換來完善自己,而每個人也會在社會交換裡不斷提高自己的智慧 ...


說得太好了。我完全同意。

生物的複雜度並不與基因組大小有顯著相關,此難題被稱為C值迷(C-value enigma)或C值悖論(C-value paradox)。

    很對。我在拙文中也有提到: “研究发現,許多生物的遺傳物质含量,與其进化程度並不相符。” 您提到C值悖論, 可見先生博學,使人敬佩。這個C值悖論,很複雜,也不是我寫拙文的重點。如先生有興趣,請寫一篇專論,讓大家開開眼界。
 
... 它非常具侵略性,如果將它的種子播種在一片灌木林邊,它很快就爬滿了整個灌木林頂,結果原來的灌木林由於沒有得到陽光而枯死。
   
為甚麼有侵略性? 還不是為了爭奪資源。為甚麼要爬到灌木林頂?就是要爭奪陽光。 您說,“這個藤本植物本身就可以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完全營養自給自足”, 但是要進行光合作用,它需要陽光。 它爬到灌木林頂, 目的不是要置灌木於死地,而是要爭取陽光。我們爭論的焦點是:如果資源 (陽光)處處充足,它還會侵略性地、幸苦地往灌木林頂上爬嗎?它把灌木逼死,對它也沒有好處,結果是兩敗俱傷。
 
您寫道:“所以真正避免戰爭的是人類在社會交換中提高自己的智慧。”這一點我就不能同意。光有智慧而無道德,也避免不了戰爭。歷史上多少有才無德的人,誤國誤民。孔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您所謂 “在社會交換中提高自己的智慧”,算是 “学而知之“ 中的一小部份,大部份是求學,請老師指點,再自己下苦功。而且,自學成才的人也不少。
 
您又寫道:“最近找到了胡適和馮友蘭寫的中國哲學史。看來會解開古月語的思維死結。” 恭喜您!這是知識分子人生的一大快事。我們別無他求。正如五柳先生所說:“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 您又寫道: “馮友蘭 ... 這些評價並不是針對他的學識,而是針對他的人格。在三反五反、反右、文革裡像郭沫若一樣是一副軟骨頭。” 這一點我很有同感。您我都不喜歡這種在權勢面前卑躬屈膝的知識分子,也正是我前面所講的有才無德。
 
孔子有言:“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 八佾》 希望我們的意見不同, 是君子之争。
 


paulwah 在 01.09.13 7:16 作了第 2 次修改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古月語 05.08.13 15:49


香港有一個姓林的年輕小學女教師,在旺角(香港地區名稱)見到一個集團(香港最近一年內迅速興起的類似党衛軍的組織)踩
另一個集團閥淪共的場(踩場——到別人的地盤挑釁,這裡要說明,党衛軍是近一年才冒起的,而閥淪共卻是至少在香港活動了十幾年),引起衝突,她覺得到來的警察處理不當,用一句粗口駡了警察。因為香港党衛軍和閥淪共是兩個明顯對立的政治組織,於是事件迅速發酵,到了昨天(星期天)在該處近三千人舉行挺警大會,而挺林的團體也迅速在該處聚結上千人。警察趕到將兩批人分隔開。古月語相信此後無寧日矣。只要有反對派活動,党衛軍將迅速趕到踩場。這是在一年之前香港從來不曾出現過的現象。以前有的只是每個星期天在維園舉行的香港論壇時有幾個沒有組織的老頭子(香港稱他們是『維園阿伯』)會干擾民主派的人發言,甚至追打他們。
 
一個女教師用一句粗口駡了警察,為甚麼會迅速發酵成為政治事件?顯然有人認為這個女教師站到了閥淪共一邊而大興師問罪。古月語相信這個女教師只是路過看不過眼即興說了一句話。玄妙的地方就是這個女教師很快被人起底。可見党衛軍財雄勢大。這是一場不見煙火的戰爭。
 
戰爭在叢林鐵律的社會進化階段是非常普遍的。叢林鐵律的含義就是用暴力解決一切糾紛。叢林鐵律只適用於社會交換並不常見的社會進化階段。那個時候人口並不多,採集和狩獵是人類主要的謀生模式。採集和狩獵並不需要社會交換,也不需要社會協作。
 
其實,戰爭的內容、形式也隨著社會交換的規模而進化。近代的戰爭理論,說得最多的可能要數列寧。在列寧的理論裡,帝國主義是戰爭的同義語。列寧說,『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就是帝國主義。但是,今天,還有多少人將列寧的這句話奉為圭臬?這是因為列寧的這個結論是在不恰當的馬克思社會發展觀的基礎上導出的。
 
如果我們用社會交換的社會進化論來觀察社會的演化,結論就會是另一個樣了。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古月語 06.08.13 11:19

War is an organised and often prolonged armed conflict that is carried out by states or non-state actors. It is characterised by extreme violence, social disruption, and economic destruction. War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n actual, intentional and widespread armed conflict between political communities, and therefore is defined as a form of political violence or intervention. The set of techniques used by a group to carry out war is known as warfare. An absence of war is usually called peace.戰爭是有組織的和經常長期的武裝的衝突是由國家或非國家行為者進行。它描繪為極端暴力、 社會混亂和經濟破壞。戰爭應被理解為實際的、 有意的和普遍的武裝衝突之間政治的社群,並因此被定義為政治暴力或干預的形式。一組用於進行戰爭技術的集被稱為戰爭機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通常被稱為和平
 
In 2003, Nobel Laureate Richard E. Smalley identified war as the sixth (of ten) biggest problem facing humanity for the next fifty years. In the 1832 treatise On War, Prussian military general and theoretician Carl von Clausewitz defined war as follows: "War is thus an act of force to compel our enemy to do our will."2003 年,諾貝爾獎得主理查 · 斯莫利確定戰爭作為六項 (或十) 的人類在未來五十年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 1832年論文關於戰爭,普魯士人的軍事將領和理論家卡爾 · 馮 · Clausewitz 戰爭定義如下:"戰爭以武力迫使我們的敵人,來屈從我們的意志的行為"。
 
While some scholars see warfare as an inescapable and integral aspect of human nature, others argue that it is only inevitable under certain socio-cultural or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practice of war is not linked to any single type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r society. Rather, as discussed by John Keegan in his History of Warfare, war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whose form and scope is defined by the society that wages it. Another argument suggests that since there are human societies in which warfare does not exist, humans may not be naturally disposed for warfare, which emerges unde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雖然有些學者看戰爭作為不可避免且組成人性的一面,別人辯稱它只是某些社會文化或生態的情況下不可避免。一些學者認為戰爭的做法未連結到任何單一類型的政治組織或協會。相反,討論由約翰 · 基岡他的戰爭機器的歷史中,戰爭是一個普遍現象其形式和範圍由社會的進行。另一個論據表明,自從有人類社會中的不存在的戰爭,人類可沒有意於戰爭,它僅出現在特定的情況下。
 
Several theories concern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warfare. There are two main schools: One sees organized warfare as emerging only in the mesolithic, as a result of the emergence of complex social organization,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competition over resources. The other school tends to see human warfare simply as an extension of animal behavior, such as territoriality and sexual competition.幾種理論關注戰爭的進化起源。有兩個主要的學者: 一看到有組織的戰爭作為新興只在 中石器時代,作為一種結果出現於複雜的社會組織、 更高的人口密度和政治組織和爭奪資源。其他學者往往看到人類的戰爭只是作為動物的行為,例如地盤和性競爭的延伸。
 
The Marxist theory of war is quasi-economic in that it states that all modern wars are caused by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and markets between great (imperialist) powers, claiming these wars are a natural result of the free market and class system. Part of the theory is that war will only disappear once a world revolution, over-throwing free markets and class systems, has occurred. Marxist philosopher Rosa Luxemburg theorized that imperialism was the result of capitalist countries needing new markets. Expans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is only possible if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ince the workers in a capitalist economy would be unable to fill the demand, producers must expand into non-capitalist markets to find consumers for their goods, hence driving imperialism.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戰爭的 準經濟,它闡明所有現代戰爭造成對資源的競爭和市場之間 (帝國主義) 大國,聲稱這些戰爭是自由市場和階級結構的自然結果。部分理論是一旦發生世界革命,拋棄自由市場和階級結構,戰爭將會消失。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羅莎 · 盧森堡理論上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國家,需要新的市場的結果。擴大生產手段只是可能的如果有相應的消費需求增長的。因為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工人將無法滿足需求,生產者必須擴展到非資本主義市場找到消費者為他們的物品,因此驅使帝國主義進行戰爭。
以上資料摘自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月語認為,以上所有這些觀點都忽視了人類社會進化的最根本原理:人類社會裡所有成員的天然的平等性,是天然的,不是人為的,是指每個人在社會裡處於平等的地位是基於天性,而不是基於社會結構。一個人或一個社群由於機緣巧合獲得了某種優越地位,那麼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其他人或社群也能夠獲得這樣的地位,包括使用暴力。結果在長期拉扯角力下,社會的成員將面臨兩個選擇:同歸於盡或者一起分享資源。人在生命進化和社會進化中獲得的智慧程式,使得人們選擇了後者,古月語把這種選擇稱為社會智慧。正是這個智慧使人類社會最終進化到智慧社會。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的崛起,它無法阻止同盟國的形成,並且把軸心國消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系列的秩序建立就是人類在世界大戰中獲得的智慧。第三次世界大戰根據人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的智慧是不可能打得起來。即使有人想打,很快就會被圍剿。
 
以前人們使用槍炮迫使另一個社區開放市場,但是現在人們爭先恐後的爭取加入WTO。美國出兵伊拉克個個花崗岩腦袋(實際上是被老共洗腦)都一口咬定是為了石油,現在結果呢?中國石化吞併了伊拉克石油公司。他們面對這樣的現實,啞口無言了。
 
又例如,美國國會為甚麼在十九世紀末制定了反壟斷法案?就是為了避免經濟大蕭條。實際上就是這個法案將列寧的所有理論變成垃圾。這些例子俯拾皆是。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峰梓 07.08.13 6:47

.華先生前文:『我的构想是利用科学的办法,使人人可以做自己的蛋糕,不必靠别人施舍,不必占他人的便宜。这样,大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你争我夺,世界不是和平了吗?』
既然認為可以進入一個理想的社會,後文又以商品經濟社會所存在的弊端而『不能認同』峰梓認為以後『人類從商品經濟社會發展到更高級、更完善的,正如古月語所說的智慧型的人類社會。不僅沒有戰爭、沒有專政、沒有剝削……,呈現公正、平等、公平……。』
老人腦筋魯鈍,對華先生前後文感到是乎有點矛盾,而後文以現在來否定進化後的未來之思維邏輯,真的跟不上。見諒,莫怪!(可能是閾於峰梓水平不高,交代不清有關。試再作以下嘮叨。)
 
首先要說的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是從原始蠻荒社會孕育着小農經濟胎兒,這胎兒不斷壯大,最終取代孕母平和地進入小農經濟社會,到此歷史巨輪仍不斷前進,小農經濟社會又孕育着商品經濟社會的胎兒,這胎兒不斷壯大,最終取代孕母平和地進入商品經濟社會。
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之客觀規律,不需要如馬克思主義所說那樣,必需經過流血的階級鬥爭去完成。
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突出兩個特點:
(一)永遠不停地向更高級、更完善的社會前進。
(二)不需要經過流血鬥爭來完成過渡。
 
所以絕對不會停留在不夠完善、不夠理想的商品經濟社會不動,必然繼續往前向更高級更完善的社會前進。
商品經濟社會,同樣孕育着更高級社會的胎兒的。例如無國界醫生、蓋茨不把財產留給後代,而回饋社會……等等。都是屬于相當高的智慧和情操。
將來這種無國界,人人與他人共享自己做出了的面包……的以後社會,給它取個甚麼名字不是主要的吧。
絕對不是以前無根的烏托邦,當然也不是停留在目前的不夠完善、不夠理想的人類商品經濟社會!
 
低劣的耍小聰明、欺詐、等等不是智慧!
詞典定義智慧:分析、判斷、創造、思考的能力。故屬褒義詞!
比如,雙方在“交換”中可取得平和的雙贏那才是擁有真正的智慧!(此處所說的交換是指廣義的接觸。)
 
說到峰梓是個人道主義者,不知該如何反應。
竊認為,褒義詞一旦與主義掛上鉤立刻變質!
例如:褒義詞愛國→愛國主義。中性的個人→個人主義。民族→民族主義。享樂→享樂主義……。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意識形態與統一

發表  古月語 08.08.13 9:39


從我們開始懂事的時候,就一直被洗腦灌輸這樣的觀念,1950年的朝鮮戰爭是美「帝國主義」想侵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挑起的。這是紅色意識形態捏造歷史的一個典型例子。另一個例子是前不久下達的「七禁」。當歷史捏造不了的時候就要人們免談。這是紅色意識形態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人們要想甚麼,要談啥。得由統治者統一規定。
 
紅色意識形態要蒙蔽子民一是捏造歷史,二是妖魔化它的死敵。而這種妖魔化在不知不覺中確實將不少人洗腦了。戴上紅色眼鏡,變成色盲了。
 
從朝鮮戰爭的結果我們看到首先挑起國際事端的恰恰就是紅色意識形態。其實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已經清清楚楚的表明「解放全人類」是紅色意識形態的一貫目標。「解放全人類」說比唱的好聽,真實的是要全世界接受紅色意識形態,箝制全人類的生活方式。當一個民族中出現一個追求紅色意識形態的社群,是這個民族的悲劇。世界上真的沒有像德國人民那樣好運,紅色意識形態從民族中消失了,他們統一了。其實,緬甸子民也好運,他們的軍事獨裁頭頭經過十幾年的紅色意識形態執政,終於覺悟到是死胡同,從而改弦易轍,不再閉關自封,徹底開放了。
韓戰(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戰爭,後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南北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中的一場「熱戰」。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戰爭以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38度線突襲韓國為開端,隨後6月28日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並將韓國國軍及少數援韓美軍擊退至釜山環形防禦圈內。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9月15日,聯合國軍在當時戰線的後方仁川登陸,扭轉了戰爭的局勢,迫使朝鮮人民軍北撤。9月28日,聯合國軍重占漢城,10月9日越過三八線開始進入朝鮮作戰。潰敗後的朝鮮人民軍殘部有部分留在韓國境內的智異山等地組織反對聯合國軍的游擊隊,一直堅持到1953年韓戰結束後才被剿滅。1950年10月1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致信毛澤東,向中國提出出兵援助朝鮮的請求,金日成在信中指出:「目前戰況極端嚴重,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同日, 斯大林向毛澤東發來電報,建議中國政府:「你們如欲支援朝鮮,至少應將五六個師迅速推進至三八線,以便朝鮮同志能在你們部隊的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織後備力量。中國師可以志願者身份出現,當然,由中國指揮員統率。」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多日激烈爭論,10月5日決定出兵援朝,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並未對美國正式宣戰的情況下,為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迷惑美國與聯合國軍,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不是中國政府派出的正規軍、而是中國民間自發組織的志願者的身份進入朝鮮參戰,分別在第二次戰役和第三次戰役中佔領平壤和漢城,並迫使聯合國軍撤退至北緯38度線以南。1951年2月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498號決議,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介入朝鮮是「侵略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發表聲明,認定美國操縱聯合國大會,干涉朝鮮內政已達到吞併朝鮮的目的。之後聯合國軍頂住了志願軍的攻擊,並發動夏季和秋季攻勢,再度重占漢城,戰線重新回到三八線。在此之後,儘管雙方不斷交戰,如1951年范弗里特將軍在夏季攻勢中與朝鮮人民軍在喋血嶺、1952年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的血戰,但陣地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直維持在三八線附近。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主要分歧在軍事分界線的劃定和遣返戰俘問題上。在經歷了幾次談判中斷後,雙方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雙方以北緯38度線附近的當時雙方實際控制線設立了朝鮮半島非軍事區。然而交戰雙方至今沒有簽署任何和平條約。
 
此次戰爭中,支援韓國方面的聯合國軍除美國外還有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等共15個國家;支援朝鮮方面的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斯大林從1950年12月也開始派遣蘇聯空軍的精銳戰鬥機飛行員秘密支援朝鮮,蘇聯飛行員被命令必須身着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而且空中行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只被允許在鴨綠江南岸的「米格走廊」一帶上空作戰。200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員王海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寫道:「韓戰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
 
1991年9月17日,第4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朝鮮和韓國同時加入聯合國。2009年5月27日,朝鮮宣布不再遵守1953年所定下的停戰協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先在開羅會議提出朝鮮獨立的主張,後來美國和蘇聯又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第一章。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即三八線)為界,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北的提議,並得到了蘇聯的認可。8月24日,蘇軍佔領北部後在三八線停止了進軍,9月8日美軍佔領了南部,並成立駐韓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進行統治。三八線以北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佔總人口的40%,南部面積佔總面積的43%,人口佔60%。朝鮮半島北部為工業區,南部則是主要的農業糧食產區。美國一開始在南部地區任用日本殖民時期的行政人員,激起了朝鮮人的不滿,之後駐韓美軍開始使用不了解當地情況的美國人替代日本人,受到朝鮮人民的反對。北部地區則以金日成為首成立了朝鮮勞動黨(由朝鮮共產黨和新民黨合併而成),並在1946年2月8日成立北韓臨時人民委員會,管理朝鮮半島北部事務。
 
由於南韓地區的民眾對美軍託管統治大為不滿,爆發數次示威遊行,再加上二次大戰後美國進行軍事裁減,管理南韓越來越吃力。1947年11月14日,美國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在蘇聯因為中國代表問題抵制聯合國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112號決議,決定由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後改稱聯合國韓國問題委員會)監督,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當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此後蘇聯拒不承認這一決議,並拒絕委員會進入其管轄的朝鮮半島北部地區。1948年4月,濟州人民約三萬人被韓國國軍殺害(濟州四·三事件‎‎)。1948年5月,美軍佔領的朝鮮半島南部在聯合國委員會的監督下選舉國會,在左翼組織抵制下,選舉投票率是95.5%。8月15日,親西方的李承晚當選總統。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布建國。同年9月9日,北方選舉了金日成為元首,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95號決議,承認大韓民國是唯一合法政府。由此,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但根據歷次大韓民國憲法以及歷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上只存在一個國家,國家目前正處於分裂狀態之中,擊敗對方、統一國家是雙方努力追求的目標。(摘自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二)

發表  paulwah 10.08.13 2:40

峰梓先生:

您說:“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  絕對不會停留在不夠完善、不夠理想的商品經濟社會不動,必然繼續往前向更高級更完善的社會前進。” 這一點,我很有同感, 在拙文中也有提到:“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40亿年之久,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演进。”

您提到:“褒義詞愛國→愛國主義。中性的個人→個人主義。民族→民族主義。享樂→享樂主義……。” 我說 “您是一位人道主義的理想家 ”,是褒意,沒有貶意,請別誤會。

我們的分歧,在對智慧與道德的理解與期望。 您把有智慧的人看成完人,我卻把有智慧又有道德的人才看成完人。您說:“詞典定義智慧:分析、判斷、創造、思考的能力。故屬褒義詞!” 好,是正面的,但我們應不應該防範智慧會被利用來做壞事呢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才無德的人,害國害民害家(甚至於害己,所謂聰明終被聰明誤),多得很。許多被人歧視的御用文人,為虎作倀,都不是笨瓜。您寫道:“蓋茨不把財產留給後代,而回饋社會……等等。都是屬于相當高的智慧和情操。” 很好,他是有才又有德的人。可惜這種人很少。有才有德的人,是我們的願望;有才無德的人,是人類的災難;無才有德的人,是好人;無才無德的人,是凡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但知識力量往往會被暴力利用。智慧代表聪明才智,不是品行美德。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临终前對人類的赠言: “事實和真理構成的是智慧,爱和相互寬恕筑成的是道德。” 所以慈悲為懷更重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心靈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砌!”世界上没有一種教育,在你獲得了學問的同時又獲得了道德。中國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领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您所堅持的信念 “智慧型的人類社會,不僅沒有戰爭、沒有專政、沒有剝削……,呈現公正、平等、公平……。” 我以為這太著重智慧、太不關注道德、太理想化了,所以不一定能保證和平。 人類生存要靠食物,智慧不能當飯吃。拙文的建議比較實際可行,用人工光合與化合作用, 使 “到處资源充足,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才是人類將來免於戰爭( 不必争奪资源 )的保證。我們都希望世界和平,只是我們的道路不同。我們可以求同存異嗎?請各位讀者,多多發表意見,參加討論,也許你們有更好的想法,集思廣益,讓道理愈辯愈明。

華祁石


paulwah 在 01.09.13 7:18 作了第 2 次修改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甚麼是智慧?

發表  古月語 10.08.13 20:31


古月語以為華先生對「智慧」一詞涵義的理解與通常學者和歷史上先哲的理解並不一樣。因此,我們(至少在下和峰梓兄)理解的「智慧」和華先生理解的智慧是兩回事。
古月語曾經從生命進化的角度去理解「智慧」。生命是一具自動程式,從一開始它就是「本能程式」,自動的從外界攫取能量和物質維持自己的生存,並進一步複製自己。進化到人類的時候,生命在本能程式之外進化出另一套古月語稱之為「智慧程式」的程式。智慧程式就是為了克服本能程式的局限,讓生命體對外界應對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優越和持續生存環境。古月語又將智慧區別成個人智慧和社會智慧。
從華先生對戰爭的提法到智慧的提法,古月語以為華先生始終貫徹了同一條思維準則,以後有機會古月語可以詳談。
智慧已經包含了道德。道德實際上就是人們對人和人之間關係要遵循的準則的智慧理解,它的單獨提出是強調和提醒人們在沒有完善掌握智慧的時候要記取的一個輔助性的約束。智慧是生命進化出來,因此它一樣有一個進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和社會進化是緊密相關的。我們和華先生的分歧在於人類是在進化的,人類是可以取得完全的社會智慧,可能漫長,到一定會進化到這樣的階段。真正的智慧已經包涵了對感情和道德的理解,所以當古月語說智慧的時候就已經包含了對自己情感的恰當理解,對道德的掌握。
讓我們看看通常的學者和先哲是如何定義「智慧」(資料摘自自由的百科全書,關鍵字:智慧、wisdom):
智慧(狹義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於神經器官(物質基礎)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中庸、包容、決定等多種能力。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現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與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終極功能,與「形而上謂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是「形而下謂之器」。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人工智能是機械人的極其艱難的最終目標。
 
Wisdom is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things, events or situations, resulting in the ability to apply perceptions, judgements and actions in keeping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It often requires control of one's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passions") so that universal principles, reason and knowledge prevail to determine one's actions. Wisdom is also the comprehension of what is true coupled with optimum judgement as to action. Synonyms include: sagacity, discernment, or insight.
 
A basic definition of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he opposite of wisdom is folly.
 
The ancient Greeks considered wisdom to be an important virtue, personified as the goddesses Metis and Athena. Athena is said to have sprung from the head of Zeus. She was portrayed as strong, fair, merciful, and chaste. To Socrates and Plato, philosophy was literally the love of Wisdom (philo-sophia). This permeates Plato's dialogues, especially The Republic, in which the leaders of his proposed utopia are to be philosopher kings: rulers who understand the Form of the Good and possess the courage to act accordingly. Aristotle, in his Metaphysics, defined wisdom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causes, i.e. knowing why things are a certain way, which is deeper than merely knowing that things are a certain way.
 
The ancient Romans also valued wisdom. It was personified in Minerva, or Pallas. She also represents skillful knowledge and the virtues, especially chastity. Her symbol was the owl which is still a popular representation of wisdom, because it can see in darkness. She was said to be born from Jupiter's brain.
 
Wisdom is also important within Christianity. Jesus emphasized it. Paul the Apostle, in his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argued that there is both secular and divine wisdom, urging Christians to pursue the latter. Prudence, which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wisdom, became one of the four cardinal virtues of Catholicism. The Christian philosopher Thomas Aquinas considered wisdom to be the "father" (i.e. the cause, measure, and form) of all virtues.
 
In the Inuit tradition, developing wisdom was one of the aims of teaching. An Inuit Elder said that a person became wise when they could see what needed to be done and do it successfully without being told what to do.
 
The Native American's philosophy about being a part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ntrasted to the European's culture of conquering nature's gifts. The Native American's wisdom about maintaining balance ecologically and socially was a common-sense approach to protecting and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三)

發表  paulwah 14.08.13 18:32

古月語先生:

經過了這麼多的交流,我終於明白了您們的想法:“真正的智慧已經包涵了對感情和道德的理解。” 原來您們把理智與感情融合在一起,把未來有智慧的人看成“有才又有德“ 的完人。這個定義相當創新,與以前中外學者的看法(智慧和道德分開)都截然不同。 您提到:“人類是可以取得完全的社會智慧,可能漫長,到一定會進化到這樣的階段。” 我十分佩服您們的理想與信心,我也希望人類會進化到這一階段,但所需的時間可能非常非常漫長 (也許要億萬年)。我怕人類在達到這一階段以前,早已被 ”為了争奪资源的现代化戰爭“ 所滅絕!


paulwah 在 01.09.13 7:18 作了第 1 次修改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峰梓 15.08.13 8:07


討論問題不言而喻,彼此都應圍繞同一定義的問題去表達己見。否則形同雞和鴨各說各話,捏不到一塊去的虛談。
討論問題不是要爭一日長短,而是讓問題越辯越明。持科學態度是不會以模棱兩可的“異途同歸”之類予概之的。但是允許堅持己見!
可見,必需把己論闡述清楚;把對方的立論釐清。也就是說,非要經過缜密的思考不可。
當然,有時閾於水平,會出現“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的情況發生。
以上老生常談是泛指,不存針對性。
 
所謂“思考”,必然以自己的辨識率為圭臬所集聚的認知束為基礎,又經辨識率按客觀規律去進行篩選提純從而促進、提高辨識率的過程。可見,認知率和辨識率是相輔相承的。
 
人類會思考才長智慧。智慧也在不斷長進,必然會從“唯象說”進化為“唯源說”!
 
典型例子是牛頓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只由“唯源說”的思維才揭示出“萬有引力”。
 
再舉一例:比如說潮汐的漲退和月球存密切關系,“唯象說”於是用“萬有引力”來解釋。但是解釋不了地球背月面與向月面出現的同樣潮汐現象。“唯源說”找出是,地、月繞着彼此間的重心“軸”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造成的太陰潮。同理有,太陽潮……各天文潮,加上氣象潮,海底火山爆發所引起的海潮等等。如此所形成疊加的潮汐,用電腦代替人手繁瑣的計算,按各地的情況,作出較精確的預報才成為可能。
題外插一句,海上颱風登陸地點與該地的高潮時間相對應。
 
以上舉的是自然現象,人類社會中的現象又如何?
 
內地非各別的官員嚴重貪污腐化,歸罪于資產階級思想作怪,被洗腦入髓的人竟然深信不疑。因為一向被灌輸,貪污、腐化等等,都是屬于醜惡的資產階級之“專利”。如此說教,不僅是“唯象說”的荒謬推卸,其實是對黨的最大抹黑!在黨幾十年的培養和教育下,竟然培教出資產階級思想嚴重的官員,而且是大官大貪,小官小吏也不自甘落後。
 
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十年文革,全民投入“與人闘其樂無窮”,除了“原彈,衛星”等,各行各業絕大多數唯革命不務“正業”,十年啊,幾乎俱廢待興。用老一套搞經濟能行嗎?不行可要江山不保!要保江山,就得“改革開放”,光改革或光開放必行不通。
 
“改革開放”違反馬、毛路線,阻力之大不言而喻,行不通!再強調“改革是硬道理”,仍置若罔聞!於是吹響“由少數人先富起來”向錢看的沖鋒號角,夠條件、有資格的自己人便爭先恐後地洶涌而上。
“夠條件、有資格”的人,都是些什麼人,不言而喻不就是那些官二代和貪官污吏們嗎!
 
“改革開放”和“由少數人先富起來”等,是有的放矢——號召“自己人”保江山、坐江山、享江山而發。別表錯情是為國為民,卻是錢權勾結、貪污、腐化、造假……的根源!
 
仍抱著“坐、保、享江山”的思維進行政改,能徹底嗎?拭目以待!
難怪有如下說法:“改亦死,不改亦死”!
 
再說說更高級的人類社會,姑且名之為“智慧型人類社會”,堅信一定會出現。當然,可能不是一兩百年的事,也不會等到地球資源枯竭,人類滅絕後都來不及出現。
“智慧型人類社會”是逐漸形成的,由有序慢慢回到無序(不同于蠻荒時的無序)。
例如。人口出生率,社會生產力越發達的國家,人口的出生率越低,甚至出現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因為起碼不需要“生兒防老”。越是落後的國家,家庭的人口出生率就越高。因為需要勞動力予脫貧和防老。
以新加坡為例,華人的死亡率略高于出生率。政府號召和獎勵華人提高出生率,以避免華人在國內民族比率下降。
在“智慧型人類社會”逐漸形成,無序隨之出現。不需要“生兒防老”。國界消失,不再計較民族問題……,
……
總之,是否可免“杞(qi)人憂天”?!
 
至于什麼是“無序”,請古月語來闡述。謝謝!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再談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29.08.13 11:37


古月語被黑白無常拘禁了十二天,又放生,可以苟延殘喘了。
 
閒話少說。至少,古月語感覺華先生沒有認真(在關於蔓生植物的例子時,古月語也有這樣的感覺)閱讀在帖子裡引據維基百科全書上所載的資料,否則閣下就不會這麼說:「 原來您們把理智與感情融合在一起,把未來有智慧的人看成“有才又有德“ 的完人。這個定義相當創新,與以前中外學者的看法(智慧和道德分開)都截然不同。 」華先生的「創新」一詞真不知從何而來,這樣的讚揚免了吧。為免網友誤解,古月語將那幾段英語的翻譯過來(古月語英語差勁,將英語原文貼出,就是為了避免錯誤,因為華先生是精通英語的)。也證明華先生的「 ...與以前中外學者的看法(智慧和道德分開)都截然不同。 」這句話也一樣不知從何說起。
 
智慧(狹義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於神經器官(物質基礎)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中庸、包容、決定等多種能力。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現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與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終極功能,與「形而上謂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是「形而下謂之器」。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人工智能是機械人的極其艱難的最終目標。
 
Wisdom is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things, events or situations, resulting in the ability to apply perceptions, judgements and actions in keeping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It often requires control of one's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passions") so that universal principles, reason and knowledge prevail to determine one's actions. Wisdom is also the comprehension of what is true coupled with optimum judgement as to action. Synonyms include: sagacity, discernment, or insight.智慧(WISDOM)是一個關於使用概念、判斷人、事物、事件或者狀態的理解和實現化、並且使得在行動中堅持這樣的理解的能力。它一般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情緒)使得普世原理、理性和知識來優化自己的行為。智慧也是一種關於在行動中理解並對甚麼是真相的最理想判斷。
 
A basic definition of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he opposite of wisdom is folly.一個根本的智慧定義是對知識的正確運用。智慧的反義是愚蠢。
 
The ancient Greeks considered wisdom to be an important virtue, personified as the goddesses Metis and Athena. Athena is said to have sprung from the head of Zeus. She was portrayed as strong, fair, merciful, and chaste. To Socrates and Plato, philosophy was literally the love of Wisdom (philo-sophia). This permeates Plato's dialogues, especially The Republic, in which the leaders of his proposed utopia are to be philosopher kings: rulers who understand the Form of the Good and possess the courage to act accordingly. Aristotle, in his Metaphysics, defined wisdom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causes, i.e. knowing why things are a certain way, which is deeper than merely knowing that things are a certain way.希臘的先哲視智慧為一種美德,是女神METIS和ATHENA的象徵。雅典娜據說是從宙斯 的頭裡跳出來的。她被描繪成強健、公平、仁慈、和貞潔。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哲學簡直是智慧的愛(phylo-表示愛,sophia女子名)。這個滲透在柏拉圖對話錄,特別是《理想國》,在那裡他提出的烏托邦的領袖是哲學王:懂得GOOD的形式並具有勇氣根據它去行動。亞里斯多德,在它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亞里斯多德的原意是物理學之後)裡定義智慧是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即,知道事物為甚麼是這個樣子的,這個比僅僅知道事物是這個樣子更深刻。
 
The ancient Romans also valued wisdom. It was personified in Minerva, or Pallas. She also represents skillful knowledge and the virtues, especially chastity. Her symbol was the owl which is still a popular representation of wisdom, because it can see in darkness. She was said to be born from Jupiter's brain.羅馬的先哲同樣評價智慧。它是MINERVA的形象。她代表技能知識和美德,特別是貞潔。她的符號是貓頭鷹,它仍然是智慧的流行代表,因為它能夠在黑暗中看見。她據說是從宙斯的頭裡誕生。
 
Wisdom is also important within Christianity. Jesus emphasized it. Paul the Apostle, in his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argued that there is both secular and divine wisdom, urging Christians to pursue the latter. Prudence, which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wisdom, became one of the four cardinal virtues of Catholicism. The Christian philosopher Thomas Aquinas considered wisdom to be the "father" (i.e. the cause, measure, and form) of all virtues.智慧在基督教裡也是重要的,耶穌強調它。保羅使徒在他的《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論證同時有 俗世和神的智慧,斷言基督追求後者。審慎,她直接與智慧有關,變成天主教基本美德裡的一個。基督哲學家阿奎那視智慧是所有美德的「父親」(即,原因、測定和形式)。
 
In the Inuit tradition, developing wisdom was one of the aims of teaching. An Inuit Elder said that a person became wise when they could see what needed to be done and do it successfully without being told what to do.在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發展智慧是教育的一個目的。愛斯基摩長老說一個人變得智慧是當他明白甚麼是需要做並且不需要告訴她如何去做也成功。
 
The Native American's philosophy about being a part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ntrasted to the European's culture of conquering nature's gifts. The Native American's wisdom about maintaining balance ecologically and socially was a common-sense approach to protecting and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美洲原住民的天然環境的一部分哲學對歐洲的文化征服大自然的饋贈的形成鮮明對照。關於保持平衡,生態上和社會上的美洲原住民的智慧是常識保護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方法。

 
古月語不是大理論家,但要求自己儘量理性的思考問題。古月語對每一次論證都非常認真,做足(相對而言)功夫,理據可考,不至於殘缺,因果關係清晰,不至於自相矛盾。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三談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30.08.13 22:05

古月語始終相信,每個人在他發表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的時候,他的每一步思維都有一個預設的準則,問題僅僅在於他是否知道自己根據的這些準則是否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感性是本能的,表現為七情六欲。七情六欲的激發並非雜亂無章,它的根據就是在幾十億年生命求生進化的過程中將應該如何反應的規則寫入了DNA。
 
理性呢?有條理的思考只有人類的中樞神經才進化出這樣的功能。思考是人類智慧程式的獨有(烏鴉、猩猩等使用簡單的工具,是一種模仿,具有非常簡單的思考)功能。智慧程式的架構來自先天的遺傳,智慧程式的內涵則來自後天的學習記憶,它的代碼是蛋白質,蛋白質在生命自動程式既是載體也是程式語言。因此一個人一生通過學習的知識和思考模式是通過蛋白質植入智慧程式的框架裡。這些知識和思考模式都是繼承了前人已經以某種精確程度驗證(受社會進化和個人理解力的局限)了的成果。一個人繼承的絕大多數是知識,思考模式大多數人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因此一個人對問題的應對就以他獲得的的知識和思考模式為根據。
 
知識本身會帶邏輯性,但知識的整合則靠思考模式來保持嚴密的邏輯性。例如,光合作用能夠製造自身需要營養品,在整合光合作用和營養品的時候,如果一個人的思考模式簡單的判斷光合作用和營養品之間只是存在一對一的關係的時候,再和其它的知識,例如戰爭和資源之間關係的知識整合的時候,思考裡將營養品和資源等同起來,就會導出錯誤的結論。因為光合作用需要同時依靠不同的資源才能製造營養品。
 
對世界的完整看法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如果一個人對世界有一個恰當的、清晰的看法的時候,他的思考模式就會非常嚴密,不容易被誤導。這個正是一個人在對問題應對的時候所要依賴的重要準則。
 
例如,道德和智慧之間的關係。正是一個重大的哲學課題,不是隨便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這裡牽涉到生命進化,人類社會結構和進化這幾個非常複雜的課題。各門各派的交鋒,就有一個根本課題的交鋒還是枝節問題的交鋒的區別。辨識率差一點都會造成漏洞百出。
 
道德可以一句金科玉律(GOLDEN RULE)來表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問題不在於這句話,而是甚麼人願意去做,又為甚麼會願意呢?有人不願意實行,又是為甚麼呢?會不會有人偏不信邪,己所不欲就施於人?道德本身並沒有約束力。那麼社會的約束力又來自哪裡呢?這樣就就引出了一大堆的生命進化論,人類社會結構課題,人類社會進化的課題。
 
關於道德,可以參閱下面這一段摘自維基百科全書的資料:
Morality (from the Latin moralitas "manner, character, proper behavior")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tentions, decisions, and actions between those that are "good" (or right) and those that are "bad" (or wrong). The philosophy of morality is ethics. A moral code is a system of morality (according to a particular philosophy, religion, culture, etc.) and a moral is any one practice or teaching within a moral code. Morality may also be specifically synonymous with "goodness" or "rightness." Immorality is the active opposition to morality (i.e. opposition to that which is good or right), while amorality is variously defined as an unawareness of, indifference toward, or disbelief in any set of moral standards or principles. An example of a moral code is the Golden Rule which states that, "One should treat others as one would like others to treat oneself." 道德 (從拉丁文 moralitas『禮貌、 品質、 適當的行為』) 是區分那些意圖、 決策和行動之間是『良好』(或正確) 和那些是『壞』(或錯誤)。道德的哲學是倫理學。道德規範是道德體系(根據特定的哲學、 宗教、 文化等而可能不同) 而道德是道德規範內的任何一個實踐或教學。道德也可能是專門的代名詞『善』或『正確』。不道德行為是道德的相反行為 (即好或正確的反面),而非道德性不同程度地定義為對任何一組的道德標準或原則沒意識、 無動於衷或存在懷疑。道德規範的示例是金科玉律,指出,『一個人待人應如他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四說道德與智慧

發表  古月語 31.08.13 21:4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金科玉律,但也是一句廢話。其實,道德也是廢的,不僅僅是因為它沒有約束力。道理並不難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條金科玉律,世上各個民族都有,用字不同,例如"One should treat others as one would like others to treat oneself."但含義卻是一樣的。如果人人都這樣做,我們還需要說這句話嗎?多餘。如果有少數人不願意做,那麼,其他人也無法堅持做到。 『殺一人可救千人』,結果這句話就被破壞了。這是一個另類悖論。
 
因此,道德是用來穩住好人,法律是用來鎮壓壞人。法律本身就是在旁邊給道德做壞的註腳。道德不是獎賞,但法律卻是懲罰。道德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是與人類社會與生俱來,或只是一些人的思維結果?不會有人反對這個說法:道德是一些人的思維結果,這就是說,道德是智慧的產物。
 
它只是個人智慧的產物,而不是社會智慧的產物。道德的功能是穩住社會上的好人,因此在智慧社會裡並不需要道德。因此,想以道德來構建一個完美的社會僅僅是烏托邦的空想。
 
孔子的道德說教已經說了兩千年,各大宗教的道德說教也說了兩千年,結果呢?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四)

發表  paulwah 03.09.13 8:12

古月語與峰梓先生們 :

> 古月語被黑白無常拘禁了十二天,又放生

恭喜! 健康重要,尤其是我們上了年紀的人,別太勞氣。我的過去三週也不好受:電腦遭黒客入侵,至今還沒有完全復原。

古月語寫道:“道德是用來穩住好人,法律是用來鎮壓壞人。... 道德是一些人的思維結果,這就是說,道德是智慧的產物。”如此推理, 法律也是一些人的思維結果,於是,法律也是智慧的產物。 但道德不同於法律,法律也不是道德,雖然都同是智慧的產物,但要分開來。道德源於智慧,但不再是智慧,起了質變,有了社會上的功能。所以道德與智慧應該分開來,如孩子源於父母,但孩子不再是父母,要與父母分開來,有他們自己的獨立人格。請不要漠視許多中外學者把智慧和道德分開來的見解。 古月語又寫道:“孔子的道德說教已經說了兩千年,... 結果呢?”我不那麼悲觀。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道德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自觉,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國的舊道德,如禮、義、廉、恥、忠、孝、仁、愛等,有好的,要保存的,如“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等,今日仍是志士仁人的高尚情操。

> 古月語感覺華先生沒有認真閱讀在帖子裡引據維基百科全書上所載的資料
 
當然有。您的文章我都會認真閱讀。可能我們對同一篇資料,理解的程度與方向會有差別。請注意我的回應(二): 《 智慧代表聪明才智,不是品行美德。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临终前對人類的赠言: “事實和真理構成的是智慧,爱和相互寬恕筑成的是道德。”所以慈悲為懷更重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心靈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砌!”世界上没有一種教育,在你獲得了學問的同時又獲得了道德。中國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领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中國社會一向分别用才與德,來判斷一個人。孔子也有言: ”仁者不懮,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仁指仁愛,廣義就是道德。可見孔子把道德和智慧分開,並且强调德(仁)在智之前。基於這些中外學者的言論,我才會寫: ”您們這個定義相當創新,與以前中外學者的看法(智慧和道德分開)都截然不同。“是有如上的根據,非古月語先生所云:“這句話也一樣不知從何說起”。 難道我所提到的這些中外學者,都是白痴?當然,經過我們多次的交流,我會改寫為“您們這個定義(智慧包括道德),與部分中外學者的看法(智慧和道德分開)不同。“  更合適。

> 智慧是 ... 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 ...  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現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這是部分學者的一家之言,就是說智慧是萬能的、崇高的,把理智與感情都融合在一起,與我所提到的其他中外學者把智慧和道德分開,又是另一家之言。在我們當今的多元的社會裡,能不能容得下這兩家之言呢?

峰梓先生提到:《智慧也在不斷長進,必然會從“唯象說”進化為“唯源說”!》這一點我同意,只是 ”必然“ 兩字我會刪去,因為人類社會將來的發展,是未知數, 那有絕對的把握?我們只能期望(正如我們“智人”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是很偶然的。)您們的一家之言,與我所提到的部分中外學者把智慧和道德分開的另一家之言,都是唯象說,大家應該是平等的。

峰梓先生寫的這一段,我非常欣賞:《討論問題不是要爭一日長短,而是讓問題越辯越明。持科學態度是不會以模棱兩可的 “異途同歸” 之類予概之的。但是允許堅持己見!》但我有一點小問題:如果雙方都堅持己見,問題就無法越辯越明。雙方應該都要有尋求共識的準備,也就是希望異途同歸。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異途同歸表示各方都願意妥協,設身處地去瞭解對方,尋找共同點,大家分工而合作;異途異歸表示各執其見,無法溝通,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同途異歸表示大家本來是好好的,後來不歡而散,如夫妻反目、朋友鬧翻、黨團拆散、國家分裂等;同途同歸表示大家一心一德,齊心合力,意見統一,這種情況太理想了。如此看來,還是異途同歸比較實際。

我的回應(一)曾提到 “君子之争” 。在辯論時要尊重對方,不要 “一言堂”。古月語寫道:“古月語對每一次論證都非常認真,做足功夫。否則不發帖。”  很好,希望這是網友們的共同守則。我在此想加一點:”除了認真之外,還要有寛容的心態,力求客觀、客氣、克制,避免用譏諷、刺激的字句!少一點戾氣,多一分祥和。“  不要自以為是,“有理不饒人”,也不要學 “老子總是偉大光明正確” 那一套。別人也許是對的,我的言論只代表我自己的唯象說,不是唯源說 。正所謂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要學學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回復: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發表  峰梓 04.09.13 10:13

《如果雙方都堅持己見,問題就無法越辯越明。雙方應該都要有尋求共識的準備,也就是希望異途同歸。》
  
世界只有一個,人類對它產生的鏡像“各有各精彩”——己見。這就是所謂的“認知”。經過各自的“思考”,把諸多的“認知”篩選、拼湊,必然提升到“辨識”。
  
相信華先生提出上述見解,是通過“思考”的。前面的一句,從“唯象說”——表面邏輯來說,可能是成立的。但是它們不成為必然的因果關係。它們的必然因果關係,只能通過唯源說去追究。
 
例如,“唯象說”的太陽圍繞地球轉;“唯源說”的地球圍繞太陽轉。都堅持己見,幾經交鋒,後果自明。
  
又例如, “唯象說”接受MX主觀臆造的階級斗爭說,和反對此說的都堅持己見,……。最終必有結論。信否?!
  
至於後半句,按上兩例,如何“尋求共識”?“希望異途同歸”於何處?
  
填鴨式與啟發式的教育,是培養“思考”的根本差異。前者從認知中得到的是“這樣”,人云亦云;後者,從認知中追求的是“為什么是這樣?”
  
這就是教育所培出“思考”的因果關系。
  
於是,不作單純的“人云亦云”地通過“思考”去提的問題必然也有所不同。
  
想當然未必是必然。誠心地愿與閣下共勉!
峰梓
峰梓

文章數 : 304
注冊日期 : 2012-11-07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五說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07.09.13 20:05

下面的藍色字是摘自維基百科全書的資料,它說明人類對世界的辨識率精緻到甚麼程度,層次可以深刻到甚麼級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見到感性和理性到底區別在甚麼地方,人類和其它的生物到底區別在甚麼地方。
同時也說明我們在探討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在同一個層面上,否則無法取得共識。
古月語在探討問題的時候是基於真實世界,而不是基於人腦裡的世界,也就是說,不管甚麼顯赫的名人說的話,古月語也只是當一個人腦裡的世界。但丁的這句名言:『道德常常可以填補智慧的空白,但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在三年前曾經被人連原來的故事貼到了巴中網站,當時古月語即刻指出,『智慧』是『智力』之誤。但古月語沒有仔細剖析這句話的涵義,也不知道是但丁的名言。
關於但丁,恩格斯給他很高的評價,說他是黑暗中世紀最後的一個偉大詩人,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個詩人。他以《神曲》這部作品而聞名於世於史。但史料考據不到他的受教育程度。他學識淵博,興趣廣泛。但他沒有一部哲學著作留於世。他這句話裡的『智慧』無法考據是指智力還是智慧。而這句話本身古月語並不認同,因為他將智慧或智力和道德直接對立起來。道德受社會進化程度的考量,也同時受社會智慧進化程度的考量。即使是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年代,他這句話還是得好好剖析。哥白尼因為反對統治人們思想十四個世紀之久的托勒密天文體系,受到天主教會的猛烈抨擊。哥白尼要推翻托勒密天文體系並不是因為托勒密是白癡,如果托勒密是白癡,那麼,信他十四個世紀的人們豈不是也是白癡?
任何名人都處在社會進化中,他對任何一件事的見解都會受到界限。但古月語並不是看他的歷史地位而質疑他的見解,古月語是以自己認為恰當的思維模式來剖析他的見解。古月語當然想讓人認同對某一課題的見解,但古月語更在意人們認同古月語的思路。
如果沒有興趣,可以跳過藍色字,直接閱讀古月語的見解。


智性(英語:Nous,希臘語:νοῦς),也譯為知性、理智、理智直覺,哲學術語。經常被認為與智能(Intellect)、智力(Intelligence)是同義辭,但是它較常使用在哲學討論中。它被認為是人類心智中所具備的一種能分辨對與錯的直覺能力,牟宗三將它譯為智的直覺。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在人類心智中運作的知覺能力,位階高於感官。
 
Nous (British: /ˈnaʊs/; US: /ˈnuːs/), sometimes equated to intellect or intelligence, is a philosophical term for the faculty of the human mind which is described in classical philosophy a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what is true or real, similar in meaning to intuition. The three commonly used philosophical terms are from Greek, νοῦς or νόος, and Latin intellectus and intelligentia respectively.智性 (英國: /ˈnaʊs /;美國:/ˈnuːs /),有時等同于智力或智力,是一個哲學術語,是人心的功能,在古典哲學被描述作為必要的理解什麼是真實,類似于直覺的意義。三個常用的哲學術語是分別從希臘文、 νοῦς 或 νόος,和拉丁文intellectus和 intelligentia 。
 
In philosophy, common English translations include "understanding" and "mind"; or sometimes "thought" or "reason" (in the sense of that which reasons, not the activity of reasoning). It is also often described as something equivalent to perception except that it works within the mind ("the mind's ey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basic meaning is something like "awareness". To describe the activity of this faculty, apart from verb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verb "intellection" is sometimes used in philosophical contexts, and the Greek words noēsis and noein are sometimes also used. In colloquial British English, nous also denotes "good sense", which is close to one everyday meaning it had in Ancient Greece.在哲學中,常見的英文翻譯件包括"理解"和"心靈";有時"以為"或"理"(在感覺中的意義,不是推理的活動)。它也常常被稱為等效于感知的東西除了心靈("心靈之眼") 的工作。有人建議其基本意義是"意識"一類的東西。來描述此功能的作用,除了基於"諒解",動詞,此動詞"智力"有時用於哲學文中,而希臘詞 noēsis 和 noein 有時也使用。在英語的口語,知性也表示"好感覺",接近了在古希臘中一個人每天意指。
 
In Aristotle's influential works, the term was carefully distinguished from sense perception, imagination and reason, although these terms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The term was apparently already singled out by earlier philosophers such as Parmenides, whose works are largely lost. In post-Aristotelian discussions, the exact boundaries between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of perception, and reasoning have not always agreed with the definitions of Aristotle, even though his terminology remains influential.在亞里斯多德的具有影響力的作品,該詞是仔細從感知的意義上區別出來、 想像力和原因,雖然這些條款是息息相關的。該詞是顯然已經由早期哲學家如巴門尼德挑出來,其作品被基本上失傳了。在後亞里斯多德學者的討論中,感知,感知理解和推理之間的準確界限並非總是和亞裡斯多德的定義一致,儘管他術語仍然很有影響力。
 
In the Aristotelian scheme, nous i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which allows people to make sense of what they see, hear, taste or feel, and which therefore allows them to start reasoning. This therefore connects discussion of nous, to discussion of how the human mind sets definitions in a consistent and communicable way, and whether people must be born with some innate pot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ame universal categories the same logical ways. Deriving from this it was also sometimes argued, especially in classical and medieval philosophy, that the individual nous must require help of a spiritual and divine type. By this type of account, it came to be argued that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nous) somehow stems from this cosmic nous, which is however not just a recipient of order, but a creator of it. Such explanations were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accounts of God,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nd even the motions of the stars, in Europe, North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amongst both eclectic philosophers and authors representing all the major faiths of their times.在亞里斯多德的計畫中,知性的基本理解是,可以使人們從他們所看到、聽到、 味道或感覺產生意義,因此使他們推理。這因此和知性的討論結合,到人們如何設定一致的定義和交流的模式,是否必須有一些的人與生俱來的潛能以相同的邏輯方式理解普世的範疇。從這裡人們有時也認為,尤其是在古典和中世紀哲學中,個人知性必須要求精神和神類型的協助。此類型的範圍,由它來爭辯說人類理解 (知性) 某種程度上源自這宇宙的知性,然而並不一定是可接受的次序,但它是創造者。這種解釋影響了在中世紀關於神的領域的發展,那不朽的靈魂甚至運動的星星,在歐洲、 北非和中東折衷主義哲學家和作者之間代表他們時代的所有主要宗教信仰。
 
簡單的說,nous(英語:Nous,希臘語:νοῦς),也譯為知性、理智、理智直覺,哲學術語。經常被認為與智能(Intellect)、智力(Intelligence)是同義辭,但是它較常使用在哲學討論中。它被認為是人類心智中所具備的一種能分辨對與錯的直覺能力,牟宗三將它譯為智的直覺。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在人類心智中運作的知覺能力,位階高於感官。
 
Intelligence has been defin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cluding logic, abstract thought, understanding, self-awareness, communication, learning, having emotional knowledge, retaining, planning, and problem solving.智力已定義在許多不同的方式,包括邏輯、 抽象思考、 理解、 自我意識、 溝通、 學習、 具有情感知識、 保留、 規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Intelligence is most widely studied in humans, but has also been observed in animals and in plan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ce in machines.智力,最廣泛的在人類中研究,但也出現在動物和植物。人工智力是機械中類似的智力。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various approaches to human intelligence have been adopted.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is especially familiar to the general public, as well as being the most researched and by far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practical settings.在哲學的傾向裡,各種關於人類智力的學科已經被採用。心理學學科心理測試方法,對一般公眾是特別熟悉的,同樣是最多研究,以及最廣泛在實踐中使用。
 
Intelligence derives from the Latin verb intelligere. A form of this verb, intellectus, became the medieval technical term for understanding, and a translation for the Greek philosophical term nous. This term was however strongly linked to the metaphysical and cosmological theories of teleological scholasticism, including theories of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nd the concept of the Active Intellect (also known as the Active Intelligence). This entir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nature was strongly rejected by the early modern philosophers such as Francis Bacon, Thomas Hobbes, John Locke, and David Hume, all of whom preferred the word "understanding" in their English philosophical works. Hobbes for example, in his Latin De Corpore, used "intellectus intelligit" (translated in the English version as "the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eth")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a logical absurdity. The term "intelligence" has therefore become less common in English language philosophy, but it has later been taken up (with the scholastic theories which it now implies) in more contemporary psychology.智力來自拉丁語動詞 intelligere。這個動詞的一種形式,智力,成為了中世紀理解的技術術語,是希臘哲學術語nous的翻譯。這術語無論如何強烈掛鉤於學院派的形而上學和宇宙學理論的目的論,包括不朽的靈魂的理論和積極智力 (也稱為積極智能) 的概念。早期的現代哲學家法蘭西斯 · 培根、 湯瑪斯 · 霍布斯、 約翰 · 洛克和大衛 · 休謨,所有的人首選"理解"一詞在英語的哲學作品中強烈反對這種性質的研究的整個方法。霍布斯為例,在他拉丁文的 De Corpore,使用"intellectus intelligit"(如英文譯為理解的理解) 作為邏輯荒謬的一個典型例子。"智力"一詞已因此成為英語語言哲學中不常見但它以後採用 (它現在意味著學究理論) 在當代心理學中。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ce is controversial. Some groups of psychologists have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智力的定義是有爭議的。心理學家的一些團體的建議下面的定義:

From "Mainstream Science on Intelligence" (1994), an editorial statement by fifty-two researchers:
A very general mental capability that, among other things,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reason, plan, solve problems, think abstractly, comprehend complex ideas, learn quickly and learn from experience. It is not merely book learning, a narrow academic skill, or test-taking smarts. Rather, it reflects a broader and deeper capability for comprehending our surroundings—"catching on," "making sense" of things, or "figuring out" what to do.非常普通的心理能力,在其它的事物裡,涉及到推理能力、計畫、 解決問題、 抽象思考、 理解複雜的想法、 快速學習和從經驗中學習。不只是書本學習、 一個狹窄的學術技能或考試的敏捷。相反,它反映了理解我們的環境更廣泛和更深的能力 — —對事情"捕捉上","成道理",或在"弄清"怎麼辦。
From "Intelligence: Knowns and Unknowns" (1995), a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Board of Scientific Affair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dividuals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in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complex ideas, to adapt effectively to the environment,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to engage in various forms of reasoning, to overcome obstacles by taking thought. Although thes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an be substantial, they are never entirely consistent: a given person'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will vary on different occasions, in different domains, as judged by different criteria. Concepts of "intelligence" are attempts to clarify and organize this complex set of phenomena. Although considerable clarity has been achieved in some areas, no such conceptualization has yet answered all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and none commands universal assent. Indeed, when two dozen prominent theorists were recently asked to define intelligence, they gave two dozen, somewhat different, definitions.個人從不同人之間理解複雜的思想的能力,以有效地適應環境,經驗中學習,開展各種形式的推理,以思維以克服障礙。雖然這些個體的差異可能很大,但它們是從未完全一致: 一個給定的人的智力表現會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場合,在不同的域中,由不同的標準來判斷。"智力"的概念是企圖澄清和整理這套複雜的現象。儘管在某些領域已經取得了相當清晰,沒有這種感知化還不能回答所有重要的問題,和無普遍的一致同意。事實上,當兩打著名理論家最近被要求定義智力,他們給了兩打稍有不同定義
Besides those definitions,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researchers also have suggested definitions of intelligence such as:


Researcher

Quotation

Alfred Binet

Judgment, otherwise called "good sense," "practical sense," "initiative," the faculty of adapting one's self to circumstances ... auto-critique.判斷,或者稱為"良好的感覺,""實際意義上,""主動行為",一個自我適應環境能力...自動批判。

David Wechsler

The aggregate or global capacity of the individual to act purposefully, to think rationally, and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his environment.聚合或全球個人的行事有目的地、 理性思考和有效地處理他的環境能力。

Lloyd Humphreys

"...the resultant of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storing in memory, retrieving, combining, comparing, and using in new contexts information and conceptual skills."獲取進程的結果,並在記憶體中存儲、 檢索、 組合、 比較和在新的連貫資訊和感知性技能中使用。

Cyril Burt

Innate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先天的一般認知能力

Howard Gardner

To my mind, a human intellectual competence must entail a set of skills of problem solving — enabling the individual to resolve genuine problems or difficulties that he or she encounters and, when appropriate, to create an effective product — and must also entail the potential for finding or creating problems — and thereby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the acquisition of new knowledge.在我看來,人類的智力能力必須包括一套解決問題的技能 — — 啟用個人解決真正的問題或他或她遇到的困難,並在適當時候,以創建一個有效的產品 — — 還必須找到或創建問題的潛力 — — 並從而奠定獲取新的知識的基礎。

Linda Gottfredson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ognitive complexity.對付認知複雜性的能力。

Sternberg & Salter

Goal-directed adaptive behavior.目標導向的適應行為

Reuven Feuerstei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Cognitive Modifiability describes intelligence as "the unique propensity of human beings to change or modify the structure of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ing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demands of a life situation."可修改結構的認知性的理論描述智力作為"獨特的傾向人類來更改或修改的結構對其認知功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的生活情況"。


What is considered intelligent varies with culture. For example, when asked to sort, the Kpelle people take a functional approach. A Kpelle participant stated "the knife goes with the orange because it cuts it." When asked how a fool would sort, they sorted linguistically, putting the knife with other implements and the orange with other foods, which is the style considered intelligent in other cultures.甚麼是智力或知能因文化而異。例如,當要求進行排序,克佩萊人採取功能的方法。克佩萊位出席者指出,"這把刀是橙因為它切開橙"。當問一個傻瓜會如何歸類,它們口語歸類,把刀和其他農具及橙與其他食品,這是在其他文化中該樣式被視為智力。
 
Wisdom is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things, events or situations, resulting in the ability to apply perceptions, judgements and actions in keeping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It often requires control of one's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passions") so that universal principles, reason and knowledge prevail to determine one's actions. Wisdom is also the comprehension of what is true coupled with optimum judgement as to action. Synonyms include: sagacity, discernment, or insight.智慧(WISDOM)是一個關於使用概念、判斷人、事物、事件或者狀態的理解和實現化、並且使得在行動中堅持這樣的理解的能力。它一般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情緒)使得普世原理、理性和知識來優化自己的行為。智慧也是一種關於在行動中理解並對甚麼是真相的最理想判斷。
 
A basic definition of wisdom is the right use of knowledge. The opposite of wisdom is folly.一個根本的智慧定義是對知識的正確運用。智慧的反義是愚蠢。

一個人對一個問題的回答,對一個外界變化的應對,是根據甚麼?不能深刻的理解這個問題,和有條理的回答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或應對就可能只是按照他由小到大所接收的知識來回答。
 
前面帖子古月語已經說過,一個人由小到大所獲得的教育基本上是知識運用的教育和一些最基本的公民意識教育,極少是關於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程式去思維。如果一個人極少運用自己的智慧程式去恰當的思考,如果只是根據前人的灌輸的知識去回答或應對問題或外界的變化,他就可能發現自己的知識的局限性,這一點就已經非常的表明他自己還是願意去認真思維,因為好多人都懶理自己應對和真實世界變化之間的差異。
 
能夠發現這樣的差異,說明他的對外界各種事物的辨識率的水平。上面有一個例子是有人就刀和橙歸於一類物件的道理是因為刀可以切開橙。這說明甚麼?說明它只看到刀和橙之間的交換關係,他並不知道實際上刀或橙還同其它物件之間有另外的交換關係。
 
一個人肯定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官來區別刀和橙的不同,這是一種感官的辨識率,這是一切生物都必須具有的辨識率,是一種本能的辨識率。古月語在這裡用中文的『感覺』來標籤這樣的辨識率,同時以percept來標籤這樣的辨識率。它僅僅是一種本能。
 
因為刀可以切開橙,而將橙與刀歸為一類,或者見到刀想起橙,也可以是見到橙想起刀。這樣的一個因為感覺而帶來的心靈活動,是感覺接下來的非常初級、非常簡單的層次,古月語用中文的『知性』來標籤,外文的則以nous標籤。這樣的層次不需要與人交流,不需要與人一致,是非常個人化。動物使用非常簡單工具的現象,都屬於這樣的一種級別。
 
當以刀切橙,對比於鋤鋤地,耙耙地,而將刀、鋤、耙因為可以對某些物件做出動作而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將它們歸為一類,這樣的心裡活動,比起簡單的將刀和橙鏈接在一起要複雜了,起碼牽涉到六種不同的物件和三類不同的動作。古月語把這樣的心理活動用中文『智力』來標籤,英文用intelligence來標籤。但這是一種最簡單、最低級的智力。這樣一種級別的智力在動物裡極為罕見。他們需要經過漫長的訓練或許可以做到,但人類是非常容易達到這樣一種級別。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六說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10.09.13 14:53


 
刀切橙、鋤鋤地,瓢舀水,是同一層次的物件組態,刀切橙、刀剁肉、刀砍骨也是同一層次的物件組態,只是這個層次裡的有一個物件都是同一個物件——刀,動作交換不同,交換的對象也不同。人的腦袋瓜瞬時浮現同一層次及層次裡交錯的物件或動作交換是稀鬆平常的事。這一類級別的智力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除了智障患者之外。
 
在兩個不同層次之間進行聯想是比上面更高一級的智力。例如,刀剁肉、切水果、劈柴,刀的性狀和動作交換的關係,做甚麼樣的事用甚麼樣的工具。拿劈柴刀切水果,在沒有任何道理可說的情況下是一種失智。直接用牙齒咬,用手拌開效果都好過用劈柴刀切水果。在沒有就手的現成工具的時候,選擇工具就顯現出一個人的笨拙或精明。其實,當一個人記憶切水果、剁肉、劈柴的不一樣的物件組態的時候,他會否嘗試分析這幾個不同的物件組態裡的物件如果對調,又會有甚麼不同的效果呢?有人會有這樣的思索嘗試,有的人就不會。在這裡就區分出不同智力級別了。觸類旁通不一定可以理解刀的不同性狀和動作交換及交換對象之間的因果關係。有些地區的填鴨式教育只是向學生灌輸一大堆的物件組態名稱和形式,但並不向學生分析物件之間交換的因果關係。結果就會出現劈柴刀剁肉的現象。
 
一直到這個智力級別,人們仍然只是在不同的空間裡思索。不同的物件組態就是不同的空間,空間是物件的一個根本屬性。記得我們小學時候的一篇語文課,說一個人橫提著一根長竹竿進門,結果進不了。這個人腦裡對竹竿和門的交換關係只有現在的一個,他沒有想到竹竿和門的交換關係可以有三種。門和竹竿的交換關係明擺著,一般人一眼看穿。但是有些交換關係是需要認真思索之後才能發現。這個例子可以作為從空間即將涉及時間的一個過渡例子。
 
科學家為了測試各個物種和人類小孩的智力級別,物種有猩猩、狼、海豚、章魚等。
 
例如,在一個長、粗試管裡放上幾粒有殼花生,和很淺的水,現場只有小石頭。結果,猩猩懂得將小石頭丟進試管裡,直到花生浮上試管口。像這樣的智力人類的孩子要到多大的年紀才能具有?曾經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幾個小孩子在玩皮球。皮球不經意掉進了場邊的一個小水缸裡,孩子的手夠不著,水缸太小,容不得小孩子的身體下去,又沒有就手的工具可以撿起球,結果還是一個小孩子想到了辦法:往缸裡灌水。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皮球不會在水中沉底這樣的交換關係。
 
科學家在章魚經常出沒的海域放了一個設計周到的鐵籠,籠裡有章魚嗜吃的魚。章魚想吃就必須鑽進去,觸鬚是取不到。這一個例子就像提竹竿進門的例子一樣,但更複雜。結果科學家拍攝到了非常精彩的鏡頭,不得不對章魚的智力另眼相看。這部紀錄片古月語在電視臺看過,細節忘了。章魚不能讓頭先鑽進去,而是觸手一隻一隻的鑽進去,最後頭才進去。出來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程序。
 
科學家又設計了這樣的結構來測試狼的智力:一個鐵絲網圍著一個長方形的地,中間放置一條長木條,它可以繞自己的中間位置轉動,木條的一端綁著一塊肉,另一端繋了一條長繩拉到鐵絲網的外面。這個鐵絲網又被另一個鐵絲網圍住。裡面有一隻狼。這隻狼是夠不著那塊肉,唯一的辦法是去拉繩子,當繫繩子的這頭靠近鐵絲網的時候,另一頭的肉也同時靠近了另一邊的鐵絲網。結果科學家觀察到狼這樣做了,並且吃到了那塊肉。
 
舉了這麼多例子,只是想說明,智力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級別。物種之間的級別是不可跨越的。人和人之間一樣存在著智力的級別差異。這些級別也一樣是不可跨越。值得慶倖的是,級別的差異跟種族無關,而是人腦的區域有了明顯的分化。例如,藝術家沒有嚴密邏輯思考能力,數學家沒有藝術創作的天賦,能夠有全面天賦的人絕無僅有。所以人和人之間的智力差異無法成為歧視的依據。
 
當人們計劃自己的行動的時候,就是在不同的時間層面上去思考問題,這個時候的智力級別肯定比僅僅在空間層面上思索問題高一級。我們是可以僅僅在空間的層面去思索問題,不需要涉及時間,但是當我們一旦涉及時間,我們就一定已經涉及了空間。
 
有些計劃是非到最後是無法知道結果,有些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可以粗略估計成功的機會有多大。因此,機會總是衍生學習的心智行為。學習有兩個模式,一種是純粹的記憶行為,另一種是比較和分析兩種或以上的物件組態,它們之間出現差異的因果關係是甚麼,這個結論將作為下一次或以後自己行為的指導。例如一個計劃,就是自己參與一個物件組態的行為,計劃中預期組態的變化結果是這樣,結果出現意外的原因何在,遺漏或疏忽了甚麼關鍵,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疏忽,在下一回計劃中如何避免。
 
因此,這樣的計劃和衍生的學習是智力的最高級別。這個級別只有在人類這個物種才完善的具有。解龐加萊猜想是不是世紀頂尖的智力?要在錯綜複雜的物件組態層次裡找到一條曲折的因果關係路徑導向龐加萊猜想。像這樣的智力非常專業、狹窄。不僅要具有非常豐富專業知識,腦袋瓜裡的神經線還要四通八達,才能將常人想都不曾想會有關鍵關係的兩個因果連接起來。記得古月語剛讀初中的時候,對幾何題簡直著迷,一條虛線劃對了,兩個沒有想過的因果關係就赫然建立起來,難題迎刃而解。龐加萊猜想一旦解出來,對於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來說,真的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但是人類需要有終極的智力,還不是像解龐加萊猜想這樣的頂尖智力,人類需要的終極智力就是智慧。看看下面的這個例子。
 
還是那個鐵絲網和籠子。但那支木條的結構不一樣了:肉釘在木條的中間,這個中點有一個卡位。木條的兩端各繫一條繩子,都在同一側拉到鐵絲網外。因此,兩端的繩子必須同時拉動才能將整個拖到鐵絲網的一邊,肉也才能到鐵絲網邊。狼才能吃到。籠裡有兩隻狼,一隻狼在狼群裡處於領袖地位,另一隻地位較低。在狼頭的驅使下,兩隻狼動作一致的將木條拉向了鐵絲網的一邊。但是在享用肉塊的時候,狼頭卻不讓另一隻狼近身,狼頭獨吃了。科學家不換這兩隻狼,重做了相同的實驗。結果,另一隻狼拒絕合作,兩隻狼爭持到最後都無法吃到肉。
 
現在我們應該體會到甚麼是智慧了吧?我們也應該體會到所謂『道德』是如何在社會裡形成的。下回再仔細解剖這個課題。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五)

發表  paulwah 11.09.13 2:31

古月語與峰梓先生們 :

拜讀過古月語的 “五及六說智慧與道德”,我們對智慧與道德的瞭解增加了許多。從峰梓先生的 “不作單純的人云亦云” ,及古月語先生的“更在意人們認同古月語的思路”,既坦白又真誠,可見兩位先生都有特立獨行的性格,絕不隨大流、趕潮流,不做應聲蟲,也不相信權威 (甚至向權威挑戰),對自己的思想,充滿信心。正如大科學家愛恩斯坦所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與民主社會的少數服從多數(因為多數不一定是對的,故稱為多數的暴力),很不相同。成語有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想, 今日的多元社會中,很需要這種與眾不同、敢犯眾怒、有使命感的人,使大家冷靜地再三思考。 要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信念, 很難得,因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我佩服您們的智慧、自信與勇氣!您們不愧為網站的中堅人物。 經歷了與您們的多次交往,讓我也用另外一種眼光與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得益匪淺。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七說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16.09.13 12:36

至此我們已經見到智力的四個層次:一是只有空間的層次;二是在空間之外同時有時間的層次;三是複雜的有長過程的時間層次;因此涉及了學習複雜的心智活動;前面三個層次的主體是單獨的個體,智力可能有繼承性,但執行的都是單獨的個體,第四個層次的智力執行主體卻是一群人,並不是個別的個體,因此智力的執行結果考驗這一群人的智力,特別是主導者的,例如那個狼頭的智力,這個時候的智力我們稱之為智慧。
 
從人類社會進化的歷史看,人類結成社會,從遵循叢林鐵律的獨斷獨行到結成小農經濟社會,人和人之間從此有了交換。這種交換仍然是各個家族、宗族各自進行某個領域的經濟活動。在各個家族、宗族之間交換的經濟活動的成果。在家族、宗族裡各個人之間是需要協作,交換的是勞力,經濟收成多數是各取所需。交換幾乎都是同時銀貨兩訖。隨著社會生產越來越發達,為了降低社會成本,社會分工也就越來越細。進入了市場經濟,社會生產已經是銀貨分開。交換分成勞力和貨幣之間的交換與產品和貨幣之間的交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簡單了呢還是更複雜?在社會進化的各個階段,社會精英的智慧,或,各個人的智慧表現在哪裡呢?
 
行使智力是主體要解決問題,獲得預期的結果。因為第四個層次的智力作用是通過群體執行,情況變得十分複雜。執行智力的群體是否需要默契才能協作,這樣的默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只要默契出了紕漏,他們就無法解決問題,獲得預期的結果。
 
例如上面那個狼的例子,第一次狼頭是成功了,但另一隻卻沒有獲得預期的結果。第二次另一隻狼拒絕和狼頭合作執行這樣的智力,有智力卻無法和其它個體齊心協力執行,這樣的智力也是廢的。這個例子揭露了如果有某個個人或群體想憑著自己的智力獨霸社會資源是不可能得逞的。也從反面揭示了『吃大鍋飯』為甚麼造成社會災難的根本原因,在個體能力參差不齊的時候,平均的享用社會成果是不可能的。
 
交換從來是雙向的,且必須是等價的,只有等價,交換才可以持續下去。當交換不能持續,說明交換已經不具有平等的性質。交換的等價性,說明交換雙方是平等。這個平等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破壞,頂尖的智力一樣破壞不了這樣的平等。
 
大自然裡有些現象我們覺察不到有甚麼玄機。實際上裡面有更深刻的因果關係。例如,牛羊吃草或樹葉,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它們會把草或樹葉啃光,我們不以為意,實際上是當牛羊在一處吃草得差不多的時候,植物會大量分泌出單寧酸,讓葉子或草變得苦澀,牛羊就不會繼續吃下去。古月語想不必把這個當做植物具有智力的證據,這僅僅是進化的結果引起的反應。科學家發現這個道理也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有人圈養羚羊,羊的數量超過一定數量的時候發現羊會無緣無故死亡,解剖的結果發現亡羊體內單寧酸超標。這才揭發羊和植物之間的奇妙關係。
 
吃草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關係有足夠的進化時間建立起適當的關係,但生物圈物種之間的關係現在發現沒有足夠的時間建立起適當的關係,例如人和其它物種的關係就是,而人到現在才剛剛發現這個紕漏,也同時發現沒有足夠的社會智慧和時間去阻止情況,也就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生物圈裡的各個物種繁殖數量都是相互牽制的,獨獨是人的繁殖因為人的高智力而不受任何限制,而人類本身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限制自己的繁殖數量。人的生的權利剝奪了其它物種的繁殖權利。結果這樣形成的生態環境災難反過來損害了人的生存。
 
我們看到,人的生存不僅要讓別的物種有繼續生存的權利,一個人的生存權利,也依賴於社會其它成員的生存權利。發現這個道理就是一種智慧。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成員都意識到這一點?人類憑著自己的智力無視其它物種的生存權利結果造成生態災難毀滅自己。會不會有個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依靠自己的特別智力為所欲為?
 
我們說這個世界是平等的,並不是說這是一種訴求,而是一種天理。植物保護自己不讓吃草動物吃光自己的葉子是天賦的。實際上在生命的進化過程裡也許曾經出現過植物沒有這樣的保護機制,而依靠這種植物為生的動物也死絕。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進化結果。
 
奴隸起義,農民起義,經濟大蕭條,生態環境災難,實際上都是一種平等。
 
要阻止社會災難,只有善待社會裡的所有成員,賦予他們同樣的人權和機會。反過來,因為每個人所能創造的社會財富並不一樣的數量和質量,如果不對這樣的現象設立制衡機制,結果是吃大鍋飯把整個社會吃窮了。設立這樣的制衡機制是一種智慧,但平衡點在哪裡?人類現在還在爭論,說明某部份人類還沒有完全找到這樣的社會智慧。
 
十分感謝華先生和MYC對這場探討的真摯見解。古月語對世界的見解,還要繼續寫。真實世界只有一個,沒有人,真實世界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人的存在才賦予真實世界存在的意義。請將『存在』和『存在的意義』分開,它們是不同的含義。『存在』是與人無關的一件事,而『存在的意義』卻是對人說的,沒有人,『意義』也就不知所謂。這裡想先談談古月語對華先生這句話『用另外一種眼光與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的理解。看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到底可以有多少種眼光?
 
不須諱言,古月語年輕時候也曾經奉老馬的社會觀和世界觀為圭臬,十年浩劫,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社會精英萬劫不復,給了古月語天崩地裂的震撼。開始幾年古月語仍然認為老馬的觀點沒錯,只是實踐出了偏差,但是越是深入的鑽研,越是不對勁,最後古月語拋棄了老馬的社會觀和世界觀。說得不自量,古月語確實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觀和世界觀。
 
不論任何人,是市井之徒或是睿智的學者,當他在表達自己對人、事、物的看法的時候,他心中事先一定有一個信仰,這不一定是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也一樣是一種信仰。他相信世界這個樣子的,問題僅僅是,他的這個信是首尾一致的還是散亂的,例如在這個問題是他可能認為世界是這個樣子,在那個問題上,他可能認為世界是另一個樣子也沒有甚麼不妥。這個時候,一個最根本的哲學問題就擺出來了:真實世界到底有幾個?這會衍生這樣的哲學問題:真實世界既可以是這個樣子也可以是另一個樣子。在普通的人腦裡,可能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就像信仰一樣,可以有不同的信仰嘛。但在哲學家腦裡這是匪夷所思。因為這會帶來一大堆無法自圓其說,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問題答案。
 
至此,大家已經知道古月語想說甚麼了。在幾十億的人腦世界中,只有一種最接近真實世界,至於哪個人的腦裡世界最接近真實世界,古月語沒有斷言。古月語當然相信自己的看法最接近真實世界,但只是相信而已。從相信到真實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八說智慧與道德

發表  古月語 22.09.13 0:22

人腦世界陸離光怪。看一代傳奇歌女,賺下一生用不完的財富,在婚姻沒有破裂的時候,就已經決心皈依佛陀。天文財富難買心頭好,況且心頭好隨時在變,最後已不知何事才是心頭好。佛即是空,道也是空,空才能不變,不變即是永恆。或許佛心能帶來終極的寂靜。心動不可能有永恆,心靜才能有終極的空明。
 
從『戰爭』到『道德』直指『智慧』,古月語長篇累牘的細訴神遊太虛的感受。一部《紅樓夢》就是曹雪芹的腦裡世界,純粹是個人的腦裡世界,與其他人的腦裡世界沒有任何瓜葛,沒有『真』『假』,可以欣賞,無需剖析,即使是剖析,也僅僅是個人的品味而已。和曹雪芹腦裡世界不同的,有的人腦裡世界牽涉到對另一個人腦裡世界的判斷。這樣的判斷是否恰當是值得探討的。並非古月語咄咄逼人,亦不是想逞能,只是好奇,噴噴口水過過癮,可能會造成騷擾,請諒則個。
 


(摘自維基百科)
倫理學(Ethics)也稱為道德哲學或道德學,其西方歷史十分悠久,其源頭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詩與神話中考究。倫理學是對人類道德生活進行系統思考和研究的學科。它試圖從理論層面建構一種指導行為的法則體系,即「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此類處境」,「我們為什麼又依據什麼這樣處理」,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評判。
 
五倫是中國傳統儒家的理論原則之一。「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理」是指該遵守的原則。所謂五倫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個關係,重要程度依次遞減,不同的典籍裡,所記載的順序並不相同。
五倫又與「五常」─「仁、義、禮、智、信」相呼應。「仁是父子有親;義是君臣有義;禮是長幼有序;智是夫婦有別;信是朋友有信。」


叢林鐵律的本義是強者的生存機會大過弱者,搶奪多過交換。奉行叢林鐵律,無需交換,無道德可言,道德是人和人之間需要交換的時候才需要建立起來的人和人之間行為規範,沒有這些道德規範人和人之間就無法進行持續的交換,經濟活動無法有效地進行。
 
狩獵和採集不需要人和人之間的協作。間中狩獵和採集的獲得,在有剩餘的情況下,交換所得可以豐富生活。農業生產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需要人和人之間的協作,因此需要交換,讓經濟活動取得更有效益的成果。經濟活動需要人結成社會這樣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換,有效的、持續的交換需要人們遵守最起碼的行為守則,這樣的守則就是道德。道德先於法律。開始的時候,社會精英探討道德的時候,社會還沒有形成國家的結構。有了國家之後才會有法律。之所以要有法律,因為道德在好多情況下是蒼白無力。沒有法律,對遵守道德的人是不公。
 
從狩獵、採集到農業生產是人的智力一次飛躍,不僅是人對大自然的認知的飛躍,也是人對人和人之間關係的認知飛躍。因此也是智力到智慧的飛躍。沒有智慧人類無法制定和遵循人和人之間應該遵循的行為守則。道德就是智慧的產物。
 
西方的道德散見於他們的史詩和神話故事裡,華族的道德學主要是儒家對周朝以來建立起來人和人之間關係規範的整理和歸納,逐漸形成一個體系。這些道德說教實際上就是這個時期交換模式轉變時社會精英的智慧結晶。
 
孟子和荀子兩人的腦裡世界卻是相互頂撞,其他人只能在兩者中取其一,除了另外說明,例如現代科學家已經證實心眼的突出好與壞,可以由基因決定,並非是所有,有些小孩子生下來就有明顯的侵犯性暴力傾向。但是,荀子指的肯定不是這個『性』,他指的是生命的本能,『讓生存條件對自己更有利』,為此可能去破壞他人的生存條件。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道德觀的擁護者。荀子認為可以用道德教育來解決這個問題。
 
下面的資料是古月語編輯的摘自網上的奧爾森關於公共關係的社會學的理論,古月語以為道德在現代社會裡顯得蒼白無力。它的原因正是下面所分析的。在奧爾森的理論下,但丁的「道德常常可以填補智力的空白,但智力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只是一句華麗的辭藻,說明不了道德和智慧的關係。


     從《集體行動的邏輯》到《國家的興衰》,奧爾森(Mancur Olson 1932-1998,前美國馬裡蘭大學著名教授)以搭便車現象揭示集體行動的困境和「看不見的手」的失靈。他反復指出,個人的理性選擇往往會導致集體或社會的非理性結果。
 
    奧爾森發現,解釋國家間貧富差別的道理雖然有千條萬絮,只有一條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在任何一個社會裡,只要巧取豪奪比生產建設來得容易,掠奪活動就會使投資、分工、合作等創造活動萎縮,經濟就不發達,社會就貧窮。反之,只要存在激勵機制誘使企業和個人積極地進行生產創造,經濟就繁榮,社會就富足。
 
  究竟甚麼樣的模型才能解釋當權者如何為自身的利益而有選擇地使用權力?奧爾森發現了「罪犯比喻」的妙用,他的這一發現得益於一本關於馮玉祥的書。這本書介紹馮玉祥率領二十萬北洋大軍圍剿白狼,受到百姓的擁戴。白狼是民國初年的農民起義領袖,是勢力遍及河南、陝西、甘肅的「流寇」。馮玉祥則是統治西北的軍閥,盤踞一方的「坐寇」。奧爾森感到不解的是:流寇偶爾來搶,得手就離開。坐寇卻反復掠奪同樣的人。為什麼民眾寧願接受坐寇的統治?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奧爾森認真地研究政府的起源。在以狩獵、採集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原始社會裡,原始部落一般由50到100人組成。由於人數不多,部落內的和平秩序可以通過自發、自願的協商來實現。而到了農業社會,生產力提高,人口增長。這時,社會無法自動實現和平秩序。
 
  和平與秩序是一種公共物品。它使個人財產有保障,使人民願意為積累財富而積極從事生產活動。反之,在強盜橫行的地方,大量資源被用於防盜和保安,人們不積極從事生產活動,甚至裝窮、裝懶。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封建地主不必願意為積累財富而積極從事生產活動,為什麼?
 
  《集體行動的邏輯》告訴我們,在人數多的大集體中,實現集體行動非常困難。在社會人口眾多的情況下,生產「和平與秩序」這種公共物品的成本很高,個人成本與收益極不對稱,搭便車是理性選擇。結果,和平與秩序無法自動實現。無政府狀態是集體行動失敗的產物。
 
  流寇把富裕的地方搶窮是一種「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任何一幫流寇都不希望殺掉「會下金蛋的母雞」,但又唯恐其他流寇先下手,抱著不搶白不搶的心態。聰明的暴力企業家發現,只有壟斷了掠奪權才能杜絕這種惡性競爭。於是,群雄爭霸的局面出現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能組織最大暴力機器的暴力企業家最終勝出,壟斷掠奪權力,保護交保護費的「納稅人」。奧爾森說:理性的、自利的流寇頭子好像是在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下變成坐寇,戴上皇冠,自封君主、國王、天子、或者皇帝,以政府取代無政府狀態。這只看不見的手被奧爾森稱為是「看不見的左手」,與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右手」相對應。
 
    當坐寇以世襲,也只能以世襲的方式將權力交給他的傳人之後,情況就逐漸轉化,坐寇開始變成流寇,流寇開始滋生,於是新一輪的『逐鹿中原』又上演,重新輪迴。
 
  雖然「成者為王敗者寇」這樣的故事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但奧爾森強調的是由「寇」變「王」的誘因和利益機制變化。在《國家的興衰》中,奧爾森 提出了涵蓋利益與狹隘利益這兩個概念。擁有涵蓋利益的主體,其自身利益與社會的繁榮密切相關,因而有強烈的激勵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那些具有狹隘利益的主體,其自身利益與社會的繁榮關係不大,因而存在強烈的激勵通過損害社會利益來提高自身利益。流寇只有狹隘利益,以掠奪、破壞為生。但是,當流寇定居下來、 變成統治一方的坐寇時,其利益機制起了變化。坐寇的佔領地越富裕,他的收益也越高。因此,坐寇擁有涵蓋利益,他掠奪有度,而且不許其它強盜、土匪、黑幫、軍閥來掠奪。他積極維持社會秩序安定,創造生產條件,甚至願意興修水利、鋪路架橋、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因為這些活動和有限掠奪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他自身的長遠利益。
 
     能夠顧及長遠利益是一種智慧,而長遠利益總是跨代,總是在身外,因此本能總是操控了智慧,這是輪迴的根本原因。華盛頓的偉大功勳就是他作出了一個跨代的決定,以他的智慧克服了他的本能,以他的長遠利益遏制了他的眼前利益。但是在到現在為止的歷史,華盛頓才得一個。即使只有一個,即使是偶然,也讓人們看到了存在智慧操控的可能性,將偶然轉化成必然的可能性。
 
  在獨裁體制下,理性獨裁者的涵蓋利益是提供社會秩序和公共物品、實現社會發展的動力。而權力轉移的不確定性則是保障財產合法性、合同有效性、 促進社會長期發展的障礙。那些即將下臺的獨裁者,其行為同流寇並無兩樣。「國王萬歲,萬萬歲,」其實也反映了老百姓求穩、怕亂的心態。奧爾森指出:「直到當代的人類歷史,述說的都是同樣一個故事:人類文明在坐寇的統治下逐漸進步,其過程偶爾由於流寇的出現而被打斷。」
 
    『權力分散』不是因為沒有一個流寇可以獨吞,而是市場經濟的力量使得沒有一個流寇可以獨吞。市場經濟是一個生產流程不可能獨家可以控制得了的經濟體系。這就決定了流寇不可能獨霸一方。市場經濟主要是一個『非零和博弈』,不合作的結果就是同歸於盡,同歸於盡的趨勢必然導致志願懲罰者的出現。
 
  奧爾森對集體行動的研究引起人們對此問題的重視。人們將奧爾森的理論應用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更多的學者進一步探討集體行動的邏輯和建立更精細的行為模型。在過去20年裡,實驗經濟學家對參與集體行動的行為做了大量調查研究。九十年代起,描述集體行動的新一代模型開始出現。在這些模型中,理性自利的個人不再是唯一的假設。運用從實驗中得到的資料,這些模型假定不同的種類的人參與集體行動。
 
  人的決策行為究竟能分成多少不同種類?經濟學家發現,不同文化的社會中都存在一些利他主義者,但這些「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為數少於1%。模型類比結果顯示,一個群體或社會中如果有3%的利他主義者,整個社會的風氣和行為規範就會出現可喜變化。
 
  實驗經濟學家設計了諸如「哀的美敦講價實驗」和「信任遊戲」等決策實驗,對人的行為進行窺探。許多這一類的研究都發現,40%到67%的人屬於「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一類。這類人被稱為「規範使用者」。另外大約有20%到30%的人是自私自利的人,這類人就是奧爾森模型假設的那種人。無論別人如何善待他們,這些人都不會有所回報。這類人被稱為「理性利己主義者」。運用同樣的比例,三個和尚中應有兩個是「規範使用者」,一個是「理性利己主義者」。
 
  「規範使用者」又可以細分成兩種,即「條件合作者」和「志願懲罰者」。「條件合作者」是老好人,他們願意發起協助行動,並且只要群體中有一定比例的人以互惠行為作反應就堅持合作。但「條件合作者」對搭便車行為的容忍度卻不盡相同。他們對集體行動的貢獻與搭便車人數成反比,搭便車的人越多,「條件合作者」對集體行動的貢獻就越少。一旦搭便車的人數超過他們的容忍度,這些人也將採取不合作行為。因此,「理性利己主義者」會驅使「條件合作者」作出自私自利的行為選擇。
 
  「志願懲罰者」是「疾惡如仇」的俠客,「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行為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懲罰搭便車者。懲罰可以是口頭批評,也可以是給搭便車者造成物質損失。即使懲罰行為對「志願懲罰者」本身的個人利益造成明顯的損失,他們也在所不惜。
 
  研究發現,「志願懲罰者」的存在對於集體行動的結果有很大影響。他們約束搭便車行為,起著維護社會行為規範的作用。他們的懲罰使「理性利己主義者」不得不計算受懲罰的成本,修改自己的行為。如果沒有「志願懲罰者」,搭便車者不受約束,「條件合作者」就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為集體行動作貢獻,生產不出集體有益的公共物品來。
 
    以上發現豐富了人們對於集體行動產生過程的理解,加深了對決策行為的認識,同時也擴大了奧爾森理論的涵蓋範圍。首先,新發現雖然修改了奧爾森模型的假設,但修改的程度有限。奧爾森模型中只有「理性利己主義者」,但實驗結果發現「理性利己主義者」和「條件合作者」兩類人加在一起占大多數。其實,「條件合作者」也是一種搭便車者。維護社會行為的規範實際上是一種公共物品,因為遵循社會行為準則能減少不確定性,增強互信,對大家都有利。(古月語說,這就是道德的含義)但「生產」這種公共物品需要支付成本,「而條件合作者」不願意像「志願懲罰者」那樣承擔集體行動的成本,在與「理性利己主義者」的鬥爭中選擇袖手旁觀的搭便車行為。在這個意義上說,實驗研究的發現與奧爾森的基本假設相差不遠。再者,「志願懲罰者」的作用與奧爾森的「反向選擇性激勵」異曲同工,都是運用懲罰性工具來保證集體行動的產生。奧爾森發現反向激勵的作用,實驗研究則說明反向激勵其實是人類行為中的一種。
 
      三個和尚究竟有沒有水喝呢?奧爾森會這樣回答:一般來說,三個和尚沒水喝。但如果這三個和尚「不對稱」,或是存在「選擇性激勵」,那麼三個和尚就很可能有水喝。實驗經濟學家的答案是:三個和尚有沒有水喝取決於那兩個「規範使用者」中有沒有「志願懲罰者」。如果兩個「規範使用者」屬於老好人類型的「條件合作者」,那麼三個和尚最終還是沒有水喝,因為那個「理性利己主義」和尚會破壞合作環境,驅使「條件合作者」選擇搭便車行為。如果有一個和尚是「志願懲罰者」,情況就完全不同。這位俠義和尚會不惜時間和代價盯住想搭便車的「理性利己主義」和尚,不讓他喝一滴水,逼使他參加取水行動。結果自然是:三個和尚有水喝。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華祁石的回應 (六)

發表  paulwah 24.09.13 18:21

古月語先生 :

古月語先生寫道: “沒有宗教信仰也一樣是一種信仰。” 這句話很對!
古月語先生又寫道:“在幾十億的人腦世界中,只有一種最接近真實世界。” 我以印度諺語“盲人摸象”為例:源信息是象,鏡像信息是各盲人腦袋瓜的主觀反應,不代表客觀真理。 有盲人摸到象的尾巴,有盲人摸到象的耳朵,也有盲人摸到象的大腿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大家都有對的一面。我想請問古月語先生: 各人的見解(唯象說),是否可以理解為各人的主觀判斷,而真實的大象(唯源說) 是否可以理解為客觀真相 。主觀因人而異,而客觀現實只有一個。用主觀與客觀,來代替古月語先生的唯象說(鏡像信息) 與 唯源說(源信息) ,是否更簡單明瞭?

經過古月語先生編輯的奧爾森研究,我們得知人的性格大概可分為三類:一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利他主義者,他們是鳳毛麟角,為數少於1%;二是 「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規範使用者(即「條件合作者」的老好人 和「志願懲罰者」 的俠客),為數在40%到67%之間; 三是「自私自利」的理性利己主義者,為數約在20%到30%。可見規範使用者是社會的中堅分子,這是個大好消息,是人類社會至今穩健發展的依据。 東方古语有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 其實性格的分類還有許多,避免奧爾森的學術用語,我們用通俗的語言來分辨,有內向型的、外向型的、自私自利的、樂善好施的、公德心重的、疾惡如仇的、冒險犯難的、無私奉獻的、愛佔有的、肯付出的、热情的、 冷静 的、宽大為懷的、斤斤計較的、 理論型的、經濟型的、審美型的、社會型的、權力型的、宗教型的,等等。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各種不同性格形成的“天地人” 三個要素:天是指天生的素质 (遺傳) ,就是個人的基因, 約佔30%,如有人先天樂觀或悲觀,有人愛張揚或含蓄;地就是指地域(環境與氣候), 約佔30%,如島國人民的心胸比較狹窄,大國人民的心胸比較開擴, 又如中國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品性就大不相同;人就是指人為(教育、自學、 思考、遭遇、 與人交往等),約佔40%。 天地兩個因素,是很難會因人的意志與智慧而轉移的(所謂江山易改,品性難移)。所以古月語的結論:“道德是智慧的產物,” 最多只能佔40%。

古月語先生又寫道:“有的人腦裡世界牽涉到對另一個人腦裡世界的判斷。這樣的判斷是否恰當是值得探討的。並非古月語咄咄逼人,亦不是想逞能。” 我以為,只要是雙方互相尊敬禮讓,就是 “君子之爭”,不至淪為傲慢不羈的 “人之患”( 出自孟子: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paulwah 在 30.09.13 3:20 作了第 2 次修改

paulwah

文章數 : 31
注冊日期 : 2013-08-04
來自 : 瑞士

回頂端 向下

華祁石:《人類將來免於戰爭的科技》(代贴) Empty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發表  古月語 26.09.13 23:37


奧爾森的社會學研究發現了人類社會存在三種人:條件合作者、理性利己主義者和自願懲罰者。奧爾森沒有說而讓古月語說的是這三種人是由他們的基因決定的。還有,奧爾森說人類社會沒有瓦解是因為人類社會裡有自願懲罰者。奧爾森沒有說的是為甚麼自願懲罰者不會讓人類社會面臨瓦解。古月語要說的是,人在採集和狩獵的年代就開始體會到人和人之間的交換可以讓生產活動更能滿足生活的需要。其實這種認知是一種進化出來的智慧。到了農業社會,人們更加認識到,只有分工合作,人的生產活動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產效益。例如,一個家庭同時自己生產糧食,又生產棉麻作物,又生產副食品,肯定沒有一個家庭單純的生產單一農作物來得更有效益。因此,只有通過交換,單一糧食作物的家庭必須和棉麻作物的家庭進行交換才能滿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從狩獵、採集進入到小農經濟,人類結成的社會就不可能面臨瓦解的了。到了社會危機要發生的時候,自願懲罰者就會出現。自願懲罰者並不完全靠暴力來維持社會生產的運作,他還必須拿出一套方案來平衡社會的各方利益。否則沒有人會聽他的。有條件的維護、不破壞社會運作實際上就是一種道德。奧爾森也提出,當自願懲罰者統治社會太久的時候,他也會蛻變成為搭便車的分子。這個時候另一個自願懲罰者又會出現,社會就是在這樣的輪迴中進化。這樣的輪迴越久,這個社會的成員就越沒有智慧。社會成員的素質就越低。古月語不知道自己這樣坦率的說出自己的見解會不會被人誤以為好為人師?
 
這篇帖子,古月語暫時擱置「智慧與道德」的陳詞,因為華先生的回應又提出來非常重要的認知課題,也許華先生認為它們不是問題,但古月語卻認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解決,古月語說的是這件事,而華先生說的卻是另一件事。古月語認為這是不同的兩件事,而華先生卻認為它們是一回事。
 
例如,桌上是一個掰開了的榴槤。圍在桌子邊的一個瞎子拿起了其中一瓣,摸了又摸,說:「榴槤原來是這個樣子,一邊弧面長滿了又尖又硬的東西,另一邊軟軟的,中間還有一條筋隔開。」另一個瞎子問:「我聞到一股臭味,是不是榴槤的?」不是瞎子的古月語說:「是的。」另一個瞎子說:「我倒喜歡聞這樣的氣味,我覺得香,它的果肉一定好吃。」古月語拿起一塊榴槤肉送到他嘴裡,他贊道:「果然好吃。」說臭的那個瞎子說:「打死我都不吃。」
 
古月語想問,這三個瞎子的感受,哪一個是認知問題,哪一個是個人觀感問題?觀感問題等不等於認知問題?如果是認知問題,他們對榴槤的認知是不是完整的。完整的認知和局部的認知是不是不同?
 
另外,「客觀」和「主觀」這兩個哲學概念,從古自今哲學家爭論了幾千年,至今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見解。古月語說,人們面對的是兩個世界,一個是真實世界,一個是人腦裡的世界。如果說人腦裡的世界是「主觀」世界,一定不會有人有異議,但是,如果說真實世界就是「客觀」世界,古月語第一個反對這種說法。如果我們問問上面這三個瞎子,真實世界是甚麼?我們猜他們會如何回答?「一邊弧面長滿了又尖又硬的東西,另一邊軟軟的,中間還有一條筋隔開。」這樣的榴槤是不是這個瞎子的真實世界?古月語看到的榴槤是不是就是古月語的真實世界?顯然,古月語看到的榴槤和那個瞎子所摸的榴槤是不同的。所以自古以來西方的哲學家在爭論: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是不是真正的存在,或者我們所思維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存在?
 
當那個瞎子顯示手上的那瓣榴槤給大家說:「我現在知道了這就是榴槤。」聽的人可能會楞了一下,然後領著瞎子摸了一下一個完整的榴槤,然後又解說榴槤掰開後就會有一瓣跟他手上的一樣,並且告訴他哪樣是果肉,哪樣是殼,這個時候瞎子腦裡才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榴槤形象,對榴槤才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這樣的榴槤形象和其他人腦裡的榴槤形象是一致的,並且可以有一個完整的感官感受。只有這個時候,榴槤才可以稱之為真實世界。
 
又例如,有人宣稱他在某處見到一個神像兩眼現金光,他天天到神像那裡跪拜,三天之後他罹患的頑疾不藥而愈。結果吸引了不少與他罹患一樣頑疾的人天天去膜拜,但,除了他,沒有人可以驗證這樣的說法。這是一個無法驗證的「真實世界」。無法驗證的「真實世界」實際上就不是真實世界。真實世界其實就是人的腦裡世界,但可以被任何人驗證。驗證就是可以找到某樣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事物和這個腦裡世界對應。
 
到這裡,古月語相信已經將客觀、主觀的概念說清楚了。
 
其實,古月語的唯象說並不是指鏡像訊息,唯源說也不是指源訊息。古月語說的源訊息是指作用於人類感官但與這個感官沒有任何關係信號,這個信號可以是物理學的,可以是物體,可以是化學分子,包括蛋白質分子等有機分子,它們就是源訊息。這些源訊息和該人感官裡的接收器,主要是蛋白質受體發生生物化學反應,從而引起該人的中樞神經的應對讓該人有相關的感受。這個感受就是鏡像訊息。源訊息與真實世界有關,但不能在它們之間劃等號。各個人的蛋白質受體並不都完全一樣,因此同一個源訊息在不同的人引發的感受就不會完全一樣。鏡像訊息就是人腦裡的世界。古月語利用「源訊息」和「鏡像訊息」非常清晰、有效的闡明了真實世界與人腦裡的世界之間的關係。人腦裡的世界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各個人的腦裡世界也並不完全一樣。
 
唯象說是指人們只滿足於自己的感官感受,認為這就是他們面對的世界,如果他們只理會自己感官感受的類比,而不理會這些感受的緣起,它們與某個物件組態隱藏的因果關係,古月語說這類人信奉的就是唯象說。如果他們追究人的感官感受和真實世界裡的物件組態的對應關係,並且追究隱藏在物件組態裡面的複雜交換的因果關係,那麼這些人是信奉唯源說。
 
唯象說和唯源說這兩個思維習慣對人類認知的影響在哪裡?沒有唯源說,科學家不會提出現在的宇宙源自一次大爆炸。沒有唯源說,我們不知道浩瀚的宇宙裡有恒星、超新星、行星、中子星,黑洞;不知道宇宙裡原來除了銀河系,還有比銀河系更複雜、更多、更大的河外星系;不知道宇宙原來有背景輻射。沒有唯源說,我們不會知道鐵、碳、氮等等元素原來是恒星死亡的產物。沒有這些重元素,生命就不可能起源。沒有生命的起源就不會有人類這樣宇宙裡的最高智慧生物。沒有唯源說,我們就不知道原來所有的物件組態是基本粒子的組態。沒有唯源說,我們就不知道原來十幾種基本粒子及它們之間並不超過四種交換竟構建出如此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來。
 
易經是唯象說的經典。也讓我們知道為甚麼有些民族為甚麼在自己的社會進化裡竟然與科學無緣,也就是他們不知道唯象說是不能從根本上認知世界。
 
還是從榴槤說起。唯象說思維的人無法辨別人們關於榴槤的人腦裡世界實際上是存在兩種不同的範疇;一種是認知範疇,一種是個人的感受範疇。認知範疇涉及到人們對世界的根本認識,感受範疇僅僅是個別人對某個物件組態的喜惡。並不涉及到對世界的認知,一個人可以堅持認為榴槤是臭的,另一些人可以堅持認為榴槤是香的,這兩種人之間對榴槤的喜惡並不需要取得共識。但榴槤是一個表面都是尖角的物件,還是它的一面是長滿尖角的弧面,另一面柔軟的表面而之間有一套筋隔開。這兩種說法是對物件組態的認知,因為榴槤只有一種,所以他們之間只有一個是最接近真實世界。他們必須對真實世界有一個共識。
 
人們對真實世界為甚麼要有一個共識?這才是真正的問題。甚麼樣的共識才是恰當並不是關鍵,最關鍵就是為甚麼我們對真實世界必須有一個共識。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找到真知灼見。
古月語
古月語

文章數 : 665
注冊日期 : 2012-11-06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4頁) 1, 2, 3, 4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